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1(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二)文献综述 2(三)研究的思路与不足 3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新特点 3(一)贸易摩擦持续加剧 4(二)贸易摩擦政治化 5(三)贸易摩擦领域逐渐扩张 5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6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6(四)贸易摩擦方式多样化 6二、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7(一)综合因素 71.中美贸易差额过大 72.WTO规则不健全 8(二)中方因素 81.对美贸易依存度过高 92.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93.出口企业恶性竞争 104.轻视知识产权重要性 10(三)美方因素 111.夸大中美贸易失衡 112.“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行 113.保护自身霸主地位 11三、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 12(一)加强与美国政府的沟通 12(二)调整贸易策略,拓展国际市场 13(三)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13(四)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14(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4结 语 14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自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已然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在与其他经济体之间贸易往来的过程中,贸易摩擦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情况也不断变复杂,尤其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为代表。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两国贸易持续高速增长,1979年中美贸易额仅为24.5万美元,到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贸易总额达到5583.9亿美元,而美国近几年来也成为了中国第二大的贸易伙伴但中美贸易一直在摩擦中发展,这些摩擦不仅不断加剧,而且摩擦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轮番上阵现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后,对中国出口贸易发出了种种不良信号,让中美贸易关系的前景出现了更多的变化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影响两国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时也影响着两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稳定因此,本选题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当前中美贸易现状和美国当前对中国所采取的贸易政策,探讨近些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的特征,分析这些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中国应当做出的对策,目的在于提升中国贸易的软实力,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并探究如何保护本国企业,希望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一些帮助 (二)文献综述 中国和美国的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让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学者们重点研究的问题,而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不断深化,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在持续变化,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也不断变化。
在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立足于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学和政治角度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国内学者李鑫(2008)从企业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出口企业长期向美国大量出口钢铁、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以价格战为主的出口竞争策略也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张玉和(2008)也研究了中国企业恶性低价出口的情况,认为中国企业过度扩张海外市场也是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杨培强(2014)、张兴泉(2014)从中美产业结构转变的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在中美产业内部的传导李春涛(2015)、王栩(2015)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中美贸易的巨大顺差,文献中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了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美贸易顺差大小与摩擦程度变化的关系也有学者从政治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如史伟成(2010)着重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案例,研究发现其中政治因素对中美贸易摩擦有重要影响钱吉(2012)则从全球政治经济视角出发,考虑中美两国的政治博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李明(2014)对美国政治周期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国外学者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上,认为贸易失衡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根本原因,而人民币汇率问题又是引发中美贸易失衡的最根本原因Jeffrey Frankel(2005)认为要想改善中美贸易失衡,人民币必须升值,从而降低中美贸易间的巨大逆差Wing Thye Woo(2008)则认为人民币失衡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贸易失衡也有国外学者认为除了人民币汇率引起的贸易失衡外,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歧视性的贸易贸易也是加剧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因素 另外,也有其他角度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学者,满园(2010)从贸易保护主义 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而采取限制进口的手段角度解释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认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前后,即金融危机时代和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倒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也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也有部分学者在研究比较了中美、中日、美日等贸易摩擦的异同之处,并考虑了贸易摩擦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本文通过分析当下中美贸易现状,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在新的时期呈现出的新特点,分析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根据美国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态度,对未来中美贸易摩擦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测,同时对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中国提出一些有用的对策,希望能对减缓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一点帮助作用。
