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ZSZJ-SG-02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 工程名称:嘉陵江航运开发草街航电枢纽厂房及冲沙闸土建工程施工 合同编号:CJ/C-Ⅲ NO:CJCF―SB―172 致: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监理部 我方今提交副厂房及GIS楼 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计划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施工工法 □工程放样计划 □专项试验计划和方案 请贵方审批 承包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草街施工局 项目经理: 日 期:2010 年 01 月 13 日 监理机构: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监理部 签 收 人: 日 期: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签后,随同审批意见,返回承包人 1 份 嘉陵江航运开发草街航电枢纽厂房及冲沙闸工程施工 合同编号:CJ/ C -Ⅲ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中国水电八局有限公司草街工程局 二 O 一 0 年一月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1.概述 1.1.GIS楼 GIS 楼位于安装间下游吊车墙和下游防洪墙之间,我局标段内 GIS 楼部分左右长 34.48m,上下游长 14.06m。
上、下游各布置 5 个 80×100cm 的框架柱,形成框架式独立结构GIS 楼分为两层,第一层层高 11m,楼板顶面高程▽206.1m ,第二层层高 12.21m,屋顶高程▽218.31m 1.2.副厂房 副厂房为主厂房上游吊车墙和下游防洪墙之间,其板梁与下游吊车墙下游面相连,需与吊车墙协调施工副厂房分为六层,楼板顶面高程分别为:▽192.4m 、▽195.1m、▽201.1m 、▽206.6m 、▽212.6m 、▽218.5m ,最大层高 7m,最小层高 2.7m其中,1#、2#、4#机组各设置一个楼梯通道,1#和 4#机各布置一部电梯 2.施工测量 2.1.柱控制 框架柱和构造柱基础定位由测量队确定,室内施工时控制采用线锤吊测和尺量检测,具体控制如下: 根据楼层投影线放设出各框架柱的柱边线和 200mm 柱模控制线,柱边线甩长30cm,柱模就位时,柱模齐柱边线搁置,以 200mm 控制线为准,尺量控制其位置的正确性,柱模临时固定后,采用吊线锤吊测柱连线的甩长线与柱模棱角线,当四棱角线与甩长线均在同一垂直平面内时,柱模即为垂直,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后,固定柱箍 2.2.梁控制 梁板标高控制采用钢尺竖直量取。
搭设满堂脚手架时,楼层抄测 0.2m 的水平线至脚手架上,作为梁底板与板模底标高的控制依据铺梁底模时,钢尺垂直向上量取至板底模(向上量取数值= 层高 -梁高-0.2m ) ,并以此为基准,搭设梁底小横杆和铺设梁底模板模铺设时,由水平线竖直向上量取层高除去板厚,板模厚及 0.2m数值即为板模小横杆搭设的顶标高铺设板模前,检查梁底标高与梁顶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相互协调 2.3.板面混凝土标高控制 1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板混凝土标高采取在伸出板面的柱竖筋上抄测+0.5m 标高水平线、并用红色油漆或防水胶带作标识( 以标识顶线为+0.500 标高线) ,当混凝土表面抹平时,拉+0.5m水平线,向下尺量 50cm 即为板面标高 2.4.质量要求 允许偏差控制如下: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置 5 2 板底模上表面标高 ±5 3 板底模表面平整(2m 长度以上) 3 4 层间垂直度 5 5 全高垂直度 H/3000 且≤15 6 层间标高偏差 ±5 7 全高标高偏差 ±10 3.排架施工方法 GIS 楼板梁采取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施工;副厂房 EL185.4m~EL192.4m 层内绝缘油罐与透平油罐范围内板梁使用型钢承重系统,其余均使用满堂脚手架。
型钢承重系统简述为先支设钢管立柱,在钢管立柱上铺设工字钢,然后再在上面搭设小排架进行施工 3.1.型钢承重系统 型钢承重系统立柱材料选用φ219×6 的钢管,坝长方向立柱间距 426cm 布置,厂横方向立柱间距 90cm 布置立柱的长度取值为:楼层高度 -最大梁高-60cm ,立柱上下两端均使用 300×300×8mm 的钢板封口 立柱在支设过程中,立柱间均布置剪刀撑剪刀撑采用[10 槽钢,槽钢与立柱间焊接连接,立柱底端距离地面 20cm 设置扫地杆,扫地感材料选用普通脚手架管扫地杆与立柱间焊接连接为保证立柱整体稳定性,钢管立柱应与框架柱模板支架焊接连成整体 钢管立柱支设完成后,在其上部铺设两层 25a 工字钢梁,厂横方向工字钢梁间距按 0.9m 布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大于 0.9m,坝长方向工字钢梁间距亦为 0.9m工字钢梁设置完成后在其上部搭设承重排架,排架材料选用普通脚2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手架管,具体搭设方式参考满堂承重排架 3.2.满堂承重排架搭设方案 满堂承重排架主要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管及普通φ48 钢管进行搭设,承重排架作用区主要集中在楼板和梁的位置, 3.2.1.支撑架构配件要求 (1).脚手架钢管 A.承重排架材料主要为租赁碗扣式脚手管,在运抵现场后,要组织检验,明显变形、压扁、开裂、脱焊、焊头断裂变形及严重锈蚀等不合格构件不得投入使用。
