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粗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6KB
约19页
文档ID:39409382
粗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19

粗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粗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1 1 范围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制作普通混凝土用最大粒径不大于 80mm 的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坚固性、 卵石中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碱活性的检测2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2.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 3.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快速砂浆棒法》 TB/T2922.5-20023 3 采用的仪器设备采用的仪器设备各检测项目序号如下表所示:检测项目名称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压碎指标序号12345678检测项目名称针片状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坚固性卵石中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碱活性序号9101112131415各检测项目采用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检测项目规范要求采用的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采用仪器设备名称1、2、4、5、7、9、11、12、15试验筛试验方孔筛一套,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其规格和质量要求应符合 GB6003-85《试验筛》的规定(筛框内径均为300mm)试验筛1、2、4、5、6、7、9、11、12、13、14、15天平称量 100g,感量 0.1g称量 2Kg,感量 2g称量 5Kg,感量 1g称量 5Kg,感量 5g天平1、3、4、5、9案秤称量 10Kg,感量 10g称量 20Kg,感量 20g称量 50Kg,感量 50g称量 100Kg,感量 100g案秤1、2、3、4、6、7、11、15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5℃烘箱2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广口瓶3容量筒见试验备注容量筒8、10压力试验机荷载 300KN荷载 1000KN压力试验机8压碎指标/压碎指标值测定仪值测定仪9针状规准仪片状规准仪/针状规准仪片状规准仪10游标卡尺/游标卡尺11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 100mm,高为 150mm,采用孔径不大于 2.5mm 的网和铜丝制成。

检验40-80mm 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150mm 的网篮三脚网篮12量筒100mL、250mL、1000mL量筒13、14三角瓶、容量瓶300mL、5000mL 三角瓶、容量瓶4 4 分类与规格分类与规格4.1 分类a)卵石;b)碎石4.2 类别按卵石、碎石技术要求分为 I 类、Ⅱ类、Ⅲ类5 5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序号检验项目<C30C30~C45≥C50检验方法1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8%≤5%按 GB/T 14685 检验2含泥量≤1.0%≤1.0%≤0.5%按 GB/T 14685 检验3泥块含量≤0.2%按 GB/T 14685 检验4岩石抗压强度母岩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按 GB/T 14685 检验5吸水率<1%(干湿交替或冻融环境) <2%(其它环境)按 GB/T 14685 检验6紧密空隙率≤40%按 GB/T 14685 检验7坚固性≤8%(混凝土结构)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 GB/T 14685 检验8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按 GB/T 14685 检验9Cl-含量≤0.02%按 GB/T 14685 检验10有机物含量(卵石)浅于标准色按 GB/T 14685 检验注: 同料源的粗骨料,其含泥量、泥块含量按进场不同粒径分别检验的方法,其余检验项目采用 不同粒径混合后检验的方法。

5.2 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序号检验项目检 验 批 要 求1颗粒级配√√2压碎指标值√√3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下列情况之 一时,检验一次:√连续进场的同料源、 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 每 400m3(或 600t)为一4含泥量√√5泥块含量√√6岩石抗压强度√7吸水率√8紧密空隙率√√9坚固性√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1Cl-含量√12有机物含量(卵石)√13碱活性√①任何新选 料源; ②连续使用 同料源、同品种、 同规格的粗骨料 达一年 施工单位试 验检验;监理单 位平行检验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 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 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 抽检次数的 10%进行平行 检验,但不少于一次5.3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累积筛余,按质量(%)筛孔边长尺寸(mm)级配情况公称粒径(mm)2.364.759.516.019.026.531.537.5535~1095~10080~1000~150-----5~1695~10085~10030~600~100----5~2095~10090~10040~80-0~100---5~2595~10090~100-30~70-0~50--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连续级配5~40-95~10070~90-30~65--0~5010~20-95~10085~100-0~150---16~31.5-95~100-85~100--0~100-单粒 级20~40--95~100-80~100--0~100注:1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 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 不宜超过 1/2) ,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 3/4。

