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绪论 1、以下对药理学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B、药理学又名药物治疗学 C、药理学是临床药理学的简称 D、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答案:A 2、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 A、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B、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C、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法 D、药物的用途,用量和给药方法 答案:B 3、以下有关药物的功能中哪个是兽药特有的( ) A、疾病治疗 B、诊断的安全、有效 C、疾病的预防 D、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 答案:D 4、下列不属于按药物来源分类的是( ) A、天然药物 B、抗菌药物 C、合成药物 D、生物技术药物 答案:B 5、药物的主要分类有: A、天然药物 B、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 C、生物技术药物 D、以上都是 答案:D 6、阿片属于( ) A、生药 B、有效活性成分 C、药用植物 D、人工合成药 答案:A 7、现代药理学之父是( ) A、H.J. Milks B、保罗. 艾尔利希(P. Ehrlich) C、 奥斯瓦尔德 · 施米德贝格( Oswald Schmiedeberg) D、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答案:C 8、—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药典 A、 《新修本草》 B、 《神农本草经》 C、 《本草纲目》 D、 《元亨疗马集》 答案:A 9、我国第一部本草经是( ) A、伤寒论 B、 新修本草经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答案:C 10、我国新兽药分为( ) A、3 类 B、4 类 C、5 类 D、6 类 答案:C 第一章 总 论 1、药效学是研究 ( ) 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B、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规律 C、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D、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作用的关系 E、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答案:A 2、药效学是研究( ) A、药物的疗效 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D、影响药效的因素 答案:C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药效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药动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 C、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和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 D、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的原理 答案:D 4、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 ) A、选择性作用 B、直接作用 C、兴奋与抑制 D、间接作用 答案:C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咖啡因能使大脑皮层兴奋,属兴奋药 B、阿托品能抑制肠平滑肌和腺体活动,对中枢神经也有抑制作用 C、氯丙嗪属兴奋药 D、青霉素 G 抑制 G+菌的生长,属抑制药 答案:A 6、洋地黄苷被机体吸收后,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肾流量增加,尿量增多,表 现轻度的利尿作用,是心衰性水肿减轻或消除,这是洋地黄的( ) A、.局部作用 B、全身作用 C、直接作用 D、间接作用 答案:D 7、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除了有治疗、预防作用还有不良反应下列哪些不良反应不可以预见( )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变态反应 D、首过效应 答案:C 8、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 ) 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 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答案:D 9、下列不属于药物作用的不良反应的是( ) A、对因治疗 B、副作用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答案:A 10、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小的不良反应是( )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 D、继发反应 答案:C 11、副作用是指( ) A、用药后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B、用药过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C、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有关的作用 D、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答案:D 12、副作用是指( ) A、是一种治疗作用 B、是不可预见的 C、 是可预见的 D、与剂量无关 答案:C 13、药物产生副作用的作用主要是由( ) A、剂量过大 B、用药时间过长 C、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答案:D 14、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 A、中毒量 B、治疗量 C、无效量 D、极量 答案:B 15、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 ) A、习惯性 B、快速耐受性 C、成瘾性 D、耐药性 答案:B 16、属于后遗效应的是( )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 C、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 D、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 答案:B 17、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下的( ) A.变态反应 B.后遗效应 C.副作用 D.以上三项都包括 答案:D 18、关于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 A、可给病人带来不适 B、不符合用药目的 C、一般是可预知的 D、停药后不能恢复 答案:D 19、作用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 ) A、毒性较大 B、副作用较多 C、过敏反应较剧 D、容易成瘾 答案:B 20、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 ) A、 药物剂量太大 B、 药理效应选择性低 C、 药物排泄慢 D、 药物疗程太长 答案:B 21、长期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导致机体对药物不敏感属于( ) A、成瘾性 B、耐受性 C、过敏反应 D、 迟发反应 答案:B 22、磺胺等药物在某些人产生的溶血性贫血属于( ) A 、快速耐受性 B、特异质反应 C、停药反应 D、后遗反应 答案:B 23、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A、抑制作用 B、变态反应 C、首过效应 D、副作用 答案:A 24、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 ) A、习惯性 B、快速耐受性 C、成瘾性 D、耐药性 答案:B 25、长期使用杜冷丁主要会导致( ) A、习惯性 B、耐受性 C、成瘾性 D、耐药性 答案:C 26、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 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 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 C、治疗量 D、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答案:C 27、安全范围是指( ) A、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 B、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 C、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 D、ED95 