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次回路配线讲义_secret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0KB
约10页
文档ID:34583939
二次回路配线讲义_secret_第1页
1/10

1高压开关柜微机保护装置配线技能培训讲议一、二次回路的定义: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在词典中的解释: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用以控制、保护、 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所组成电气连接的回路均称为二次回路或称二次接线二、二次回路的组成: 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视、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所配置的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控制和信号元件,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电流、 电压互感器等,按一定的要求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接线或称为二次回路一次回路的组成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构成的电路,称为一次接线或称为主接线三、二次回路的分类:A、 按电源性质分: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TA)二次侧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等所有电流元件的全部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TV )二次侧及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经升压变压器转换为 220V 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等所有电压线圈以及信号电源等。

直流回路---使用所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源蓄电池--- 适用于大、中型变、配 电所,投 资 成本高,占地面 积大2B  按用途区分: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操作电源回路操动回路---包括从操动(作)电源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之间的所有有关元件,如:熔断器、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接线端子等信号回路---包括光字牌回路、音响回路(警铃、电笛),是由信号 继电器及保护元件到中央信号盘或由操动机构到中央信号盘四、二次回路识图:常用的继电保护接线图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圈、二次回路原理展开图、施工图(又称背面接线图)、盘面布置图1)、看图:A、"先看一次,后看二次"一次:断路器、隔离开关、 电流、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功能及常用的保护方式,如变压器一般需要装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等,掌握各种保护的基本原理;再查找一、二次设备的转换、传递元件,一次 变 化对二次变化的影响等B、"看完交流,看直流"指先看二次接线图的交流回路,以及电气量变化的特点,再由交流量的"因" 查找出直流回路的"果" 一般交流回路较简单。

C、"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指交流回路一般从电源入手,包含交流电流、交流 电压回路两部分;先找出由哪个电流互感器或哪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电流源、电压源),变换的电流、 电压 量所起的作用,它们与直流回路的关系、相应的电气量由哪些继电器反映出来3D、"线圈对应查触头 ,触 头连成一条线"指找出继电器的线圈后,再找出与其相应的触头所在的回路,一般由触头再连成另一回路;此回路中又可能串接有其它的继电器线圈,由其它继电器的线圈又引起它的触头接通另一回路,直至完成二次回路预先设置的逻辑功能E、"上下左右 顺序看,屏外设备接着连" 主要 针对展开图、端子排 图及屏后设备安装图原则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看,同时结合屏外的设备一起看2)原理 图:对于与二次回路直接相连的一次接线部分绘成三线形式,而其余部分则以单线图表达原理图多用于对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原理学习和分析或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原理图的仪表和继电器都是以整体形式的设备图形符号表示的,但不画出其内部的电路图,只画出触点的连接原理图是将二次部分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回路和一次回路图绘制在一起;特点是能使读图人对整个装置的构成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可清楚地了解二次回路各设备间的电气联系和动作原理。

缺点:对二次接线的某些细节表示不全面,没有元件的内部接线端子排号码和回路编号、 导线的表示仅一部分,并且只标出直流电源的极性等3)展开图:展开图和原理图是同一接线的两种表达方式"直观性好"A、将二次回路的设备展开表示,分成交流 电流、交流电压回路,直流回路,信号回路4B、将不同的 设备按 电路要求连接,形成各自独立的电路C、同一 设备 (电器元件)的 线圈、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表示,同类设备较多时,采用数字序号D、展开图的右侧以文字说明回路的用途E、展开图中所有元器件的触点都以常态表示,即没有发生动作4)、安装接线图(屏背面接线图):以展开图、屏面布置图、端子排图为依据由制造厂绘制)A、屏背面展开图--- 以屏的结构在安装接线图上展开为平面图来表示屏背面部分装设仪表、控制开关、信号设备和继电器;屏侧面装设端子排;屏顶的背面或侧面装设小母线、熔断器、附加电阻、小刀开关、警铃、蜂鸣器等B、屏上 设备 布置的一般 规定---最上为继电器,中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下部 为经常需要调试的继电器(方向、差动、重合闸等),最下面为信号继电器, 连接片以及光字牌,信号灯,按 钮 ,控制开关等C、保 护和控制屏面图上的二次设备,均按照由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编号,并标 出文字符号;文字符号与展开图、原理图上的符号一致;在屏面图的旁边列出屏上的设备表(设备表中注明该设备的顺序编号、符号、名称、型号、技术 参数、数量等);如设备装在屏后(如电阻、熔断器等),在设备表的备注栏内注明。

D、在安装接线图上表示二次设备---屏背面接线图中,设备的左右方向正好与屏面布置图相反(背视图);屏后看不见的二次设备轮廓线用虚线画出;稍复杂的设备内部接线(如各种继电器)也画出,电流表、功率表则不画;各5设备的内部引出端子(螺钉),用一小圆圈画出并注明端子的编号5)接线端子:连接同一屏(除特殊信号联络外)上不同器件的电路A、试验端子 ---用于需要投入试验仪器的电流回路时可用到,主要利用它可校验电流回路中的仪表和继电器的准确度,可保证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在测试中不会开路且又不必松动原来的接线B、连接试验 端子---同时具备连接端子和试验端子的功能,常用于需要彼此连接的电流试验回路中C、特殊端子 ---用于需要很方便地开断回路的场合6)、配电应用电缆截面积(铜芯):电流回路≥2.5MM2,长度较长时应≥4~6MM2电压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1.5MM2五、二次接线配置工艺:二次接线是用一根根导线,将开关柜、箱上的电器元件按照电气原理图连接起来既满足设计控制要求又整齐美观和检查方便二次接线一般采用平行排列配线(扁线)、成束配线(圆线)和行线槽配线三种方法我厂采用后两种方法进行配线其工艺过程是:1、2、1、标号套管的加工及安装1.1、设备中辅助电路的连接线,均应在两端套装标号套管。