(三)研究的思路与不足 本文通过参考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的文献,对学者们的观点和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论文第一部分搜索并整理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的数据和相关的典型案例,对中美贸易摩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对这些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对中美贸易摩擦成因从多角度进行归纳论文第三部分,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中国角度为缓和中美贸易摩擦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篇幅有限,考虑到中美贸易中,贸易摩擦的制造者通常是美国,因此本文只研究了美国给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显得不够全面另外,由于自身知识有限且资料数据难寻,在统计中美贸易摩擦的数据时,没有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涉案金额与中美贸易总额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缺少相关的模型和计量分析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新特点 贸易摩擦是经济摩擦的一种,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争夺世界市场的行为 参考中国《辞海》对“贸易摩擦”的定义在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前,首先要对贸易摩擦的概念进行界定,参考以往学者对贸易摩擦的定义,本文将贸易摩擦定义为:贸易摩擦是经济体之间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因彼此利益冲突而产生矛盾和斗争的常见形式 引用自闫克远《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一文中对贸易摩擦的定义。
从中国遭遇美国制造贸易摩擦的历史来看,贸易救济 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调查调查是美国最常用的手段,其中反倾销是最常见的贸易摩擦形式但随着两国贸易越来越频繁,中美贸易摩擦在经济、政治、涉及领域和摩擦方式上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贸易摩擦持续加剧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开始抬头,中美贸易摩擦进入了一个高发期,其中美国中国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华发动贸易救济调查贸易救济是指当一国的某产业遭遇到伙伴贸易国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对该产业的产品进口数量大到损害了国内产业的正当利益的程度,而采取的对本国受损产业的保护措施由于在WTO框架内,贸易救济是可以正当使用的,因此贸易救济调查是中美贸易摩擦最常见的情况 下面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图1.2007年-2016年美国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数量 从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限制对华产品进口的主要手段就是反倾销和反补贴,其中绝大多数贸易救济调查案中都采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手段,以下简称“双反”由于金融危机前后,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中美贸易摩擦十分严重,仅2009年一年就达到13起,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 该案为美国对中第一起特保调查案,具有历史意义。
仅该案涉及金额就达到18亿美元,最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征收55%、45%、35%的惩罚性关税而2010年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减少至4起的原因是,国际社会关于贸易保护主义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且美国国内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为了放缓与中国紧张的经济关系,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有所下降然后,在随后几年,由于中国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美国国内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美国为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对华实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并在2016年达到了历史顶峰 总体上看来,中美贸易摩擦中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可以预计在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会长期存在并且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加剧 (二)贸易摩擦政治化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2011年GDP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这对美国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美国为维护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霸主地位,势必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制造一些阻碍如2011年,美国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阻止华为参与建立美国全国性应急网络建设项目;2012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亲自签署文件,阻止中国三一重工的子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阻止外企在本国投资的总统。
另外,从图1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美国总统的选举换届也与中美贸易摩擦有一定关联,如2008年、2009年和2016年都属于美国总统的选举换届年,这几年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高发年2009年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上任的第一年,该年美国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就有13起,其中有奥巴马亲自签署的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奥巴马是第一个对中国实行特保调查的美国总统而2016年是也是美国总统选举的一年,美国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数量达到历史峰值在美国,总统选举者为了拥护美国政治利益,转嫁国内矛盾,常常会将矛头指向对其政治经济地位最具有威胁的国家——中国因此,宣传“中国威胁论”,从而获取各个利益集团的支持,是美国总统选举者经常使用的方法,而制造中美贸易摩擦则是践行保护美国利益的最直接手段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一上台就要求对中国出口美国不锈钢征收巨额反倾销税,并且其在选举期间和上任前后,为了得到选民的拥护,四处宣扬中美贸易对美国造成的损害,甚至发表言论称,中美贸易巨大的顺差导致美国近些年来减少了7万个就业岗位,中国正在强奸美国因此,中美贸易摩擦近些年来呈现出了政治化倾向 (三)贸易摩擦领域逐渐扩张 长期以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都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品,这类产品附加值低,但是依赖于中国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并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这类产品往往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
因此,钢铁、纺织、化工等行业往往是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重灾区表1.2011-2016年美国对中国输美钢铁化工产品贸易救济调查情况年份产品名称调查方式调查结果2011钢制轮毂、钢制高压气瓶、镀锌钢丝“双反”征税2012光学增白剂、不锈钢水槽“双反”征税2013三氯异氰尿酸反倾销不征税四氟乙烷、谷氨酸钠“双反”征税2014三聚氰胺、不锈钢卷带、钢制货架、出口集装箱、盘条、次氯酸钙“双反”征税乘用车轻卡轮胎“双反”不征税2015石油蜡烛产品反倾销征税冷轧钢板、镀锌板“双反”征税2016大型洗衣机、四氟乙烷反倾销征税土工格栅、耐腐蚀钢板、碳合金钢板、硫酸铵、羟基乙叉二膦酸、不锈钢带材“双反”征税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随着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