与 LD5 间的距离 答案:A 28、治疗指数为( ) A:LD50/ED50 B:LD50/ED95 C:LD1/ED99 D:ED50/LD50 答案:D 29、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参数( ) A、效能 B、治疗指数 C、效价强度 D、ED50 答案:B 30、LD50是( ) A、引起 50%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 B、引起 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 C、引起 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D、引起动物死亡所需剂量的一半 答案:C 31、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 B、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C、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拮抗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D、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B 32、受体的特性不包括( ) A、饱和性 B、非特异性 C、可逆性 D、特异性 答案:B 33、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 B、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 C、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拮抗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D、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B 34、 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 ) A、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 B、药物的剂量大小 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答案:A 35、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 ) A、给药剂量 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力 C、药物的酸碱度 D、药物的脂溶性 答案:B 36、当某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后,产生某种作用并引起一系列效应,该药是属于( ) A、兴奋剂 B、激动剂 C、抑制剂 D、拮抗剂 答案:B 37、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 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D、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 答案:A 38、加入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会( ) 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答案:A 39、加入非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会( ) 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答案:C 40、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 )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脂溶性或水溶性大小 C、 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高低 D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 答案:D 41、特异的受体不包括以下哪种特性( ) A、非特异性 B、饱和性 C、特异性 D、可逆性 答案:A 42、一种特异的受体一般具有三个特性,其中不包括( ) A、饱和性 B、可逆性 C、专一性 D、特异性 答案:C 43、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C) 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低 C、在靶器官的浓度大小 D、药物的吸收速度 答案:C 44、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 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是可逆的 D、促进药物排泄 答案:C 4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则( ) A、易穿透毛细血管 B、不影响其跨膜转运 C、易透过血脑屏障 D、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 答案:D 46、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 ) A、作用于靶器官 B、在肝脏代谢 C、由肾脏排除 D、与血浆蛋白结合 答案:D 4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 ) A、是永久的 B、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 C、是可逆的 D、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答案:C 48.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转运和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答案:D 49、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是可逆的 B、不失去药理活性 C、不进行分布 D、不进行代谢 答案:B 50、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答案:A 51、某碱性药物的 pKa=9.8,如果增加尿液的 pH,则此药在尿中( ) A、解离度增高,冲洗手减少,排泄加快 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减慢 答案:D 52、药物的首过效应可能发生于( ) A、舌下给药后 B、吸入给药后 C、口服给药后 D、静脉注射后 答案:C 53、首过效应主要发生在( ) A、口服给药 B、静脉注射 C、直肠给药 D、肌内注射 答案:A 54、首过效应发生在哪种给药方式( ) A、注射给药 B、内服给药 C、呼吸道给药 D、皮肤给药 答案:B 55、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何种方式转运的 ( )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简单扩散 D、离子对转运 答案:C 56、药物在体内主要的转运方式是( ) A、 主动转运 B 、离子对转运 C 、简单扩散 D、易化扩散 答案:C 57、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 A、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 B、顺浓度差,耗能,需载体 C、逆浓度差,耗能,无竞争现象 D、逆浓度差,耗能,有饱和现象 答案:D 58、药物在体内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是( )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胞饮 D、易化扩散 答案:A 59.被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 A、消耗能量 B、无饱和性 C、无竟争抑制现象 D、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 答案:A 60、下列物质中哪个不是由易化扩散实现转运的( ) A、氨基酸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维生素 B12从肠道吸收 D、蛋白质 答案:D 61、下列几种注射给药的方式吸收速率排序合理的是( ) A、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涂皮 B、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口服﹥涂皮﹥肌肉注射 C、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口服﹥涂皮﹥腹腔注射 D、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口服﹥涂皮 答案:A 62、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 A、外用 B、口服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答案:C 63、健胃药给药途径是 ( )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口服给药 答案:D 64、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转运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答案:D 