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最早研究胎教文化的国家,而且是最早提出“胎教”一词的国家而且胎教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明显,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都有论述,具体阐述了什么是胎教以及胎教对中国思想体系的影响以及方法现代和古代胎教的含义有所区别:古代胎教含义没有特别的定义只有一些文献:刘向的《列女传》有这样的记载:“古有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姑且作为胎教的定义胎教广义上为 了 促 进 胎儿 生 理 上 和 心 理 上 的 健 康 发 育 成 长 , 同 时 确 保 孕 产 妇 能 够 顺 利 地 渡 过 孕 产 期所 采 取 的 精 神 、 饮 食 、 环 境 、 劳 逸 等 各 方 面 的 保 健 措 施 因 为 没 有 健 康 的 母亲 , 亦 将 不 会 出 生 强 壮 的 胎 儿 有 人 也 把 广 义 胎 教 称 为 “间 接 胎 教 ” 并 且本 文 对 胎 教 方 法 做 了 古 现 代 进 行 了 阐 述 古 代 的 胎 教 的 方 法 统 称 为 六 字 诀 : 调 ;节 ; 节 ; 适 ; 慎 ; 戒 。
而 现 代 的 胎 教 方 法 有 : 音 乐 ; 语 言 ; 抚 摸 ; 游 戏 ; 光照 等 等 如 此 重 视 胎 教 从 侧 面 上 反 映 了 古 人 与 现 代 人 对 人 以 小 教 育 的 为 本的 思 想 , 认 为 这 会 影 响 孩 子 的 一 生 , 因 此 胎 教 在 中 国 有 着 长 足 而 深 远 的 影 响关键字:胎教的含义; 胎教的思想体系; 胎教的方法; 现代与古代胎教的区别西汉经学家刘向(约公元前 77 年——前 6 年)在其所著的《列女传》中有周武王祖父季历的妃子孕文王而进行胎教的记载:“ 太任.王季娶以为妃……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这是史籍记载中最早的“ 胎教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可见 “胎教”在我国起源很早最早记载和提出“胎教” 的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公元前 200——前168 年) 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最早明确提出“ 胎教”一词,书中并有周武王妃妊成王于身“ 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的记载以上这些记载可以说明远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十分注意和重视“胎教 ”这一问题。
一:胎教的含义古代胎教含义没有特别的定义只有一些文献:刘向的《列女传》有这样的记载:“古有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而 现 代 的 胎 教 广 义 胎 教 指 为 了 促 进 胎 儿 生 理 上 和 心 理 上 的 健 康 发 育 成 长 ,同 时 确 保 孕 产 妇 能 够 顺 利 地 渡 过 孕 产 期 所 采 取 的 精 神 、 饮 食 、 环 境 、 劳 逸 等各 方 面 的 保 健 措 施 因 为 没 有 健 康 的 母 亲 , 亦 将 不 会 出 生 强 壮 的 胎 儿 有 人也 把 广 义 胎 教 称 为 “间 接 胎 教 ”狭 义 胎 教 是 根 据 胎 儿 各 感 觉 器 官 发 育 成 长 的 实 际 情 况 , 有 针 对 性 地 , 积极 主 动 地 给 予 适 当 合 理 的 信 息 刺 激 , 使 胎 儿 建 立 起 条 件 反 射 , 进 而 促 进 其 大脑 机 能 、 躯 体 运 动 机 能 、 感 觉 机 能 及 神 经 系 统 机 能 的 成 熟 。
换 言 之 , 狭 义 胎教 就 是 在 胎 儿 发 育 成 长 的 各 时 间 , 科 学 地 提 供 视 觉 、 听 觉 、 触 觉 等 方 面 的 教育 , 如 光 照 、 音 乐 、 对 话 、 拍 打 、 扶 摸 等 , 使 胎 儿 大 脑 神 经 细 胞 不 断 增 殖 ,神 经 系 统 和 各 个 器 官 的 功 能 得 到 合 理 的 开 发 和 训 练 , 以 最 大 限 度 地 发 掘 胎 儿的 智 力 潜 能 , 达 到 提 高 人 类 素 质 的 目 的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讲 , 狭 义 胎 教 亦 可 称之 为 “直 接 胎 教 ” 所 以 胎 教 以 是 临 床 优 生 学 与 环 境 优 生 学 相 结 合 的 实 际 具 体措 施 胎 教 主 要 指 孕 妇 自 我 调 控 身 心 的 健 康 与 欢 愉 , 为 胎 儿 提 供 良 好 的 生 存 环境 ; 同 时 也 指 给 生 长 到 一 定 时 期 的 胎 儿 以 合 适 的 刺 激 , 通 过 这 些 刺 激 , 促 进胎 儿 的 生 长 所 谓 胎 教 , 就 是 调 节 孕 期 母 体 的 内 外 环 境 , 促 进 胚 胎 发 育 , 改 善 胎 儿 素质 的 科 学 方 法 。
