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20**-20**年,20**年缺)20** 年一、 名词解释(10x5)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夏商周年表克孜尔石窟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 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二、 简答题(5x10)1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2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3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4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5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三、 论述题(2x25)1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2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20**年 缺)20**年一、 名词解释(10x5)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二、 简答(4x10)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三、 论述(3x20)1 “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 年一、 名词解释(10x5)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铭《金石录》二、 简答(4x10)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三、 论述(3x20)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0** 年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真题3一. 名词解释(10x5)绝对年代,蒙特留斯,抱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 彩,邢窑,开元通宝二. 简答(5x10)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 论述(2x25)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一、 名词解释(11x5)1三棱大尖状器2中石器时代3清凉寺4利簋5釭器6三体石经7唐三彩8钧窑9三叠层10安特生11苏秉琦三体石经:三国时期魏政权正始二年(241年)的刻石,碑文相传是蔡邕所书今存文1行110 字,古篆、小篆与隶书三种书体刻同文是以《尚书》《春秋》、《左传》(未刻全)为内容的石 刻此块刻石现存文古篆36字,小篆39字,隶书35字,三体石经遗存的文字与其书体至今仍 是研究文字与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
现藏故宫博物院二、 简答题(3x15)1夏文化研究概况2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3汉代至隋代都城遗址形式演变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真题4三、 论述题(2x25)1试论仰韶文化2试论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一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 共150分) 1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2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3简述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是指形状细小的一种打击石器用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这种石器长度一般在2 — 3厘米, 常见器形有石叶、石镞、小石刀、石片等,可作石钻或刮削器,也可镶嵌在骨梗、木柄上作复 合工具使用4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5简述尖底瓶的考古发现和形式演变6简述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概况7什么是黄肠题凑?8简述镇墓兽的定义与考古发现9简述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10列举10个以上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并说明理由11简单总结在考古勘探中遥感探测地面遗迹的应用原理12在渭河岸考古现场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时应如何处理?13简述文物存放环境的控制与调节在文物保护中的地位14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的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15巴蜀地区出土陶器经常会出现酥粉现象,请分析它们的形成原因在库房保管中应注意什么? 二 论述题(任选5题回答,每题30分 共150分)1论述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
又称金 石并用时代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 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 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 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2论述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演变3试论秦汉帝王陵墓制度的演变4试论考古学地层学的原理5试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理6在文物修复实验中,如何遵循“保持原貌”的原则?7 20**年夏,西南某城出土了 10具大型楠木船棺,其材质较好,重量一般在4吨以上,请提出出 土后环境控制方案及脱水技术路线?8墓葬壁画对外开放后,一般会有哪些演变?分析它们的成因,提出你的建议一,简答题1. 简述中国细石器时代细石核的分类并画出形态示意图2•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3简述陶器在考古学中的意义并绘出五种三足陶器的草图4•简述先秦时代青铜礼器的分类,并写出10名称5•简述汉代玉器的分类6•简述镇墓瓶及镇墓文7•简述东晋南朝帝陵的基本特征8•简述西安地区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瓷器的分期及特征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真题69•简述北宋帝陵的形制及特点二,论述1•试论黄河中游新石器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2. 论述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区,题材内容及雕刻技法3•论述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题材内容、分期及特征20** 年一、 名词解释(6x10)金石学峙峪遗址嘎仙洞遗址大汶口文化侯马盟书匣钵1..金石学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 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 文物2•峙峪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 1963年发现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这里除发现大批细 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3. 噶仙洞:为中国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 上面积约2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1980年发现石刻祝文)4. 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 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二、 简答题(5x30)1简述秦汉简牍的分类2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墓葬的形制及演变3史前时期房屋的分类4简述西北地区史前青铜文化5简述判定绝对年代的方法三、 论述题(2x45)1史前铜器的发现与意义(铜器的出现和使用是人类史上有决定意义的大事之一,有 了铜器,人类才真正进入了文明的殿堂。
人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 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 的代表在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产生在公元前20**年或稍晚些时候从距今6600 年至距今4600年,在中国黄河流域以粟作农业、彩陶为重要内涵的原始文化中,开始出现零星 的铜器和冶铸铜器遗物,包括仰韶文化的黄铜片、铜笄和红铜炼渣,红山文化的钩形饰物的陶 质双合范,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青铜刀,大汶口文化的一件骨凿上附着有铜绿在龙山文 化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了目前国内所知最早的青铜容器残片在齐家文化发现了最早的铜镜 铜器的发明和使用,极大推动了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多瑙河流域是青铜铸造业 高度发达的地方公元前第二千纪初,这里已使用青铜制造武器到公元前二千纪 中叶,这里的青铜器制造技术特别繁荣优等质量的宝剑、战斧、满布精细花纹雕 刻的各种装饰品和器具,由多瑙河流域的作坊广泛散布到邻近各地区居民的寨子 四周建有围墙和壕沟青铜镰刀和马勒等遗物说明,农业已发展起来,马已用作骑 乘青铜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化史上一大奇迹,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 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
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 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2隋唐都城的布局及意义20**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考研试题一、 名词解释(80分)李济陶衣青州龙兴寺窖藏青白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典型器物失蜡法封泥二、 简答题(140分)1•简述中国细石核的我分类并列举5处典型代表遗址2•齐家文化的年代、分布及基本特征,列举5处代表遗址3•简述商周时期的的族墓葬制度,并列举5处公墓遗址4•简述西夏王陵的基本布局特征5•简述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分布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6•简述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主体部分采用对称式布置,即沿中轴线排列;殿堂已渐 成为全寺中心,佛塔侧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多重院落的设置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遗存及遗物三、 论述题(80分1•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的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都邑布局规划的基本思想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 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2.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论述北魏帝陵的基本特征希望能给需要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1•李济(1896.6.2-1979.8.1)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1924年开始田野考古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 中国学者最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
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 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 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他主 要致力于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著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 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城子崖》一书的总编辑,又与他人合著有《古 器物研究专刊》2•陶衣: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 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有白、红和灰等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陶衣” 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陶衣作用大体有三种:一、美化胎面,起 装饰作用;二、避免坯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三、填补坯胎气孔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延续千余年的著名 佛教寺院窖藏坑位于寺院遗址的最北部,南北长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 律地埋藏有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延续500多年的石灰石、汉白 玉、花岗岩、陶、铁、木及泥塑等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 多,有佛、菩萨、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镂 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
为山东地 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标本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龙兴寺 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佛教美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的实物资料青州 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发掘是近年来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 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雕塑、绘画艺术 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3•青白釉:瓷器的一种,俗称影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