65、下列哪种药物运输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 ) A、青霉素 B、头孢菌素 C、丙磺舒 D、葡萄糖 答案:D 67、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属于( ) A、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 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 C、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 D、易化扩散转运 答案:B 68、大剂量输液时,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 )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内服给药 答案:A 69、以下除了哪一项外其他的都是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主要因素( ) A、肝肠循环 B、体液 PH 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C、局部器官血流量 D、体内屏障 E 血浆蛋白结合率 答案:A 7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血药浓度等同于作用部位(靶组织或靶细胞)的浓度 B、作用部位的浓度和血药浓度以及药理效应一般呈正相关 C、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发生的变化,能反映作用部位的浓度变化 D、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发生的变化,能反映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总的变化规律 答案:A 71、青霉素在体内的主要消除方式是( ) A、胆汁排泄 B、肾小管分泌 C、被血浆酶破坏 D、肾小球滤过 答案:B 72、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疗效的机制是( ) A、减慢其在肝脏代谢 B、增加其对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减少其在肾小管分泌排泄 D、对细菌起双重杀菌作用 答案:C 73、对弱酸性药物来说( ) A、若使尿液 PH 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减小,重吸收减少,排泄减慢 B、若使尿液 PH 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增大,重吸收增多,排泄加快 C、若使尿液 PH 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减小,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D、若使尿液 PH 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增大,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答案:D 74、某碱性药物的 pKa=9.8,如果增高尿液的 pH,则此药在尿中( ) 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答案:D 75、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答案:B 76、有关弱碱性药物的说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 在碱性环境中易跨膜转运 B 、在胃中易吸收 C、酸化尿液时易被重吸收 D、 酸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 答案:D 77、丙磺舒增加青霉素药效的原因是 ( ) A、也有杀菌作用 B、减慢青霉素的代谢 C、减慢青霉素排泄 D、减少青霉素分布 答案:C 78、对肝脏药物代谢酶有诱导作用的药物是( ) A、阿托品 B、阿司匹林 C、苯巴比妥 D、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C 79、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 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 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 C、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 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答案:C 80、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 ) A、代谢 B、消除 C、灭活 D、解毒 答案:B 81、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 ) A、药物的活化 B、药物的灭活 C、药物化学结构的变化 D、药物的消除 答案:C 82、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称之为( D ) A、 吸收 B、分布 C、排泄 D、 生物转化 答案:D 83、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 A ) A、肝脏 B、肾脏 C、皮肤 D、肺脏 答案:A 84、药物经肝代谢转化后都会( ) A、毒性减小或消失 B、经胆汁排泄 C、极性增高 D、脂/水分布系数增大 答案:C 85、促进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 ) A、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统 B 、辅酶Ⅱ C、 水解酶 D 、单胺氧化酶 答案:A 86、进入体内的药物主要排泄途径是( ) A、胆汁 B、消化道 C、肾脏 D、呼吸道 答案:C 87、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 ) A、药物的活化 B、药物的灭活 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 D、药物的消除 答案:C 88、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答案:D 89、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 ) A、胃肠道过程 B、靶器官过程 C、血液循环过程 D、细胞内过程 答案:C 90、 肾功能不良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 ) A、所有的药物 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 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 D、自胃肠吸收的药物 答案:B 91、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 A、汗腺 B、肾脏 C、胆汁 D、肝脏 答案:D 92、某药物半衰期为 4 小时,静脉注射给药后约多长时间血药浓度可降至初始浓度的 5%以下( ) A、8 小时 B、12 小时 C、20 小时 D、24 小时 答案:C 93、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药动学参数是(A) A、 药-时曲线下面积 B 、清除率 C 、清除半衰期 D、药峰浓度 答案:A 94、决定药物起效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A、生物利用度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 、吸收速度 D、剂量 答案:C 95、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 A、作用强弱 B、吸收快慢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消除速度 答案:D 96、下列不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是( )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首过效应 C、肝肠循环 D、给药途径 答案:C 97、药物排泄过程不正确的是( ) A、极性大、水溶性大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少,易排泄 B、酸性药在碱性尿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C.脂溶度高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度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 答案:B 98、药物在不同 PH 的组织体液被动扩散时,在碱性体液中有较高药物浓度的是( ) A、吩噻嗪类 B、磺胺类 C、红霉素 D、苯丙胺 答案:B 99、在碱性较高的体液中有较高的药物浓度的药物是( ) A、磺胺类 B、红霉素 C、土霉素 D、赛拉嗪 答案:A 100、联合应用两种药物, 其总的作用小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 这种作用叫做 ( )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互补作用 D、拮抗作用 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