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讋說趙太后解 題 〔一〕l觸讋,當為觸龍l ?史記·趙世家?:“左師觸龍言願見太l后〞〔中華書局1959年版1823頁〕l ?漢書·古今人表?作“左師觸龍〞〔中華l書局1962年版949—950頁〕l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l?戰國策?也作“觸龍〞 清黃丕烈指出:此“讋〞字為“龍言〞二字的誤合,古書豎排左行造成的訛誤 教材據?戰國策?今本,仍沿用“觸讋〞之名,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戰國策?也仍作“觸讋〞,但有校記解 題 〔二〕背景材料 ?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趙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l新 副詞,剛剛l用事 執政;當權l急 副詞,表示動作的迅速、急促v攻v 往往偏重在軍事上的攻堅戰,是軍事進攻的泛稱,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攻打〞趙氏求救於齊l趙氏:趙囯朝代或稱氏l救:援助l於:介詞,引進行為涉及的對象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l必:副詞,用於謂語前,表示主觀態度的堅定l以……為……:把……當作……,以,介紹動作施行涉及的對象l質:抵押春秋戰國時期,處於劣勢的國家為了與交戰國和解,或者為了請求其他國家救援時,往往多以太子或公子等重要人物為人質,以示誠意。
l兵:軍隊l乃:副詞,表示動作在具備一定條件後才施行義為“才〞 太后不肯,大臣强諫l肯:願意l强:竭力l諫:用言語糾正尊長的錯誤l提问:强、彊的关系??简化字繁体字对照查字手册?,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简化字繁体字对照字典?,江蓝生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l明 明明白白地l謂 告訴l老婦 趙太后自稱l面l 注意與“臉〞的區別,見課本596頁l唾其面l “其面〞應當理解為“當其面〞,表示“唾〞的方式而非施及對象,“唾其面〞即為“當著他的面吐唾沫〞謝政偉?“唾其面〞注商?,?閱讀與寫作?2006年第8期左師觸讋願見太后,l觸讋l 當為“觸龍言〞之誤l願l 希望l見l 拜見太后盛氣而揖之l盛氣l 充滿著怒氣l而l 連接狀語和中心語l揖l “揖〞為“胥〞字之誤史記?作“胥之入,徐趨而坐〞 “胥〞通“須〞,須,等待義“揖〞“胥〞字形圖示入而徐趨,至而自謝,l入l 查檢常用詞局部,教材320頁,注意“入〞和“進〞的區別l謝l 謝罪l“入而徐趨〞“至而自謝〞l 而,連接兩個前後發生的動作。
徐趨古禮:臣面君,要快步向前徐 慢慢地趨 課本注釋為“快步走〞,誤,與下文“疾走〞不符當釋為“跑〞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l曾l 語氣副詞放在否认詞前面,加強否认語l氣見課本注釋可翻譯為“連……l都……〞l疾走l 快跑l疾、病:復習提問:在“生病〞意義上的區別“疾〞的“疾病〞義與“快速〞義之間的闗係l為什麼在“快速〞這個意義上,“急〞替換了“疾〞? 王國維?觀堂集林·毛公鼎銘考釋?:“疾之本字,像人亦下箸矢形,古多戰事,人箸矢則疾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疒nè部?:“疾,經傳多訓為急也,速也此引伸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迹也〞“不得見久矣,竊自恕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l不得:不能l見:拜見l竊:謙敬副詞,可翻譯為“私下裏〞l恐:擔心l玉體:等於説貴體,注意詞義的變化相類似的還有“玉照〞等l郄:不舒適l“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之〞取消主謂短語的獨立性,作“恐〞的賓語玉體l“玉〞,喻美潔,一般用在名詞前,敬稱對方的身體、儀容、言行或其他l“玉色〞、“玉面〞、“玉容〞、“玉貌〞、“玉顔〞,敬稱對方的容顔、容貌l“玉女〞,尊稱他人的女兒l“玉音〞、“玉聲〞,敬稱對方言辭。
l“玉札〞,敬稱對方的書信l“玉趾〞、“玉步〞,敬稱他人腳步l“玉成〞,助之使成,成全“故願望見太后〞l故l 連詞,因此l願l 希望l望見l 郭錫良本:“這是一種謙恭的說法,表示不敢走近對方面前,只敢遠遠地望望〞這種說法不符合情境,難以說服人望〞有“瞻望〞義,含有指下級探望上級之義,“見〞是拜見,我們認為“望見〞解釋為“拜見〞比較妥當“願望〞成詞的時間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l輦 人推挽的車l恃輦而行 而,連接狀語和中心語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l日l 每天l得無:l 表示對某事的測度,可譯為“莫非、該不會〞l等,常與“乎〞字相呼應l衰l 减少l注意斷句l 日/食飲/得無衰乎?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l今者:近來者〞的用法,詳見課本364-365頁l殊:用於“不〞“無〞“未〞等否认詞前,加強否认語氣,義即“根本〔無〕〞“〔完全〕不〞“〔絕〕不〞等l乃:表示轉折,卻、但是l“強〞:注[9]釋為“勉強〞,不妥 ?爾雅·釋詁?:“彊,勉也〞?說文·力部?:“勉,彊也〞這裏可釋為“努力〞 “硬撐著〞殊l?說文·歹部?:“殊,死也。