以 前 人 们 认 为 胎 儿 在 出 生 前 一 直 安 静 地 躺 在 母 体 子 宫 里 睡 大 觉 , 直 到分 娩 时 才 醒 来 , 这 是 错 误 的 现 代 医 学 研 究 认 为 , 胎 儿 有 奇 异 的 潜 在 能 力 胎 儿 从 第 5 周 开 始 即 有 较 复 杂 的 生 理 反 射 机 能 , 10 周 时 已 形 成 感 觉 、 触 觉功 能 胎 儿 在 20 周 左 右 , 开 始 对 音 响 有 反 应 , 30 周 时 有 听 觉 、 味 觉 、 嗅 觉和 视 觉 功 能 , 能 听 到 妈 妈 的 心 跳 和 外 界 的 声 音 这 时 妈 妈 的 一 举 一 动 都 能 影响 胎 儿 , 是 对 胎 儿 进 行 教 育 的 重 要 时 刻 这 就 是 胎 教 二 胎 教 的 方 法古代胎教的六字诀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母体在妊娠期间为给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胎内环境而自我采取的有关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有力措施,以使母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古代胎教的主要内容包括 6 个方面:[ 1] .调 调就是调情志妊娠是女性生理上经历的一个特殊过程,在此期间,孕妇在生理上不仅要发生着系列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集中体现就是孕妇的情绪的变化。
祖国医学认为,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古人认为: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狂、悲、思皆可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这就是说,孕妇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舒畅的心情,及时消除烦恼,而不要大动肝火,因为这样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孕胎不安,若长久气不顺,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中也有“大怒小产”的论述由此可见,孕妇的情绪和心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孕妇应该做到心情舒畅,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2].节节是节房事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则房事必须节制《产孕集》对此论述道:怀孕之后,首忌交合也就是说,怀孕以后,首先要禁房事,这是由于孕妇伴有妊娠的不适,常有恶心、厌食、嗜睡、疲劳等不适反应,从而会导致自身及胎儿的营养不足,而且此时胎儿发育还不稳定当然现在医学观点认为,并不是整个怀孕期间都不能进行夫妻性生活但是怀孕初期和末期的性生活以不进行为宜怀孕 7 个月以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不便,此时胎儿又即将入盆,阴道受压变短,此时行房事,则会造成难产或“生子多疾”由此可见,孕妇在孕期的头 3 个月和 7 个月后以应节房事,不仅能安胎养孕,还能防止流产、难产等[3] .节此节指的是节饮食。