2 配制强度等级 C50 及以上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 25mm 5.4 压碎指标值混凝土 强度等级<C30≥C30岩石种类沉积岩变质岩或深成 的火成岩喷出的火 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或深 成的火成岩喷出的火成 岩碎石≤16≤20≤30≤10≤12≤13卵石≤16≤12注:1 沉积岩(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 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2 压碎指标值不符合规定时,应通过试验,建立岩石抗压强度与压碎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确认岩 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小于 1.5 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6 6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6.16.1 试样试样6.1.1 取样方法6.1.1.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 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 15 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 15 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 品6.1.1.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石 子 8 份,组成一组样品。

6.1.1.3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 16 份,组成一 组样品 6.1.2 试样数量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 8 的规定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 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 8 单项试验取样数量 kg不同最大粒径(mm)下的最少取样量序 号试验项目 9.516.019.026.531.537.563.075.01颗粒级配9.516.019.025.031.537.563.080.02含泥量8.08.024.024.040.040.080.080.03泥块含量8.08.024.024.040.040.080.080.04针片状颗粒含量1.24.08.012.020.040.040.040.05有机物含量6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7坚固性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和数量取样8岩石抗压强度随机选取完整石块或钻取试验用样品9压碎指标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和数量取样10表观密度8.08.08.08.012.016.024.024.011堆积密度40.040.040.040.080.080.0120.0120.012吸水率2.04.08.012.020.040.040.040.013碱集料反应20.020.020.020.020.020.020.020.06.1.3 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 把堆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堆体。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 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6.1.4 堆积密度检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6.26.2 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6.2.1 试验环境: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15℃~25℃6.2.2 试验用筛:应满足 GB/T 6003.1、GB/T 6003.2 中方孔筛的规定,筛孔大于 4.00mm 的试 验筛采用穿孔板试验筛 6.36.3 颗粒级配颗粒级配6.3.1 仪器设备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台秤:称量 10kg,感量 1g;c)方孔筛:孔径为 2.36 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mm、53.0mm、63.0mm、75.0mm 及 90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 300mm);d)摇筛机;e)搪瓷盘、毛刷等6.3.2 试验步骤6.3.2.1 按 6.1 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 9 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表 9 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最大 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 0最少 试样质量,kg1.93.23.85.06.37.512.616. 06.3.2.2 称取按表 9 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 1g。

将试样倒人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 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6.3.2.3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 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 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 o.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 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 19.omm 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 手指拨动颗粒6.3.2.4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g6.3.3 结果计算与评定6.3.3.1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0.1%6.3.3.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精确至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 1%时,须重新试 验6.3.3.3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6.46.4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 注:试验时各项称量可在 15℃-25℃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止的 2h 起至试验结束,其变化 温度不应超过 2℃6.4.1 液体比重天平法6.4.1.1 仪器设备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台秤:称量 5kg,感量 5g;其型号及尺寸应能允许在臂上悬挂盛试样的吊篮,并能将吊篮 放在水中称量;c)吊篮:直径和高度均为 150mm,由孔径为 1mm~2mm 的筛网或钻有 2mm~3mm 孔洞的耐锈蚀 金属板制成;d)方孔筛:孔径为 4.75 mm 的筛一只;e)盛水容器:有溢流孔;f)温度计、搪瓷盘,毛巾等。

6.4.1.2 试验步骤a)按 6.1 规定取样,并缩分至略大于表 10 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 4.75 mm 的颗粒,然 后洗刷干净,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表 10 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最大粒径,mm小于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3.04.06.06.0b)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液面至少高出试样表面 50mm浸水 24h 后, 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试样不得露出水面)吊篮每升降一 次约 1s,升降高度为 30mm~50mmc)测定水温后(此时吊篮应全浸在水中),准确称出吊篮及试样在水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