〞l“殊死〞,后引申為極端之詞l“高興死了〞、溫州方言“棺材飽〞l李露蕾?甚詞演變的一種趨勢?,?中國語文?1986〔5〕“少益耆食,和於身也〞l少益:l 有幾說,課本言“稍稍更加〞,郭本言“稍微漸漸〞,還有人認為是“少益〞乃同義連用,均為“漸漸〞義l耆l 後寫作“嗜〞,喜爱註釋[10]誤l和l 註釋[11]:安適、舒服l 根據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和〞是誤字,帛書原文作“智于身〞,智通知方言?三:“知,愈也,南楚病癒者謂之智〞“和於身〞是說有益於身體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l色l 臉色l少l 程度副詞,略微l解l 鬆弛,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懈〞課本注釋為“消〞,不可從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l賤息:谦称猶說“犬子〞,息,子l不肖:不賢、不才說文·肉部?:“肖,骨肉相似也從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長得與自己的雙親不一樣,一是指性格脾氣不像己親賤息l賤,謙詞用在名詞前,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l賤息,謙稱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l賤子、賤夫,謙稱自己;l賤士、賤生,讀書人謙稱自己;l賤臣,臣下對國君謙稱自己;l賤內、賤房、賤室、賤荊,謙稱自己的妻子;l賤身、賤軀、賤躬、賤體,謙稱自己的身體或者自己;l賤嗜,謙稱自己的嗜好;l賤庚、賤降、賤辰、賤誕、賤日,謙稱自己的生日。
“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l衰l 衰老與前文“衰〞不同l愛憐l 同義連用,喜愛l願l 希望l得l 表示客觀情況的容許“沒死以聞〞l沒死l 昧死昧,通“冒〞l以l 介詞,後省略賓語l聞l 禀告,使上級聼見,報告上級課本注釋為“使聞〞,不能理解为意動用法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l敬諾 敬,謙敬副詞諾,答應之聲l年,歲的區別 見常用詞342頁l幾何 詢問數量的疑問代詞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l及:趁l填溝壑:與“及黃泉〞同,死的隱晦說l法l託:托付l托 託l ?說文·言部?:“寄也〞 今“托〞字較為晚出,l梁·顧野王的?玉篇·手部?有“托〞,但解釋為“推l也〞唐代的“托〞用作“以手托物〞之義,宋代才與託字l相通故寄託之托本當作“託〞見課本136頁填溝壑 婉詞在人際交往中,有時候一些聽起來不太文雅、不太吉利的話,需要表達而又不便於直接表達,只好選用間接、委婉而又能為人所理解的話來代替婉詞中最為豐富的是人去世的詞語,竟達三四百個之多從詞義和用途上分為兩類: 填溝壑·詞義〔一〕l〔1〕離家遠行走、出門、逝、殂〔徂〕 等。
l〔2〕仙升而去仙化、仙遊、升天、上西天、歸西、登仙 等 l〔3〕捐棄人生捐身、捐舍、棄世、棄天下、棄群臣、委世、謝世、背世 等 l〔4〕泯沒於世沒世、沒化、滅度、淪逝 等 l〔5〕山崩星隕崩、薨 等 l〔6〕事感突發溘然長逝、溘逝、奄然登遐、奄忽 等 填溝壑·用途〔二〕l〔1〕对王侯去世的婉称晏驾、驾崩、弃朝、弃天下、弃群臣、大讳、万世之后、千秋之后、千秋万世后、百岁后、百年 等 l〔2〕对官员、士大夫或者贤者去世的婉称弃禄、捐宾客、玉折、玉摧、玉碎 等 l〔3〕对僧、道去世的婉称涅磐、圆寂、归西 等;蜕、蜕化、遁化、羽化、登仙、仙化、遗世 等 l〔4〕对未成年去世的婉称夭、 殤 等l〔5〕对年轻女子去世的婉称一般以“香〞“玉〞来比喻有,香消玉殒、珠沉玉碎、瑶台倾 l〔6〕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婉称牺牲、舍生取义、为国捐躯 等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l丈夫l 古代男子的通稱,古今詞義的適用範圍不同〔1〕男子指成年男子谷梁傳·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2〕男子指男孩子國語·越語上?:“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3〕妻稱夫為丈夫〔4〕猶言大丈夫。
指有所作為的人魯迅?答客誚?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l亦l 也這个字很闗鍵下文由此得以展開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l於 在形容詞後引進比較的对象課本注釋不妥l笑 注意這個字與前文太后的表情相聯係l異 程度副詞,特别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曰:“君過矣,不假设長安君之甚〞l以為:認為l媼:對年老婦人的尊稱l媼之愛燕后:以“之〞取消獨立性的主謂結構,作“賢于長安君〞的主語,“媼之愛燕後賢于長安君〞作“以為〞的賓語l賢:勝過,超越l提問:“不假设長安君之甚〞的省略内容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l父母之愛子:l 父母愛子, 主謂結構,插入“之〞,取消獨立性,作句子的主語l則l 連詞,就l為 介詞,替l計 謀劃l深遠 長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l持其踵:持,握;踵,脚後跟l為之泣:注[18]譯作“為她而哭〞,其實譯作“為她遠嫁哭泣〞更符合文義l念悲其遠:見注釋[19]l亦:副詞,也l提問:請翻譯“亦哀之也〞,注意“之〞的指代內容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l行l 注[20]釋作“走〞,不妥,乃“出嫁〞義。