胎儿的营养来源于母亲,而母亲的营养直接来源于饮食,所以母亲饮食和营养的摄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万氏女科》中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这就是说,孕妇的饮食要讲求节制,既不能少食,又不能过食,特别不能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孕妇只有节饮食、多吃清淡平和的食物才有助于养胎,孕妇若饮食失节,饥饱无度,嗜食重味,则易导致消化功能失常,影响胎儿发育[ 4] .适适是适劳逸按照传统医学的说法,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则会致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因此,怀孕之后要有适宜的运动,使血液循环畅通,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使气血不畅,易致难产正确的做法大致为 5 个月以前稍逸,5 个月以后小劳[ 5].慎慎是慎寒温寒温是指自然界气候的冷热变化孕妇怀孕以后,由于生理上发生了特殊变化,极易受风、寒、暑、温、燥、火的侵袭,尤其是遭受风寒侵袭之后,极易感染疾病,重则危及胎儿的生命因此,孕妇注重怀孕期间的健康保护,慎起居,慎寒温,对孕育一个健康的胎儿尤为重要[ 6].戒戒是戒生冷。
一般来说,怀孕以后,孕妇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往往口味不佳,尤其喜欢吃一些生冷的东西,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怀孕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所致殊不知,孕妇若贪恋生冷,便会导致脾胃受伤,呕吐、腹泻、痢疾等病症,既伤孕妇之身,又伤胎儿,不可不慎由于古代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胎教只能是一些自然或者是身体方面的限制但是现代的胎教却丰富多彩现在常见的胎教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乐胎教法 音乐可刺激胎儿听觉神经功能发育,促进脑细胞功能,使左右大脑半球均衡发展用于胎教的音乐须是旋律轻松、明快、活泼、有节奏感的,目前已有专门的胎教音乐磁带注意不要用频率、节奏过强的音乐作为胎教音乐,以免对胎儿的大脑听神经造成损害,重者致聋放音乐时声源距孕妇腹部约 1.5 米,切不可将其直接贴在孕妇腹壁上每日可听 2 次,每次 3~5 分钟[2]、语言训练法 准爸爸、准妈妈可隔着腹壁对宝宝讲话,或朗读或讲故事,可增加父母与胎儿之间的交流胎儿熟悉了这些声音,当出生后再接触到时,自然有一种亲近和安全感,既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发育,也使宝宝有较强的听说和理解能力[3]、抚摩胎教法 通过对胎儿进行皮肤触觉刺激,激发胎儿运动并获得母亲的爱抚。
一般讲,怀孕 4 个月就可以应用抚摩胎教了,特别是怀孕后期更为有益经过抚摩胎教的胎儿,出生后比没有受过抚摩的婴儿反应更敏捷,而且在今后成长过程中其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发育都会较早方法是孕妇取仰卧位,双手置于腹部,顺着一个方向,用手指轻轻压抚胎儿,胎儿受到刺激后会出现胎动,这是对妈妈抚摩的反应抚摩可在临睡前进行,每次 5 分钟即可可反复做几次,若能伴随胎教音乐一起进行,抚摩效果当然会更好需要提醒的是,抚摩胎教并不适合于所有孕妇,有早产征象或有早产史者应避免采用,以免刺激子宫引起早产[4]、游戏胎教法 孕妇与胎儿玩游戏是很有趣的胎教实践证明,经本法训练后出生的婴儿反应敏捷、活泼开朗、身体发育较快方法是:当胎儿踢妈妈腹部时妈妈即轻轻拍打该部位作为回应,再踢再拍,如此反复过一段时间,可改变方法,妈妈主动拍打腹部引起宝宝的回应游戏每日可做 2 次,每次 3~5 分钟[5]、光照胎教 胎儿的视觉功能发育得较晚,孕 8 个月后胎儿可对光照刺激产生应答反应光照可促进胎儿视觉发育,并通过刺激胎儿视觉,进一步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方法是:每次进行音乐、抚摩、对话等胎教后,在胎儿醒着时,用手电筒微光一闪一灭地照射胎儿头部,每次持续 5 分钟左右。
三 中国古代胎教思想体系西汉政治家贾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地论证胎教问题的一位学者他在自己撰写的《新书》中专有“胎教”一章他认为对胎儿实施多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提出胎教的目的在于“正礼”,即孕妇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应该符合“礼”的要求与规范同时代的另一位学者刘向著有《列女传》,涉及胎教方面的内容更为广泛,他认为胎儿能够感知母体内、外的刺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