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之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 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 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人的思 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结庐在 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 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 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 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 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 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 大自然的本色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因而,主、 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
归田园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赏析: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 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 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此诗是描写陶渊明劳动生活的代表作虽写劳动,其主旨却并非写劳作之艰 辛,而是表现一种审美情趣试思:〃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幅何等 美妙的荷锄夜归图艰辛自是艰辛,诗人也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但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呀!后两句正可以看作是此诗全篇的眼线,是透露诗 人心绪之所在江雪柳宗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赏析:这是一首咏雪寄情诗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一只飞鸟;找遍万条路,不见 一个行人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冒 着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处境的严酷,心情的孤寂《江雪》的深层意蕴,寄托了一种傲然独立,清竣高洁的人格理想诗人曾参与 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内心 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
当时的政治环境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一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自己 独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钓的渔翁 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深刻的含义使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 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 然美啊!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 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 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 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 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 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 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 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 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赏析:关于该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 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 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该诗是 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 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 春桂为妥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赏析: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 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 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 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 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 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
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 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 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 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 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 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 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 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韵译: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鹏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松成彦雄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译文:大夫松,名气高扬,古今赞赏它的人无数!但是它却仍闲于苍茫的山巅,显得十分的出众!等到山头安静下来的时候,只看到悬崖孤松之上,悬挂着一轮残阳和几片飘渺的云朵!劝学诗/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 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 沙作响了陆龟蒙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赏析: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诗人住在郊外,不写 自己的窗刚好对着一行柳树,而写柳树对着诗人的门窗,显得新奇别致三、四 句转而写动景:霜风劲吹,枯枝断落,鸥鸟惊飞诗人用精炼的笔墨,描绘出一 幅鲜明的画面,有声有色,形象十分生动,让人感受到冬天早晨江边的寒洌、冷 清。
全诗不仅立意构思新奇别致,而且题材也不袭故蹈常,读者在鉴赏时应特别 注意这一写作特点题柳温庭筠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赏析:“题柳”之人应为飞卿本人,题柳、咏柳非其本意,诚如刘学错先生所言, 应是有所寄托的此诗整体风格纤软柔媚,三四句又引入张静婉、董娇饶,故主 旨与女子有关应非妄言然而“羌管一声何处曲”所吹之曲则未必与《杨柳枝》 有必然关系,飞卿或者只借用羌笛悲凉的声色而传递一种哀婉的情绪而已飞入 千门九陌和宫墙之内的当不仅仅是如雪之花,应该还有飞卿所吹奏的哀婉之音两自知”的两位主角则应是飞卿与宫墙内某位善歌舞的女子,二人或许有一段恋情,如今却被宫墙阻隔于是飞卿题柳、吹笛以寄、传惆怅哀婉之思题画沈周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译文:碧绿的水,殷红的山,映衬着老夫的拐杖,夕阳落下,在小桥的西边老夫低吟着,不经意地惊起了溪鸟,它们飞入乱云的深处啼呜着桃花元稹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译文: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 让人心怡。
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 堪啊!春风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译文: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 机盎然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 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赏析: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 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 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题花山寺壁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赏析:花木必须时刻注意修整,剔除糟粕,保持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青春常在这里包含着万物生长发展的一个真理花易凋零草易生”,值得深思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译文:春风阳光不到地方,青春照样萌动哪怕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韵译: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赏析: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 “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 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 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 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 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 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 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 溪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