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学出版社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章答案课件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06MB
约193页
文档ID:589900208
科学出版社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章答案课件_第1页
1/193

机械工程识图习题(答案)1-10章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尺寸标注练习1-2(1).图中画好的尺寸线上标注尺寸数字,大小从图中量取(1:1) 尺寸标注练习1-2(2).指出图A中标注尺寸的错误,将正确的标注B图中 尺寸标注练习1-2(3).按1:2比例标注尺寸,数字大小从图中量取 几何作图1-3 .斜度画法及标注练习(按小图给的尺寸,1:1作图) 几何作图1-4 .锥度画法及标注练习(按小图给的尺寸,1:1作图) 几何作图1-5 .园弧连接画法及标注练习(按小图给的尺寸,1:1作图) 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1-7.分析下面平面图形,标注尺寸 ( 按1:1量取并取整) 第三章第三章 投影法与投影法与几何元素的投影几何元素的投影 3-1 已知点已知点A(25,15,25)、、B(35,25,20)、、C(15,30,30)的坐标试作其三面投影图的坐标试作其三面投影图 3-2 已知各点的两投影已知各点的两投影,补画第三投影补画第三投影 3-3从立体图中从立体图中1:1量取点量取点A、、B的各坐标的各坐标,画画出其三面投影图出其三面投影图 3-4 已知各点的投影图,试画出它们的侧面已知各点的投影图,试画出它们的侧面投影及立体图。

投影及立体图 3-5 已知点已知点B在点在点A的正下方的正下方15mm,点,点C在点在点B的的正左方正左方20mm,试作点,试作点B及点及点C的三面投影图,并判的三面投影图,并判断可见性试画出它们的立体图断可见性试画出它们的立体图 3-6在投影图中标出立体图中指明的各点在投影图中标出立体图中指明的各点的投影的投影,并判断可见性并判断可见性 3-7 根据立体图根据立体图,补画水平投影所漏图线补画水平投影所漏图线,并标注点的投影并标注点的投影 3-8根据立体图根据立体图,补画水平投影所漏图线补画水平投影所漏图线,并标注点的投影并标注点的投影 3-9作出下列各线段的第三投影作出下列各线段的第三投影,并回答并回答它们相对投影面的位置它们相对投影面的位置1)(2)AB是是水平水平线线CD是是倾斜倾斜线线 3-9作出下列各线段的第三投影作出下列各线段的第三投影,并回答它们并回答它们相对投影面的位置相对投影面的位置3)(4)AD是是正垂正垂线线BC是是侧平侧平线线 3-10作出直线作出直线EF、、GH的三面投影的三面投影1))已知已知F点距点距H面为面为25mm((2)已知)已知G点距点距V面为面为5mm 3-11 已知已知CD=25mm,α=45°,作出正平线作出正平线CD的三面投影的三面投影(只需作出一个解答只需作出一个解答)。

3-12已知已知AB为铅垂线为铅垂线,根据根据A点的正面投影点的正面投影,B点的侧面投影点的侧面投影,求作直线求作直线AB的三面投影的三面投影 3-13补画三棱锥的侧面投影补画三棱锥的侧面投影,在顶点处标出在顶点处标出相应的字母相应的字母,并写出棱线反映实长的投影并写出棱线反映实长的投影反映实长的投影为:反映实长的投影为:abbcaca′c′s″b″ 3-14求各线段的实长求各线段的实长,并求并求AB对对H面的倾面的倾角角α和直线和直线CD对对V面的倾角面的倾角β 3-15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B的实长为的实长为35mm,并知其并知其投影投影a’b’及及b,求该线段的水平投影求该线段的水平投影 3-16已知线段已知线段CD与与H面的倾角面的倾角α=30°,并并知其投影知其投影cd及及c’,求该线段的正平投影求该线段的正平投影 3-17 已知线段已知线段CD与与V面的倾角面的倾角β=30°,并,并知其投影知其投影c'd'及及c,求该线段的水平投影求该线段的水平投影 3-18 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B的投影的投影a”b”及及b’,并知其并知其与与W面的倾角面的倾角γ=30°,求该线段的正平投影。

