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常在新生儿生后的第4-6天发病,故又名“四六风”;因破伤风杆菌入侵途径是脐部,又称为“脐风”,又因为牙关紧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故有人又称它为“锁口风”在推行新法接生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极高,目前,在许多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已经消灭,但在农村的少数地区及边远地区和山区,由于在家分娩,还采用旧法接生,使新生儿破伤风仍有发生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病原菌为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土壤中可以存活数年,芽孢存活力强,普通消毒剂无效接生时所使用的剪刀、敷料等用具必须煮沸1小时或在高压蒸汽中蒸5分钟才能消灭破伤风杆菌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新生儿破伤风素材课件,新生儿破伤风素材课件,发病机制:,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剪刀、线绳结扎脐带或接生者的手未消毒,破伤风杆菌都会通过脐带侵入体内;如在已坏死的脐带上盖未消毒的棉花或包布,破伤风杆菌容易在坏死的脐带中繁殖并产生痉挛毒素(外毒素),进入体内而发病。
破伤风外毒素传至脊髓及脑干,与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发病机制:,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特点,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抗毒素难以再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特点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临床表现,新生儿在感染破伤风杆菌后3,14天开始发病,以4,7天间发病最多,,而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潜伏期哭闹张口、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临床表现 新生儿在感染破伤风杆菌后314天开始发病,以4,呼吸肌和喉痉挛青紫窒息痉挛发作时神志清醒是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能吸吮,完全恢复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呼吸肌和喉痉挛青紫窒息新生儿破伤风素材课件,新生儿破伤风素材课件,新生儿破伤风素材课件,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根据接生史发病时间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不难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婴儿痉挛症,2.新生儿低血钙,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根据接生史发病时间症状、体征实,治疗,1护理,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
病初应暂禁食,,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脐部用3过氧化氢清洗,涂抹碘酒、酒精治疗1护理,治疗,2、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地西泮(安定):首选,(2)苯巴比妥钠:可与安定交替使用,(3)10水合氯醛:,剂量每次05mlkg,胃管注入或灌肠止痉剂使用,以无刺激时无痉挛、刺激时仅肌张力增高为度,治疗2、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3、抗毒素:,愈早用愈好破伤风抗毒素(TAT),12万IU肌注或静脉滴注,3000IU脐周注射,用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3000IU肌注,TIG血浓度高,半衰期长达24天,且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价格较昂贵治疗3、抗毒素:愈早用愈好治疗,4抗生素,青霉素每日20万Ukg,或头孢菌素、甲硝唑,静脉滴注,7-10天,可杀灭破伤风杆菌5、脐部处理:,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清洗后涂以2.5碘酒,治疗4抗生素,新生儿破伤风素材课件,预防,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完全可预防本病在紧急情况下无消毒接生用具,可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断脐(脐带残端留长些,以留作再次处理),断端涂以碘酒并用消毒敷料包扎一旦接生时未严格消毒,须在24小时内将患儿脐带远端剪去一段,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清洗后涂以2.5碘酒,同时肌注TATl5003000IU,或注射TIG 75250U。
预防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完全可预防本病重点回顾,概念: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病后47天发病芽胞抵抗力强,普通消毒剂无效破伤风杆菌脐部繁殖痉挛毒素脊髓和脑干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重点回顾概念: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潜伏期哭闹张口、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完全可预防本病治疗原则:安静、避光、尽量减少刺激、,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抗毒素:愈早用愈好潜伏期哭闹张口、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谢 谢,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