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08-27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代码:0810)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我国经济、技术、教育发展需要,从事通信、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教学、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较强的实际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代码: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代码:081002),信息安全(学科代码:081020)3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无线通信 2.移动通信网 3.互联网 4.网络安全 5.媒体内容安全 6.多媒体处理与通信 7.雷达系统 8.通信信号处理 9.数据压缩与编码 10.语音信号处理 11.图象处理 12.遥感信息处理 13.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14.信息检索 15.信息融合 16.视觉计算 三、学制及学分 1.硕士培养模式。
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考或免试推荐等形式,取得我校硕士研究生资格者,学制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 2.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读硕士研究生入学2~3年后,完成硕士阶段基本学习任务,通过博士生资格考核,可以取得博士生资格,其中博士阶段学制为3~4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 3.普通博士生培养模式对于已取得硕士学位,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者,学制为3~4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12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由按研究生院负责设置 本学科设置或认可的课程如下所列 各门课程的内容简介、学时分配、教学和考核方式、预修课程等参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学 科 群 基 础 课 INY5101 矩阵分析 3 60 CNY5103 实变与泛函 4 80 CNY5104 组合数学 3 60 CNY5325 最优化理论 3 60 CNY5101 随机过程理论 4 80 ★ CNY6101 信息科学的数学理论 2 40 ★ 专 业 基 础 课INY5201 信息网络与协议 3.5 60/20 ①INY5202 通信网理论基础 3 60 ①INY5203 编码理论 3 60 ①INY5204 数字信号处理Ⅱ 3 60 ②INY5205 数字图像分析 3.5 60/20 ②INY5206 信号检测与估计 3 60 ② INY5207 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 3 60 ③ INY5208 现代密码学 3 60 ③ CNY5318 算法设计与分析 3 60 ③ 专 业 课 INY4301 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 3 60 INY4302 通信与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2 20/40 INY4303 语音信号处理基础 3.5 60/20 INY5301 移动通信技术 2 40 INY5302 多媒体通信 2.5 40/20 INY5303 智能信息处理 3.5 60/20 INY5304 计算机图形学 2.5 40/20 INY5305 小波变换及应用 2.5 40/20 INY5306 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 2 40 INY5307 软件工程 2.5 40/20 INY5308 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 3 60 INY5309 盲信号处理 3 60 CNY4302 排队与排队网络 2 40 CNY5208 高级计算机网络 3 60 CNY5308 计算机视觉 3 60 CNY5304 高级数据库系统 3.5 60/20 CS05113 高级操作系统 3 60 ESB430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3.5 60/30 CNY5205 模式识别 3.5 60/20 ES14202 快电子学 3 60 ESB5202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 3.5 60/30 ESB5303 片上系统设计 3.5 60/20 INY6301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题 2 40 ★ INY6302 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 2 40 ★ INY6303 网络信息论 3 60 ★ INY6304 高阶谱分析 3 60 ★ INY6305 图像理解 2 40 ★ 五、修课要求 1.硕士培养模式。
学科群基础课最少选1门,专业基础课最少选3门,其中本学科专业基础课最少选2门备注中标注①②③的课程依次为“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三个二级学科的本学科专业基础课 2.普通博士培养模式《信息与通信工程专题》为必选课程,其余带★号课程最少选2门 3.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具体可按照硕士培养模式(硕士论文及开题报告除外)和普通博士培养模式分阶段执行 4.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及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的统一规定执行 六、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