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分析事物,注意积累表示事物动态的词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时时刻刻都在运动和变化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的动态写出来呢?一是在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事物处于动态时的特征;二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能准确描绘事物动态的动词同学们学过的《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有一句写雨来游水的话:“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这句话,抓住雨来游水时动作的特点,用“抖”、“抹”、“吹”、“望”、“笑”等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雨来出水时的五个连续动作,把雨来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可见,我们要把事物的动态写得形象逼真,除了观察、分析事物的动态特征外,还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描写动态的词语这方面的词语是非常丰富的,只要同学们做有心人,随时可以收集下面略举几例:写眼睛“看”的动作的词就有几十个:如:看 瞧 望 见 观 盯 瞪 瞄 顾 瞥 看见 观看 察看 细看 观察 探望 仰望 眺望 张望 观望 斜视 凝视 巡视 怒视 窥视 俯视 鸟瞰 瞻仰 打量 测览 表示“想”的心理活动的词:如:想念 沉思 心想 考虑 怀念 寻思 幻想 思索惦念 心思 联想 惦记 思念 冥思 妄想 回想写“手”的动作的词:如:拉 拿 抱 扶 推 摸 打 擦 揍 拧 捧 端 捉 扒 抓捶抬 拎 扔 捡 丢 掂 挑 举 按 捏 拍 画 写 掏 抢 弹词语训练二 怎样运用词语1.用词要注意顺序。
为了明确地表达一个意思,每句话的词语都要按一定的顺序和结构排列组合一般来说,这种顺序和结构不能随便颠倒,如果词序变了,表达的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完全相反古时候,有一位将军,非常无能,老打败仗,但又不得不如实地把情况报告给皇帝,准备受惩处他在报告里说:“……我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他手下的一位聪明文人帮他把这句话改成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皇帝看了以后并没有生气,结果这个无能的将军也没有受处罚你知道吗?为什么词序这样一改,皇帝就没有处罚这个将军了呢?因为词序改了以后,意思和口气都不一样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突出了“失败”,给人的感觉似乎没作什么努力,胜败任其自然;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重点突出了“战”,给人的印象是虽然屡屡失败,但不气馁,仍能坚持作战因此,皇帝看了,觉得将军不怕失败,能坚持战斗,也就没处罚他了这个故事说明,用词造句写文章,词序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绝不能随意排列上述两例中带点的词语的搭配都是在意义上讲不通,都是病句例 1 中的“挽救”不能和“安全”搭配,怎么能“挽救安全”呢?“挽救”的只能是“垂危病人”或“垂危病人的生命”例 2 中的“倾泻”在意义上只能与“瓢泼大雨”相配合,而“雷声”、“闪电”不能“倾泻”。
因此,应改为“忽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这样,句子就通了词语搭配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要看是不是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说“一个人”、“一本书”、“一口井”、“一只羊”、“一头牛”等等,这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比较习惯,是人们通用的习惯语言如果不按照这些习惯,把“一本书”说成“一口书”,把“一个人”说成“一头人”,就成了笑话了同样,我们习惯于说“人老”了,“岁数大”了,而不会说“年龄老”了,“岁数老”了年龄”“岁数”习惯上是跟“大”配合年龄大了”,“岁数大了”这些习惯了的词语,如果搭配错了,意义上也许讲得通,可是听起来,显得生硬、别扭、不顺耳,因为违反了人们说话的语言习惯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或地方领域中已形成的语言习惯,不要随便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