目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机车运用工作管理 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 2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 2牵引定数、运行时分、技术作业时分 3机车周转图 5机车运用计划及分析 5登乘机车管理 6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 2第三章 安全管理 8基本要求 8基本制度 9教育与考核 9监控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10事故处理及分析 10救援列车的管理与出动 11第四章 机车管理 12机车配置及使用 12机车调拨 12机车回送 14机车出租、出售 18机车工具备品 22第五章 机车乘务员的管理 23基本要求 23班组配制及管理 23任用及晋升 24机车司机的岗位等级 27技术培训 27工作条件 28第六章 机务段运用车间 30基本任务 30管理与分工 30第七章 机车调度33基本任务 33组织领导 33人员配备 34机车调度室的设备34机车调度命令35第八章 铁路局以外的机车运用管理 36基本要求 36人员管理 36机车过轨运行 37机车回送 40第九章 附则 40附件一铁路机车驾驶证格式 41附件二副司机证格式 47附件三机车添乘证格式 53附件四机车乘务员动态表 插页附件五机车配置表 插页附件六机车技术状态书、回送机车请求书、轨道起重机回送状态鉴定书 55附件七临时驾驶证格式 58附件八登乘机车证格式 59附件九长期备用机车记录单格式 60附件十机车工具及备品 61附件^一机车编号规则 68第一章 总则第 1 条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
机车运用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用管理,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服务,特制定本规程第 2 条机车运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管好用好机车, 优质高效地全 安全管理, 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职 文化知识水平;坚持改革开放,推广先进经验,遵循经济规律,促 运用效率第 3 条各级机车运用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求实精神, 热爱本 要求,对技术精益求精;顾全大局,联劳协作,服从命令听指挥; 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第 4 条机车运用管理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建立、健全准确无误 息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实行网络管理,实现有序可控第 5 条本规程所规定的机车运用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则、 标准和基本 的基本法规各级机车运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第二章 机车运用工作管理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第 6 条机车运用工作必须贯彻统一指挥、 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 第 7 条铁道部: 对全路机车运用工作统一规划, 综合平衡; 制定有 路机车运用工作人员的培训规划和乘务员任职条件; 确定、调整全 度机车配属,编制列车运行图,审批跨局机车周转图、机车交路、 机车运转制、乘务员换班方式;负责全路机车及求援列车的调度指 第 8 条铁路局:执行铁道部的命令指示, 根据铁道部有关规定, 制 办法和作业标准, 明确分局、 机务段的职能作用; 审定各分局的机机车配属;审批机车报废、 出租,负责全局长期备用机车管理;审 车运行图和机车周转图资料; 确定全局求援列车的配制, 负责全局 度指挥; 审核上报机务部门部定报表资料; 拟定本局机务乘务员配 培训、考核和晋升。
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第 9 条机车交路是机车固定担当运输任务的周转区段 按用途分为客动机车交路和货运机车交路; 按区段长度不同分为一 车运转制分为循环运转制、半循环运转制、肩回式和环形小运转制 根据铁路技术政策,内燃、电力机车尽量采用长交路 确定机车交路的基本原则:(一) 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本着节约投资的方针,有利于提高(二) 考虑运输组织和编组站的分工,合理发挥内燃、电力机车(三) 统筹安排乘务员劳动和休息时间,合理利用各类机车的性(四)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适应铁路发展的远期规划第 10 条机车乘务制度是机车乘务员使用机车的制度,分包乘制、 班制的选择应符合部定机车乘务员劳动时间标准和运输的需要 为发挥内燃、 电力机车的优势, 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内燃、 行长交路、轮乘制根据各区段机车交足、 乘务制度、 乘务员劳动时间标准和工作条件 务员换班方式牵引定数、运行时分、技术作业时分第 11 条机车牵引定数、运行时分,应根据线路纵断面、机车类型 及运量等条件, 进行周密计算和实地试验查定 铁路局管内的由铁 跨铁路局的由相邻两铁路局协商,报铁道部批准第 12 条查定机车牵引定数和区间运行时间,应贯彻以下原则:(一) 挖潜提效,在合理使用机车功率的条件下,满足运输需要(二) 按线、按方向尽可能平衡一致,兼顾邻线衔接,减少车站(三) 遵守线路允许速度,车站线路有效长度,机车、车辆构造 速度,长大下坡道因制动周期限制速度, 长大隧道限制速度及机车 安全。
机车牵引定数、区间运行时分确定后,未经批准不得变更第 13 条机车牵引定数的有关规定(一)波动尾数,旅混列车、行包专列按牵引辆数不上波,货物列 在12.5 %o以上的区段,长大隧道牵引定数在1500吨及其以下的波 路局制度,跨铁路局的由两局协商报铁道部批准二) 蒸汽机车逆向牵引时,按牵引定数减 15%三) 冬运期间(十一月一日至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凡因天气严 内的可根据具体情况按牵引定数减 10%-20%,跨铁路局的列车需 暑期隧道内高温需要减吨时,铁路局管内的由铁路局确定,跨铁(四)因天气不良、施工慢行、列车限速等,需要临时减吨时,铁 跨铁路局的报铁道部批准第 1 4条机车在站(段)技术作业时分, 乘务员出、 退勤工作时分 机车类型、乘务制度及技术作业程序等,进行实施查定 机车周转图第 15 条列车运行图和机车周转图是机务部门组织运输生产的基础 车周转图、分号机车周转图(独立分号及一、二、三分号) 、旬间 机周转图基本机车周转图(包括旅混、行包、货物)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 同时查定机车运转制、乘务员换班方式、机车走行公里、使用台 行、中间站停留及机车在自外段、 站停留时间)、日车公里、 旅行机车使用系数等技术指标,经铁道部批准后执行。
