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正门简介丽正门简介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正宫中轴线的起始它兴建于清乾隆十九年间(1754),为“乾隆三十六景”的第一景门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镌刻着“丽正门”三个大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象征着我们祖国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亲密团结和平之意 丽正门的恢宏不禁让我感慨皇家园林之气派芝径云堤简介芝径云堤简介在避暑山庄宫殿区万壑松风之北,仿照杭州西湖苏堤的形式修筑而成,建于一七○三年(清康熙四十二年),是康熙皇帝为热河行宫亲选三十六景中的第二景,并作诗题名说:“命匠先开芝径堤,随山依水揉幅奇”长堤逶迤,径分三支,东北通月色江声岛,又名云朵洲,中通如意洲,偏西通采菱渡,又名芝英洲,正因长堤连接此三岛,故命名为芝径云堤从万壑松风下蹬道,过了小桥,便到湖区中心的芝径云堤此堤穿湖修筑,是湖区主要风景观赏线堤岸垂柳成荫,平沙如雪,湖光波影,胜趣天成在堤上漫步,满眼苍翠碧绿,处处湖光潋滩沿堤北行,经环碧、如意洲,达烟雨楼避暑山庄的湖区,全部是人工开凿,按照规划,挖湖取土,土方堆叠于湖畔,形成了岸线曲折的洲岛长堤,加上在洲岛上有许多人工堆叠的士山,形成障景进入湖区,步移景异,变化无穷,使人目不暇接。
特别喜欢芝径云堤,有一种悠然与世外的感觉每逢心情烦乱的时候,我总会去那里散散心以吹散心头的苦闷松鹤斋简介松鹤斋简介在避暑山庄正殿东侧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清圣宪太后(乾隆母)到山庄避暑,常住在榛子峪的“松鹤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 年),仿效正宫形制在东侧兴建了松鹤斋,供太后居住,其寓意为“松鹤延年”,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这一组建筑包括门殿、松鹤斋(后改名含辉堂)、绥成殿(后改名继德堂)、十七间房、乐寿堂(后改名悦性居)、畅远楼等绥成殿供皇太子嘉庆读书居住之所,道光十二年(1832 年)将道光以前清代各帝王画像供奉于此乐寿堂是圣宪皇太后的寝宫畅远楼形制与“云山胜地”相同,是观赏湖区风景的高视点楼后为万壑松风殿这个古朴的松鹤斋,不禁让我想起了古诗中的鹤,鹤是诗人真爱之物, 也更凸显了这里的文雅气息 万壑松风简介万壑松风简介地处正宫的东北角,南依松壑斋,北濒下湖,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是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形制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用半封闭回廊连通环抱,不设主轴线,万壑楹风殿、鉴始斋、静佳室、颐和书屋、蓬阆咸映等各殿堂参差错落主殿万壑松风殿坐南朝北,是山庄内唯一一座打破坐北朝南体制的正殿。
长松数百,掩映周回”,西北方的峡谷中,又不断送出阵阵松涛之声,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康熙、乾隆都曾在此读书,康熙还选派两名年轻的妃子住在鉴始斋旁的“静住室”,照料这位小皇孙乾隆登基后为怀念康熙当初的鉴赏宠爱,于 1756 年将此书屋改名“鉴始斋” 这个别具一格的宫殿让宫殿充满文艺气息水心榭简介水心榭简介在避暑山庄东宫的最北部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初建山庄时,这里只是湖区界墙上的出水闸山庄扩建,在下湖与银湖间架石为桥,桥上建筑了一座亭榭康熙亲笔题额为“水心榭”,此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八景榭在水中,东为青翠荷叶接天碧,映日荷花点点红,西为银淘万叠,波光粼粼,楼台倒影,恰似空中楼阁,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 水心榭的秀丽堪比江南的秀丽锤峰落照简介锤峰落照简介位于避暑山庄南部松鹤清樾北山峰顶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二景为一方亭每当夕阳西照,漫天红紫此时,东山的磬锤峰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康熙、乾隆、嘉庆曾在近黄昏时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登亭举行蒙古风味的野宴,并观看磬锤峰落日余下的雄奇俊秀的景象此亭与“北枕双峰”、“南山积雪”、“四面云山”三亭均位于山庄岗峦之巅,遥相互应。
如意洲简介如意洲简介位于避暑山庄芝径云堤北端,湖中之岛,因形似如意而得名清康熙五十年(1711)前为宫殿区面积35 万平方米,是山庄最大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康熙、乾隆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在此既有殿堂,又有寺庙;既有北方四合院,又有南方小巧园林,布局精巧灵活主要建筑有无暑清凉(门殿)、观莲所、金莲映日、水芳岩寿(后改名乐寿堂)、延薰山馆、一片云、沧浪屿等沧浪屿简介沧浪屿简介位于避暑山庄如意洲乐寿堂西北,水芳岩秀殿西侧湖滨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七景虎皮墙环绕,中心建有殿堂六间南为垂花门、前庭,庭右曲径幽深,庭左长廊直通正殿北三间在水池之上,檐下悬康熙题额“沧浪屿”,源于《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池水清澈见底,红色鲤鱼漫游于睡莲菱叶之间;池北假山,奇形怪状,参差不齐,挺拔陡峭,形成“屿不满十弓,而陡壁直下,有千仞之势”在这座玲珑剔透的园中之园内,殿堂、水阁、清泉、假山同门座、小亭、曲廊巧妙地组织在一起,相互因借,不旷不抑,恰到好处 万树园简介万树园简介位于山庄平原区东北部园中立有石碣,上刻有“万树园”,为乾隆所书是“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景万树园北倚山麓,南临澄湖,地势平坦开阔。
地上绿茵如毯,麋鹿成群,山鸡野兔出没苍松、巨柏、古榆、老柳散置其间,遮天蔽日南部有乾隆手书《绿毯八韵》诗碑一座园内不施土木,设蒙古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曾多次在这里会见、宴请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及政教首领,并多次会见、赐宴东南亚及欧洲许多国家的使节 漫步于万树园中,我们会感觉身心舒畅、徜徉其中香远益清简介香远益清简介位于金山东北部的古松林中,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三景东有小溪曲沼洄沿,前后临池以花取景,绿房紫葩,芳香竟放因此康熙题名“香远益清”,说此处“出水涟漪,香远益清,不染偏奇”乾隆也题诗赞道:“春光六月天,照影濯清涟逸韵风前别,生香雨后鲜”此景点的景色真的如其名,雪后的景色更是美的妙不可言 水流云在简介水流云在简介位于芳渚清流之北,与烟雨楼隔湖相望为“康熙三十六景”最后一景是一座重檐四角攒顶、四面出卷棚式抱厦的敞亭此亭形制独具一格:主亭为方亭,四面加突出的附间题额由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脱出此亭位于内湖与澄湖相交处,流水与浮云相映成趣,动静变化妙不可言 这个景点动静结合十分美妙,仔细欣赏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英语本科一班 三年级 杨白雪 学号 20100606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