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都树德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6.50KB
约9页
文档ID:524377459
成都树德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1/9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相应物质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①效应T细胞 ②靶细胞,A抗体B.①传出神经元 ②肌肉细胞,A神经递质C.①胰岛B细胞 ②肝细胞,A胰岛素D.①甲状腺细胞 ②垂体细胞,A甲状腺激素2.科学家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导入到小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发绿色荧光的小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开始分裂与结束分裂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更低B.该DNA片段复制时脱氧核苷酸是通过碱基配对连接的C.小鼠体内的荧光蛋白与海蜇荧光蛋白的氨基酸顺序不同D.该基因翻译时,多个核糖体能提高每条肤链的合成速率3.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 B.n-2mC.n+m D.n+2m4.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为体现DNA分子的多样性,在搭建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是A.用不同形状的塑料片表示不同碱基 B.搭建多个随机选用碱基对的DNA分子C.改变磷酸和糖之间的连接方式 D.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③④都能合成 ATPB.过程①②③④总是同时进行C.过程①③都在生物膜上进行D.过程④产生的[H]还来自于水6.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C.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广阔的草原上,饲养着大量的家畜,由于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的草原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回答以下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在光周期的刺激下,春天的草原上百花争艳,蝴蝶翩翩起舞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对______________有作用 草原中所有的动植物不属于群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上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稳态,是由于______________3)为了确保该草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总能量增加,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8.(10分)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答下列问题1)“绿水青山”指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内容有____________2)“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蕴藏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大于______________价值绿水青山”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______________的结果9.(10分)某昆虫为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种群中个体的体色有灰体和黄体两种 类型同学甲从自然种群中随机选出若干对灰体个体做亲本,并进行自由交配,对孵化出的子代(F1)进行统计,发现子代有灰体与黄体两种类型,比例接近 8:1不考虑 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该昆虫的体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用 A/a 表示)控制,子代都能成活且正常发育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则该昆虫自然种群中随机选出的若干对灰体亲本 中 AA 与 Aa 个体的比例应为_______;若上述杂交子代中的黄体个体全为雄性,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常染色体”“X 染色体”)上。

(2)假设该昆虫的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用 B/b 与 D/d 表示)的控制, 且同学甲选出的灰体个体的基因型都相同,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杂交子代(F1)的性状分离比理论上为______,F1实际的性状分离比不同于理论值的原因最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年初,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经检测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保卫人体的___________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对肺细胞的攻击引发肺炎 此时可以通过适度使用__________对病人进行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3)人体通过促使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从而清除病毒,这说明细胞凋亡有利于___________,细胞由于病毒的增殖而裂解死亡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凋亡4)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消灭,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5)已经被治愈的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冠状病毒感染,这是由于他们体内产生了_______,当再次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时,可以迅速分化为____________11.(15分)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__类型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___________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_______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

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________的能力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答案解析】抗体不是由效应T细胞分泌的,且效应T细胞直接与靶细胞结合,A错误;在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效应器(肌细胞),B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细胞中物质的氧化分解和肝糖原的形成,C正确;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可以作用于垂体细胞,抑制其分泌活动,D正确2、A【答案解析】1、分裂间期开始时,细胞体积略微增大,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该DNA片段复制时子链上的脱氧核苷酸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3、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故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相同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这样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肽链。

题目详解】A、在细胞分裂间期时细胞体积增大,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体积变小,相对表面积增大,细胞物质运输效率增加,A正确;B、DNA片段复制时脱氧核苷酸单链通过磷酸二酯键联接,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配对连接的,B错误;C、小鼠体内的荧光蛋白与海蜇荧光蛋白是由同一个基因控制形成的,氨基酸序列相同,C错误;D、一个核糖体只能形成一条肽链,故多个核糖体不能提高每条肤链的合成速率,D错误3、C【答案解析】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两个O,形成蛋白质缩合过程中要脱掉水,2n-(n-m)=n+mC正确,ABD错误;4、B【答案解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T、C-G)题目详解】A、如果不同形状的塑料片表示不同碱基,塑料片也只有四种,且DNA中四种碱基都相同,A错误;B、DNA分子多样性与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B正确;C、所有DNA分子中磷酸和糖之间的连接方式都相同,C错误;D、DNA分子双链上的碱基都遵循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故选B。

5、B【答案解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①表示光反应阶段,②表示暗反应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题目详解】A、光反应阶段①产生ATP,暗反应阶段②消耗ATP,有氧呼吸③④过程均能产生ATP,A正确;B、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①②③④可以同时进行,黑暗时细胞只有③④有氧呼吸进行,B错误;C、光反应阶段①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③发生粒体内膜上,C正确;D、过程④包括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D正确答案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6、D【答案解析】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A正确;B、甲组织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穿过一层膜,两层磷脂分子,B正确;C、血浆中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血浆的pH稳定在1.35-1.45之间,C正确;D、C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由肝细胞→甲→乙,因此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D错误。

故选D答案点睛】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找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理利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生物种群的繁衍 群落应包含该草原中所有的生物(或群落应包含该草原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所散失的总能量(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输出的总能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