分号机车周转图(货车) ,是在基本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根据运 的月、旬间运输方案和机车击转图是根据月、旬运量选定的核 号运行图列车对数的 70%)编制的分号和月、 旬间机车周转图均 使用台数、日车公里等指标,并有机车小(洗)修及辅修安排 机车运用计划的要求旬间记名式机车周转图还应同时编出旬间 旅客列车机车周转图(客货混编除外) ,应实行记名式机车周转图 区段应积极推行旬间记名式机车周转图机车运用计划及分析第 16 条 机车运用计划是铁路局、分局、机务段组织机车运用工 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编制第 17 条 铁路局根据运输工作量下达年度机车运用计划,按各铁 局及机务段的年、季、月度机车运用计划其中包括:客货机车 里、技术速度、货运机车日产量、列车平均牵引总重、配属台数 用台数,厂、段修台数,备用和出租台数) 、机车乘务员需要人数 专用调车机车应根据调车工作量进行查定,并列入年度计划,超 需经铁路局批准第 18 条 机车运用分析是加强机车运用管理、不断改进工作的重 分局机务分处(科) 、机务段运用车间应有专人负责分析工作 机车运用分析分为日常、定期(旬、月、季、年)和专题分析 日常分析一般在交班会上进行。
其内容应包括:安全正点情况,车供应情况,机车小(洗)、辅修及临修情况,分界口列车交接及 超劳情况等定期分析为总结一个阶段的运输生产活动,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 工作其分析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情况,机车质量及机车供应 车开行及机车供应情况,运输任务及机车运用指标完成情况,超、 乘务员超劳、出勤率情况等专题分析为针对运输生产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分析登乘机车管理第 19 条 机车上应严格控制非值乘务员登乘,因工作需要必须乘机(一)机务段直接行车有关人员、机车试运转有关人员和本务运 内机车二)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行车安全监察人员,凭监察证(三)因抢救急需,医护人员凭调度命令可登乘机车四) 检查工作的领导干部,凭添乘证登乘机车(添乘证格式(五) 信号工长、无线通讯检修所主任(工长) 、接触网工长凭 登乘机车,其他人员凭有关部门填发的登乘机车证及工作证登乘 位提出书面申请,在分局管内由机务分处(科) 、铁路局管内由机 格式见附件八之一、二) 六) 登乘机车证分为临时、定期登乘机车证使用期限超过 发定期登乘机车证第 20 条一台机车的登乘人数除特殊需要外,不得超过 2 人,不得 电力、内燃机车的人员,不得在非操纵端乘坐。
第 21 条无上述证明的人员严禁登乘机车 机车乘务员对非法登乘 权不开车,报请车站处理第三章 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 22 条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 机务安全是运输安全的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铁道部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命令和 安全,高质量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第 23 条机务安全是机务部门的职工素质、设备质量、基础工作和 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机务安全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既要 又要重视安全设备科技开发第 24 条机务安全要贯彻 “标本兼治、预防为主 ”的方针各级机务 深入第一线,添乘机车,调查研究,掌握住处针对每个时期出现 采取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第 25 条各级机务部门要坚持定期的安全分析制度, 建立机车乘务 机车队的安全台帐,对防止事故有功和创出长期安全成绩的集体 励,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出规律,及 基本制度第 26 条机务安全工作应以防止列车昌进信号为主线, 除认真贯彻 《机车操作规程》、《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及铁道部所公布的 落实下列基本制度:(一) 机务段、运用车间安全例会制度二) 机务段干部安全管理工作的 “五定三率 ”工作及考核奖励(三)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各项管理制度。
四) 指导司机安全管理制度五) 机车乘务员待乘休息管理制度六) 一次出乘作业标准七) 了望及呼吸应答制度八) 人身安全及电气化铁路安全制度以上除 “行车途中呼唤应答 ”制度由铁道部统一制定外,其余由铁 第 27 条各铁路局应制度下列安全措施,汇编成册,组织乘务员学一)防止冒进信号措施二)自动闭塞区段防止尾追措施三)防止断钩措施四)防止坡停措施五)蒸汽机车防止锅炉爆炸措施六)机车防火措施七)机车防溜措施八)雨天、雾天行车安全措施九)防止列车折角塞门关闭措施教育与考核第 28 条机务段应经常对机车乘务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规章教育, 特 存在的问题,结合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对乘务员进行规章教育 制度的理解第 29 条分局机务分处(科)对所属机务段的机车乘务员,应每半 成绩记入个人技术培训档案,作业提职晋级的条件之一对成绩 对不及格的要进行脱产培训,培训后仍不及格的调离乘务工作监控设备的使用及管理第 30 条各级机务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用好管好机车信号、 车无线调度,并与电务部门协调配合,保证出段机车安全装 擅自关机,入段机车应进行台台检测和数据转储、分析机务段 每年应组织一次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列车无线调 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逐级上报。
第 31 条机务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车机联控 ”制度,并与运输部 展这项制度事故处理及分析第 32 条发生事故时,应根据调度号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