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9KB
约85页
文档ID:547036655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_第1页
1/85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 篇)(篇一)为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解决我市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养老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矛盾, 助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程根据市政协七届五十四次主席会议工作部署, 5 月 12 日至 19 日,由市政协副主席邓刚率领社法委部分政协委员到 XX、 XX、杭州学习考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XX年 5 月27 日至 31 日,由邓刚带队,市政协社法委组织部分委员及市民政局相关人员共 17 人,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视察组先后实地视察了解市社会福利院和水城县社会福利中心, 老鹰山镇敬老院, 红桥新区老年养护楼及养老地产在建项目,凤凰社区、水木清华、 XX 社区、白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8 个机构和站点, 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 组织委员座谈讨论调研组由 5 人组成,先后前往盘县柏果、鸡场坪、刘官敬老院,六枝特区落别、新窑敬老院,塔山社区幸福院和廻龙溪在建的老年公寓项目等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市民政局和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情况介绍,结合视察、调研情况,组织委员对全市不同类型、 不同服务内容、 不同服务对象的养老机构和站点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

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目前,全市共有 60 周岁以上老龄人口 39.1 万,占全市总人口的 13.5%,我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工作, 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城市以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为核心,民办养老机构为辐射,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辅助; 农村以敬老院为支撑, 幸福院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格局 养老服务正逐步朝着产业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截至 XX 年底,全市养老机构 122 家(其中城市福利院 4 家,农村敬老院 91 家,民办养老机构 13 家,其他类别 14 家)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中心 60 家,农村幸福院 176 家共有各类养老床位数 11595张, 60 岁以上每千名老年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数 30.5 张具体做法为:1、强化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政策一是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 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专题之一 XX 年印发了《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六盘水市府发〔 XX〕14 号)。

《实施意见》对发展养老服务机构从土地落实、资金补助、 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并明确对- 2 -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 元民办养老机构可享受与公办养老机构相同的土地政策,机构用电、 用水、用气等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对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认真研究,大胆创新, 探索具有六盘水特色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径,提出了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统筹推进大健康发展战略, 将医养结合、 农旅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作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抓手,把“候鸟式养老、护理式养老、休假式养老、旅游式养老”不断融入到新型养老服务体制建设中,着力推进和努力打造“足不出户养老、上门服务养老”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2、积极开发养老项目,夯实养老服务基础一是加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目前全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 95 家,养老床位 5607 张二是强化农村敬老院的改造提升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 91 所,率先在全省实现敬老院的全覆盖三是着力抓好农村幸福院的建设目前全市共建农村幸福院 176所, XX 年省老龄办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农村幸福院建设现场观摩会。

四是着力推进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 依托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洗衣、保健、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初步- 3 -形成一种“老人舒心、 子女放心”的社会氛围, 今年省老龄办又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居家养老服务现场观摩会3、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XX 社区依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打造医养结合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实现老年人前院看病、后院养老的目标二)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视察调研, 我们认为, 我市养老服务从床位看, 农村多、城市少; 从性质上看, 公办多, 民办少; 从规格上看, 中低端多、高端少;从经营模式上看,单一养老多,医护结合、农旅养结合少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 但与广大老年人的需求相比, 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虽然由民政部门主管, 但涉及部门多、 层面多,养老服务工作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机构 如在民政内部具有养老服务职能的有老龄委办、 社会救助局、 社会福利科三个部门负责,职能分散,多头管理,机制不活对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不够如根据国家有关养老服务政策规定,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时, 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城区- 4 -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根据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在我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2、养老机构建设不够规范一是配套设施简陋大部分养老机构内没有无障碍通道和辅助设施, 许多农村敬老院房间内无独立的卫生间,大部分农村敬老院设施陈旧, 环境较差除了政府兜底部分, 很难吸引社会老人入住 二是全市规模较大的敬老院缺乏必要的人员接送、物资采购等业务用车3、养老机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专业化管护人员缺乏如盘县柏果镇敬老院入住率已达70%,但管护人员只有11 人,且现有管理、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标准、 规范的护理程序 二是管理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突出如六枝特区许多通过招考进入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被乡镇政府抽调到其他岗位 三是养老服务严重缺乏社会工作者和自愿者(全市持证社工 43 人,其中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不足20 人)四是全市境内没有一家养老机构取得消防合格证审批手续,制约对养老服务业相关扶持政策的兑现4、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我市目前机构养老床位仅占老年群体的 3.4%按照省下达的任务,“十三五”末我市养老机构床位应达到 20000 张,目前仅有各类床位 11595 张,床位缺口近 9000 张二是居家养老基础薄弱社区老年活动平- 5 -台建设不足,公益性养老用房相对紧张,服务体系不完善, 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位、 多层次、 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5、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尽管我市加大床位补贴力度,在省补贴每张床位 3000 元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再补贴 3000 元,由于养老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前来咨询的多, 真正洽谈的少,追求政策支持的多,诚心投入的少,目前没有一家民办养老综合机构落地建设,全市民营养老床位仅占总床位的 13%左右,远低于全国 30%的平均数二、外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及经验(一)组织保障有力,财政投入力度大 XX、XX、杭州等地的养老服务工作,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 组长由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兼任, 明确将发展养老服务工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和干部个人考核指标体系 本级财政对新建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 5000 元,运营补贴每床每年 1200 元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为市县按 2:8 补助 3000 元,运营补贴为每床每年市县按 2: 8 补助 200 元二)运行机制统一,部门配合紧密明确由一家单位(民政局或老龄委) 牵头总负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其他成员单位在牵头单位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工作, 部门之间相互配合 例如:- 6 -发改部门优先审查立项养老服务项目, 财政部门及时、 足额兑现养老服务各类补贴, 住建部门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相应面积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人资社保部门全力组织所需的人才培训等。

这样的运行机制促进职能统一、政令畅通、各尽其职、成效明显三)着力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 XX、XX、杭州等地积极与国内养老服务专家团队合作, 在全国率先提出将养老床位从普通型向护理型床位转变 目前,上述地方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的 50%以上,(我市提出在 2020 年底前实现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的 30%),护理型床位有效地为老人提供更为周到、专业、全面的照护四)政策创制力度极大, 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结合自身实际, 出台养老政策文件, 许多政策措施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面如 XX市率先提出“ 9064”养老服务体系概念,率先以地方法规形式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率先建立养老服务业引导资金(首期财政注入 5000 万元),同时财政专门设立“养老服务事业经费”(按每个老人 260 元的标准列入年度预算) 通过政府引导并支持民办运营“虚拟养老院” 建设居家养老指导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人提供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社工、专业组织等为老人提供服务主体( XX 市持有社工资格证的专业- 7 -人员 6000 余人,仅一个社区内就有 11 名社工固定服务) ,基本实现“ 9064”目标( 90%的老人居家养老、 6%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4%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 ,解决了老龄群体中占主导地位 90%的老人的需求。

五)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实力雄厚 为使养老服务有承接主体,由财政专门对养老专业人才进行补贴 例如:设立了养老服务人才入职补贴 (对学习相关专业后从事养老服务管理或护理职位满一年的,根据学历不同给予 2 万至 4 万不等的补贴) 、持证补贴(对持有养老护理执业资格证书且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 根据等级每月由财政给予 200 元到 800 元不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