l非弗l 雙重否认l祝之l 為她祝,替她祝祝,用言語向鬼神祈禱求福 祝曰:‘必勿使反!’l必l 用於謂語前,表示主觀態度的堅定l勿l 表禁令性否认l使反l 使之反,省略賓語“之〞反,後來寫作“返〞反l註釋[21]:“古代女子出嫁,只有被棄才回娘家諸侯的女兒遠嫁到他國,只有被廢或亡國後才回到本國l古代出嫁的女子回娘家叫做“歸寧〞,被棄回娘家叫做“反〞“來歸〞l“七出〞:無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持其踵〞何為?“必勿使反〞何故?l汪少華?古詩文詞義訓釋十四講?263-270頁,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21年l汪少華?從古代习俗看词義訓釋?,?古漢語研究?2003〔2〕 l新郎前往女家迎新娘时要送上屦〔鞋〕两双,新娘之母取一双屦给女儿穿上,同时教导她到婆家后好好地事奉公婆,操持家务,忠心不二战国策?“媪之送燕后也〞当是亲迎之际, “持其踵〞正是赵太后给女儿穿屦的动作;哭泣叮嘱,俱在此时亲迎礼中,母亲握女儿脚穿屦是在室内,引女儿手在室门口交给新郎,新郎新娘在堂上拜别父亲,在大门口拜别诸母〔庶母〕,然后出大门登车,因而就不可能出现燕后登车时赵太后抱住她的脚哭泣的场景。
“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l非l 注意“非〞否认的範圍l也哉l 語氣詞連用也〞表判斷,“哉〞表l反問,語氣的重點落在“哉〞字上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l世 父子相繼為一世l至於 要分開讀,不是一個詞至,到;於,助詞,無義l侯 動詞,做侯l繼 指繼承人,就是後嗣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l微獨 不僅,不但l注意注[5]l不聞没有聼説l老婦不聞:注意其語用含義“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l此:指代“諸侯之子孫侯者不侯〞的現象l其:指代對子女過分地嬌慣和溺愛l近者:近一點的後果l身:自身l遠者及其子孫:遠者〔禍〕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l注意:l “善〞在古代漢語中含義非常豐富,見課l本327頁“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一〕l而l 連接兩個並列的短語,前後是轉折的關係l奉l 課本認為通“俸〞,不妥俸祿〞是“奉〞的引l申義,為引申義造今字說文?無俸字,只有奉,l “俸〞字先秦文獻僅?韓非子?有一例,疑為後人所l改梁·顧野王?玉篇·人部?才有“俸〞字。
l勞l 功勞“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二〕l修辭方式:互文l即“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局部,看似各说两件事,实那么是互相照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l“烟笼寒水月笼沙〞、“秦时明月汉时关〞、“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挾重器多也〞l與“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構成轉折關係l挾l 持,這裏指掌握l重器l 注[8]貴重的寶物,指金玉珍寶鐘鼎等l 重器,象徵國家權力的貴重器皿,如鐘鼎之類國語·晉語九?:“先主為重器也,為國家之難也〞韋昭注:“重器,圭璧鐘鼎之屬〞?淮南子·本經訓?:“大鐘鼎,美重器〞高誘注:“重器,大器,蓋鐘鼎也〞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l尊l 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地位尊貴l膏腴l 二者本都是“肥肉〞的意思l多予之重器l 予之重器, 雙賓語結構翻譯時注意“多〞l位置的變化l及今l 趁現在“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于趙?〞l山陵崩l 帝王死的隱諱說法。
周天子死曰崩,諸候l國的國君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祿,士死曰l卒,庶人死就叫死,不避諱l何以l 介詞賓語“何〞前置,憑什麼l自託於趙國l 託,寄託自立於趙國“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假设燕后〞l以媼為l 以:動詞,認為為:替,介詞l以為其愛l 以為,認為注意“其〞指代的內容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l恣君之所使之l 恣,任慿注意兩個“之〞的不同與句子l結構l諾l 注意太后使用應答詞的變化,前為“敬l諾〞,這裏為“諾〞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l約車l 見前文?馮諼客孟嘗君?的講解l百乘l 這是一个不小的数量同学们可以估算l質l 動詞子義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l尊 指尊高的地位l猶……而況…… 固定搭配,退一步,然後進一步作出推論l金玉之重 重,權力金玉之重,重要的、尊貴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