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C制的扫描特性NTSC彩色电视制的主要特性是:(1) 525行/帧,30帧/秒(29.97fps,33.37ms/frame)(2) 高宽比:电视画面的长宽比(电视为4:3;电影为3:2;高清晰度电视为16:9)(3) 隔行扫描,一帧分成2场(field),262.5线/场(4) 在每场的开始部分保留20扫描线作为控制信息,因此只有485条线的可视数据Laserdisc约~420线,S-VHS约~320线(5) 每行63.5微秒,水平回扫时间10微秒(包含5微秒的水平同步脉冲),所以显示时间是53.5微秒颜色模型:YIQ一帧图像的总行数为525行,分两场扫描行扫描频率为15750Hz,周期为63.5“s;场扫描频率是60Hz,周期为16.67ms;帧频是30Hz,周期33.33ms每一场的扫描行数为525/2=262.5行除了两场的场回扫外,实际传送图像的行数为480行场频又称为“垂直扫描频率”,指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以Hz(赫兹)为单位注意,这里的所谓“刷新次数”和我们通常在描述游戏速度时常说的“画面帧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指经电脑处理的动态图象每秒钟显示显管电子枪的扫描频率:荧光屏上涂的是中短余辉荧光材料,否则会导致图像变化时前面图象的残影滞留在屏幕上,但如此一来,就要求电子枪不断的发复“点亮”、“熄灭”荧光点。
这种更新每秒钟进行的次灵敏就是电子枪的扫描频率,即“垂直扫描频率”它与图像内容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即便屏幕上显示的是静止图像,电子枪也照常更新扫描频率过低会导致屏幕有明显的闪烁感,即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眼镜疲劳早期显示器通常支持60Hz的扫描频率,但是不久以后的调查表明,仍然有5%的人在这种模式下感到闪烁,因此VESA组织于97年对其进行修正,规定85Hz逐行扫描为无闪烁的标准场频行频(HorizontalScanningFrequency)行频又称为“水平扫描频率”指电子枪每秒在荧光屏上扫描过的水平线数量,等于“垂直分辨率x场频”(画面刷新次数)显而易见,行频是一个综合分辨率和场的参数,它越大就意味着显示器可以提供的分辨率越高,稳定性越好以Windows应用来看,我们至少需要800x600的分辨率,和85Hz的场频,因此显示器的行频至少应为“600x85=51KHz”注意场频的单位是KHz,千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