放线固定行线槽接线扎线束布线放线 布线 接线61.2、所有标号套管应根据接线图所注明的数字,将其输入 M-1 电脑印字机,打印在专用套管上,套管直径应与套装的导线粗细配合1.3、标号套管的长度一般为根据线号长短电脑自行输出,标号套管的套装要求数字排列方向统一如是水平套装,数字从左到右,如是垂直套装,数字从上到下标号套管要求字迹清晰、正确,一般不得用手写标号套管例:2、辅助回路的二次布线配置2.1、认真按接线图或原理图施工,符合图纸要求,接线正确2.2、辅助电路的导线,一般采用黑色绝缘铜芯线( 如果采用其它导线,除特殊规定外,要求每一台二次导线颜色相同),其最小截面 对于单股铜导线为1.5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为 1.0mm2;电流回路采用 2.5mm2绝缘铜芯线;保护接地线使用 2.5mm2 全长标出的黄绿相间的双色绝缘铜芯线(黄绿双色绝缘线只能用做保护接地线)每根线使用时用抹布拉勒挺直2.3、绝缘导线的额定绝缘电压,不得低于各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对380V、220V 电压不低于 500V,并且绝缘及导线无损伤2.4、电气连接接线牢固、良好,配 线应成排成束地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敷设,要求整齐、美 观、清晰。

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横向每隔 300mm 装一个线束固定点,竖向每隔 400mm 装一个线束固定点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若导线装于线槽时,行线槽仍然按照以上尺寸对其进行固定)2.5、当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可动与固定部份时,如跨门的连接线,必须采用多A411-X/1A411-X/1 B411-X/2B411-X/27股铜导线,并且要留有足够长度的余量,以免因弯曲产生过度张力使导线受到机械损伤,并在靠近端子处要用线夹卡紧固定线束如图:a≥100mm  R≥100mm2.6、布线自上而下,并按导线走向使用缠绕管或放入行线槽用尼龙扎带扎紧缠绕管以每绕一周间距 7~10mm 均匀缠绕如下图:2.7、一般一个接线端子(含端子排和元器件接线端),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接二根导线当需要连接二根以上导线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导线的可靠连接两个端子间的连线不得有中间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2.8、绝缘导线不得直接在导电部位上敷设,布线应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也可装入行线槽内对 JK 和 GGD 柜,一般采用行线槽配线若为导线束配线时,导线线束应与金属件保持 5mm 以上间隙导线束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在 500V 额定电压下时,间隙不得小于 6mm。

2.9、绝缘导线绝缘层的剥离用剥线钳,在剥线钳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工刀削去绝缘层,但不能损伤导线导线的剥削,穿 M3 螺丝剖 11mm,83m3穿 M4 螺丝剖 15mm,穿 M5 螺丝剖 20mm,穿 M6 螺丝剖 22mm裸导线外露 3~7mm,线头必须顺时针 弯曲成羊眼圈2.8、 绝缘导线绝缘层的剥离用剥线钳,在剥线钳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工刀削去绝缘层,但不能损伤导线导线的剥削,穿 M3 螺丝剖 11mm,穿 M4 螺丝剖 15mm,穿 M5 螺丝剖 20mm,穿 M6 螺丝剖 22mm裸 导线外露 3~7mm,线头必须顺时针弯曲成羊眼圈2.10、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凡是多股软线的连接头,一律用冷压接头压接螺丝连接时,弯线方向应与螺丝前进的方向一致为保证导线不松散,多股导线不仅应端部绞紧,还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采用压接式终端附件是较好的一种方式 2.11、绝缘导线穿越金属结构件时,应在穿过点设置绝缘物(如胶圈等),以防止导线的绝缘层损坏2.12、绝缘导线不应支靠在不同电位的裸带电部件和带尖角的边缘上,应用适当的方法固定绝缘导线2.13、端子板水平放置或垂直时,左右上下引出的导线都要弯曲半圈后,再以 40mm 间距进入端子板,有关各种布 线方法,参考下列各图。

940m 2.14、线束敷设必须合理,不得妨碍电器的拆换或维修,不允许导线在两只接线柱中间走线,不得遮掩线路标号和观察孔眼 2.15、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2.16、双屏蔽层的电缆,为避免形成感应电位差,常采用两层屏蔽层在同一端相连并予接地3.检验:3.1 操作者自检:当一、二次线装配完毕后,应进行自检,认真对照原理图,接线图,按照上述要求对设备进行自检,若有不符之处,进行纠正,并将柜内打扫清洁3.2 自检完毕后,送检验,并将所有与设备配套的附件及柜内的电器元件的说明书及合格证等随柜送到检验员处,进行出厂检验检验过程中操作者应与检验员配合,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改正,直至检验完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