B.其余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mm,壁 厚 3.5mm,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严禁使用开孔钢管; C.脚手架钢管内外径和壁厚误差不得大于 5mm,立杆弯曲不得大于 1cm,水平杆弯曲不得大于 2cm; (2).扣件 A.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 B.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 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3.2.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法 (1).搭设顺序 安放垫板→安装调节底托→安装立杆→安装扫 地杆→安装横杆→铺临时脚手板→安装上层立杆→安装上层横杆→逐层支设到楼板底,安装立杆顶 U 型顶托→安装纵横肋管,铺模板 (2).脚手架搭设 在楼板上按立杆位置安放立杆( 下面垫木方 ),其上交错安装不等长立杆,使接头错开同一高程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 20cm 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等接头插人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3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个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应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 脚手架搭设以 3 人一小组为宜,其中 1 人递料,另外两人共同配合搭设,每人负责一端搭设完一层架子,铺一层脚手板,逐层向上搭设 搭设到模板底,安装并调整立杆上面的可调 U 型托,使 U 型托顶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再支设纵横肋管,铺模板 3.2.3.满堂承重排架搭设要求 (1).立杆 A.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设结构放样,根据样点弹线,确定框架组合的立杆位置,如基础位置不平整,采用木抄楔垫平; B.楼板下立杆间排距为 0.9m×0.9m 布置,梁下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 0.6m 布置,梁宽以内布置两根立杆,具体间距可根据梁宽适当调整; (2).水平杆 A.满堂承重排架顶部架设的水平肋管按图中所示进行铺设,不允许随意改动; B.水平杆步距为 1.2m,承重架上下游侧除碗扣式钢管外另设水平杆与墙壁压紧或采用水平顶托压枋木挤紧; (3).剪刀撑 A.满堂模板支架顺水流向每隔 4 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垂直水流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剪刀撑的构造: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大于 6 跨,跨越立杆根数为 4 根,倾角宜在之间 45~60°之间,剪刀撑垂直水流向连续布置 C、碗扣式框架端部节点及拐角处,应沿全高设置斜腹杆 3.2.4.承重排架的检查和验收 (1).由质控办组织对构配件和支撑架进行检查和验收 (2).构配件检查要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规定 4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3).脚手架检查分阶段进行:首先进行搭设前的基础位置检查,保证框架体型正确;然后逐层进行检查,避免返工;最后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验收 (4).检查项目:杆件设置和连接、扣件连接、立杆垂直度、作业层铺设、安全防护措施 4.钢筋工程 4.1.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原材料进场抽检合格后, 采用调直机冷拉盘圆钢筋调直、 除锈,钢筋下料按要求减去钢筋弯折伸长值,根据不同度长短搭配,统筹裁料钢筋弯曲成型按规范要求设置其圆弧弯曲直径,成型后必须保证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成型后允许偏差:全长±5mm ,钢筋加工成型后,加挂标识牌,注明钢筋规格、数量及使用部位 4.2.钢筋绑扎 4.2.1 柱筋绑扎 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均采用焊接,其他类型柱的纵筋采用绑扎搭接。
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 50%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且三点绑扎牢固(即两端和中心) 箍筋接头应交错排列并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绑扎牢固为确保柱筋的位置正确,当下层柱筋露出楼面部分采用箍筋在距楼面标高+50mm 处与柱竖筋点焊牢固, 若柱面尺寸上下层有变化时,其下层柱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浇混凝土前,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行弯折或截断,并加补插筋 4.2.2.梁筋绑扎 (1).梁内箍筋采用封闭箍,并做成 135 度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 10d,当梁的上部钢筋为二排及三排时,应增加 直线段,弯钩在二排及三排钢筋以下弯成 135 度 (2).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或两边 50mm ( 3) .当梁高度相同时,长短跨相交,短跨底 筋设置在长跨下面,主次梁相交时次梁筋设置在主梁筋之上 ( 4) .梁与柱外皮相平时,梁外侧的纵向钢筋 作弯折置于柱主筋内侧,弯折角度符合规范要求 5 副厂房及 GIS 楼施工组织设计 ( 5) .梁底模在填充墙构造柱位置采用木模且 预留构造柱筋,以便于构造柱竖筋与之焊接 (6) .梁筋保护层用预制砼垫块,若梁中受力筋为多排,两排之间垫φ25 短筋,间距 2m,长度为梁宽减去保护层。
( 7)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 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以利浇筑混凝土 4.2.3.板筋绑扎 ( 1) .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 钢筋置上排;板面短跨钢筋置上网外侧,长跨钢筋置上网内侧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下部钢筋伸入梁内并置于梁下部纵筋之上 (2).板的上部筋在跨中 1/2 跨度左右搭接,板的下部筋在支座内接长,接头形式φ14 及以上的采用电弧焊焊接,φ12 及以下的采用绑扎搭接,搭 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3).为保证板钢筋网面位置正确,两层间须加设φ12 架立钢筋,间距 1000mm ( 4) .在绑扎钢筋前,在板模上按板筋间距弹 出钢筋摆放位置线,逐根沿直线绑扎并修正其位置,保证钢筋绑扎到位、顺直 5.模板工程 GIS 楼为独立式框架结构,模板以组合钢模板为主,局部补缺和预留孔洞采用木模板;副厂房上游侧和下游吊车墙连成整体,和 GIS 楼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