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模流道 进胶口设计 适用连接器塑件及小质量 结构简单的塑件 一 主流道 1 两板模大水口主流道 2 三板模细水口主流道 二 分流道 1 4穴分流道设计 2 8穴分流道设计 3 16穴分流道设计 三 分流道截面 四 进胶口设计 1 进胶口位置选择 2 进胶口类型 3 潜伏式进胶 4 直接进胶 5 三板模针点进胶 五 不同原料流道和进胶口 4 分流道大小设计 一 主流道 二板模灌嘴以避开模仁水路的前提下尽量下沉 母模在强度和高度允许范围尽量做短 主流道尽量缩短以减少料头 普通两板模灌嘴 1 2 普通两板模灌嘴如空间允许尽量用第2种 5 7 1 两板模大水口 3 4 两板模标准BLOCK灌嘴 两板模标准BLOCK灌嘴如空间允许尽量用第4种 二板模灌嘴以避开模仁水路的前提下尽量下沉 母模在强度和高度允许范围尽量做短 主流道尽量缩短以减少料头 一 主流道 1 两板模大水口 5 两板模标准BLOCK无灌嘴设计主流道如空间允许可以用第5种 还需配合注塑机 不超过射嘴最大伸出长度 二板模灌嘴以避开模仁水路的前提下尽量下沉 母模在强度和高度允许范围尽量做短 主流道尽量缩短以减少料头 一 主流道 1 两板模大水口 一 主流道 2 三板模细水口 拉料针数量在灌嘴上太多时采用螺丝固定 灌嘴还需配合注塑机 不超过射嘴最大伸出长度 二 分流道排布形式及大小选择 1 分流道计算 二 分流道排布形式及大小选择 4穴流道 B A 0 5F A 1 3XA冷流道G 1 5xA 在一模多穴产品时 为保证进胶一致和节省流道 通常会将主流道做大 分流道逐步做小 分流道排布以平衡进胶为原则 流道直径不影响进胶的前提下尽量减小 1 4穴分流道 二 分流道排布形式及大小选择 8穴流道 B A 0 25 C A 0 5G 1 5xAF A 1 3XAE 1 5 2 5 在一模多穴产品时 为保证进胶一致和节省流道 通常会将主流道做大 分流道逐步做小 分流道排布以平衡进胶为原则 流道直径不影响进胶的前提下尽量减小 1 8穴分流道 二 分流道排布形式及大小选择 在一模多穴产品时 为保证进胶一致和节省流道 通常会将主流道做大 分流道逐步做小 16穴流道 B A 1 0C B 0 25D B 0 5F A 1 3XAE 1 5 2 5G 1 5xB 16穴流道 B A 0 25C A 0 5D A 1 0E 1 5 2 5F A 1 3XAG 1 5xA 1 16穴分流道 分流道排布以平衡进胶为原则 流道直径不影响进胶的前提下尽量减小 二 分流道排布形式及大小选择 1 分流道大小设计 三 分流道截面选者 流道截面选者 五 进胶口设计 进胶口要放在产品胶位较厚的 不影响产品外观的的位置 尽量采用潜伏式进胶 以减少后续的人工 1 进胶口位置 四 进胶口设计 2 进胶口类型 四 进胶口设计 注 两板模灌嘴啦料针处设计成倒扣3 5度左右 比较脆的和软胶原料可适当改变度数 进胶点尽量采用潜伏式进胶以减少后续的人工 3 潜伏式进胶 四 进胶口设计 注 两板模灌嘴啦料针设计成倒扣3 5度左右 比较脆的和软胶原料可适当改变度数 进胶点尽量采用潜伏式进胶以减少后续的人工 4 直接进胶 四 进胶口设计 1 2 三板模细水口针点进胶 圆角梯型细水口 圆型细水口 五 不同原料流道 进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