求该线段的正平投影 3-19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为一正平面为一正平面,又知斜又知斜边边AC的正面投影和点的正面投影和点C的水平投影的水平投影,求其三面投影求其三面投影 2-20 已知已知DEF为一正垂面和水平投影,并知为一正垂面和水平投影,并知与与H面的倾角面的倾角α=45°,求该平面的另两个投影求该平面的另两个投影 3-21 已知等边三角形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为一侧平面,又知其为一侧平面,又知其AC的侧面投影和点的侧面投影和点C的正面投影,求其三面投影的正面投影,求其三面投影 3-22 已知三角形已知三角形CDE为一铅垂面和正面投影,并为一铅垂面和正面投影,并知与知与W面的倾角面的倾角γ=60°,求该平面的另两个投影求该平面的另两个投影 3-23 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并补全并补全P、、Q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平面 P是是 正垂正垂 面面平面平面Q是是 侧垂侧垂 面面(1) 3-23 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并补全并补全P、、Q平面的水平投影。

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平面 P是是 水平水平 面面平面平面Q是是 侧垂侧垂 面面(2) 3-23 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并补全并补全P、、Q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平面 P是是 水平水平 面面平面平面Q是是 侧垂侧垂 面面(3) 3-23 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并补全并补全P、、Q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平面 P是是 倾斜倾斜 面面平面平面Q是是 水平水平 面面(4) 3-23 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并补全并补全P、、Q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的水平投影平面平面 P是是 水平水平 面面平面平面Q是是 侧垂侧垂 面面(5) 第四章几何元素间相对位置 4-1.在直线AB上取一点M,使AM=25mm,再取一点N,使AN:NB=1:2 4-2.过点S作一直线与EF相交于D点,使点D距H面为20mm。

4-3.过点M作一正平线MN与AB相交于N点 4-4 判断直线MN是否属于给定平面答_否_ 4-5 直线AD属于已知平面,求直线的另一投影 4-6 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共面,试补出三角形DEF的另一投影1′2′2133′ 4-7 试完成三角形ABC的水平投影,AD为側垂线 4-8 试完成五边形ABCDE的水平投影解法一 4-9 过A点作直线段AB平行于CD,AB=30mm 4-10 过A点作一水平线AB与CD相交 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交叉相交平行 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交叉交叉交叉相交 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 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 4-12 判断交叉二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 4-13 作一直线MN与已知直线CD、EF均相交,同时平行于直线AB 4-14 作直线MN与AB相交,与CD平行 4-15 过点M作一直线,使其与直线AB、CD均相交 4-16 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答:垂直(1)(2)(3)(4)答:不垂直答:不垂直答:垂直 4-17 过点M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只作一解)1) 4-17 过点M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只作一解)。

2) 4-18 求平行二直线ABCD间的距离及公垂线的投影距离 4-19 已知BC为水平线,试完成正方形ABCD的两投影   4-20 求作菱形ABCD,已知对角线BD为正平线,且顶点A在直线EF上 4-21 求线段KLMN间公垂线的两投影 4-22 作等边三角形ABC,其中顶点A的位置已知,并知顶点B和C属于直线EF 4-23 已知平行两直线AB、CD间的距离为25mm, 求ab 4-24 完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面投影, 已知AC为斜边, 顶点B属于水平线NC 4-25 以正平线AC为一对角线, 点B距V面35mm,完成正方形ABCD的投影解法一 4-25 以正平线AC为一对角线, 点B距V面35mm,完成正方形ABCD的投影解法二 4-26 过直线AB作平面(用三角形表示)平行已知直线MN 4-27 过点D作平面平行已知平面 4-28 已知△DEF和直线MN均平△ABC,试补全它们的投影 4-29 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1) 4-29 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2) 4-30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1) 4-30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2) 4-31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1) 4-31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2) 4-32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4-33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 4-34 过点S作直线垂直已知平面 4-35 过直线AB作平面垂直已知平面 4-36 过点A作平面垂直已知直线AB1)(2) 4-37求点K到△ABC的距离及垂足的投影距离 4-38 已知等腰△ABC的水平投影及底边AB的正面投影,试完成△ABC的投影 4-39 等腰△ABC的底边AB在直线EF上,顶点C在直线MN上,其高为公垂线,高CD=AB,求△ABC的投影 4-40 已知直角△ABC的一直角边AB,并知其斜边AC平行直线DE,试完成△ABC的投影 4-41已知直角△ABC的一直角边AB,另一直角边BC∥ △DEF,且长度为20mm,试完成△ABC的两投影 4-42 求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综合解题 轨轨迹迹法法: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分别作出满足题目各个要求的轨迹,然后求出这些轨迹的交点或交线(即交集),即为所求。

反反推推法法:先假设最后的解答已作出, 然后应用有关的几何定理进行空间分析,找出最后的答案与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得到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4-43作直线KL与直线AB和CD都相交,且平行于直线EF解法一 4-43 作直线KL与直线AB和CD都相交,且平行于直线EF解法二 4-44 过点A作直线AE垂直于直线AB,并与直线CD相交 4-45 作一直线与交叉二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K、L,并垂直于△EFG 4-46 过点K作平面垂直于△ABC,并且平行于直线MN 第七章 基本立体及复合立体的投影 7-1 绘制空间形体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并在网格处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徒手绘制三视图 7-1 绘制空间形体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并在网格处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徒手绘制三视图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1)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2)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

3)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4)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5)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6)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7)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8)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9)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10)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11) 7-2 完成下列立体的三面投影;并补全立体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有括号者表示该投影不可见)12)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

1)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2)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3)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4)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5)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6)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7)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8) 7-3 根据立体图补全柱体及复合回转体所缺图线,右下角箭头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9) 第九章第九章 切割体和相惯体的投影切割体和相惯体的投影 9-1(1)完成被截切棱锥的三面投影 9-1(2)完成被截切棱锥的三面投影 9-2(1)完成被截切棱柱的三面投影 9-2(2)完成被截切棱柱的三面投影 9-3(1)求平面与圆柱体相交的交线。

9-3(2)求平面与圆柱体相交的交线 9-3(3)求平面与圆柱体相交的交线 9-3(4)求平面与圆柱体相交的交线4)完成侧面投影 9-3(5)求平面与圆柱体相交的交线 9-4(1)求平面与圆锥体相交的交线1)完成水平和侧面投影 9-4(2)求平面与圆锥体相交的交线 9-4(3)求平面与圆锥体相交的交线 9-4(3)求平面与圆锥体相交的交线 7-5(1)求平面与圆球体相交的交线 9-5(2)求平面与圆球体相交的交线 9-5(3)求平面与圆球体相交的交线 9-5(4)求平面与圆球体相交的交线 9-6(2)完成被截切立体的正面投影 9-6(2)完成被截切立体的投影 9-7 完成复合回转体被截切后的投影1)完成水平投影 9-7 完成复合回转体被截切后的投影1)完成水平投影 9-8 完成复合柱体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 9-8 完成复合柱体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 9-9 完成相贯体(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1) 完成正面投影(注意整理轮廓线) (2) 完成水平投影及侧面投影(注意整理轮廓线) (3) 完成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注意整理轮廓线)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12)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0 完成相贯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9-11 完成复合相贯体的投影 第十章 组合体8-1----8-14 10-1(1)根据立体图及所注尺寸,用1:1比例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0-1(3)根据立体图及所注尺寸,用1:1比例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0-1(4)根据立体图及所注尺寸,用1:1比例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0-2 徒手绘图练习(根据立体图及所注尺寸,利用网格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0-2 徒手绘图练习(根据立体图及所注尺寸,利用网格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0-3 用用“△△”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注全组合体尺寸注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上量取比例从图上量取,取整数取整数) 8-9(5)标注组合体的尺寸,从图中1:1量取并取整。

10-3 用用“△△”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注全组合体尺寸注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上量取比例从图上量取,取整数取整数) 10-3 用用“△△”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注全组合体尺寸注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上量取比例从图上量取,取整数取整数) 8-13(1)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0-3 用用“△△”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注全组合体尺寸注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上量取比例从图上量取,取整数取整数) 8-9(4)标注组合体的尺寸,从图中1:1量取并取整 10-3 用用“△△”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注全组合体尺寸注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上量取比例从图上量取,取整数取整数) 10-3 用用“△△”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注全组合体尺寸注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上量取比例从图上量取,取整数取整数)。

10-4 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 10-4 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 10-4 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 10-4 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看懂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线,并弄懂该线的含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