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年论文模板: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3.32KB
约18页
文档ID:419246359
学年论文模板: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_第1页
1/18

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顾爽[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经营过程中差生了大量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对跨 文化管理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随之逐渐深入本文试图通过总结比较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中 的主要理论研究,为众多跨国组织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帮助其克服多元文化和文化 差异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的优势[关键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管理 文化分析维度 跨文化管理模式20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出于经营成本和市场前景的考 虑,许多企业的触角已经遍布世界各地,跨国经营也随之成为最热门的企业经营模式现在 企业在跨国经营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由各国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管理障碍 以前,跨国企业的管理重点主要是放在生产经营部分(可见因素),很少有人强调管理中的 文化因素(不可见因素)1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注重解决文化的冲突?不同的群体、区域 国家互有差别,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的,群体内部 文化趋同,但群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作为“一种多文化的机构”(德鲁 克,1974),到不同的文化地域、背景进行跨国经营所形成的国际企业,必然会面临来自不 同的文化体系的文化域的摩擦与碰撞。

在一个这样的企业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经理 人员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的差异,对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往 往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戴维A •利克斯就曾经指出:“在不了解对方文化观或是道德观的情况 下进入国际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 ――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 Kit ching认为,由文化融合不当而产生的公司 管理失败占所有并购失败的三分之一2据美国一家咨询公司调查称,一项失败的外派任职 的直接损失在25万至50万美元之间,而摩托罗拉公司一名负责外派员工的经理指出,“任职 失败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可能破坏和东道国的关系,这不仅会丢失业务机会,而且会损 害那些原本可能不应该外派的职员的职业通道”同时,国际一体化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巨 大的冲击,如果无法掌控这种多文化的交融过程,那么就无法对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行清楚的 界定而从经营伦理的角度来考量,合作伙伴们都希望对方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正因为如此, 跨文化管理才显得尤为重要跨文化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战后 美国人大批到海外生活、工作和学习,并且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留学生来美国学习。

美 国学者开始关注文化差异对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影响,并开始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管理 问题此后的几十年里,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吸引了不同国家的众多学者的参与,并在20世纪 后面25年里得到很好的发展正如跨文化管理大师理查德•刘易斯所说:文化是可以去了解、可以去学习的,选择人1 姚剑峰,《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管理科学文献》, 2005 年第 1 期2 J. Kitching ,Acquisition in Europe: Causes of Corporate Success and Failure ,Business Interna tional, 1973(2),P20-35才也是有规则可循的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跨文化管理理论溯源的整理,可以得到一些对跨 文化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一.跨文化管理概述(一) 文化与文化差异概述Kennedy把文化描述为一组相互联系的循环,通过职业和制度文化从外层的民族文化向 内层的个体文化转移,外层比内层的影响更加有力,从而影响他们的行动这一描述解释了 一种文化在不同层级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是基于一层和另一层间的单向直线模型(外层到 内层),而且外层的影响是更强有力的3。

荷兰文化学专家霍夫斯坦特教授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4,文化差异则是由于人们在生 活、工作、教育等方面的不同经历而造成的因此,文化是泛指受到物质和环境条件影响的 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的体系,它是由特定的群体成员 共同形成的某种社会生活方式的基础只要有不同的群体就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产生文化 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并且由于历史传统、教育方式、法律制度以及宗 教等等文化要素的循环积聚,而形成了以地域划分的不同文化形态正是这种文化在地域上 的差异性导致了企业跨国经营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5卡尔德认为,跨文化差异由双方母国(或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双方母公司自身持有的 “公司文化”风格差异以及双方当事人个体文化素养的差异三部分构成的6霍尔认为,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在人与外界之间张起一面选择性很强的网筛,并规定我 们要关注什么和忽略什么,从而保护人们的神经系统免受“信息超载”之累正是由于这个 文化网筛的存在导致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沟通障碍,并同时形成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所 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7。

二) 文化冲突概述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它既指企业在跨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 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冲突8文化冲突可以分为正式规范型冲突、非正式规范型冲突和技术规范型冲突正式规范是 人的基本价值观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它能抵抗来自外部的企图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因此正式 规范引起的摩擦往往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 擦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来克服技术规范则可通过人们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 容易改变9在一个跨国企业中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0:1.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3 龚振,钟爱群,朱智美,《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概念模型与策略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6 年第 3 期4 G. Hofstede, The Cultural Relativity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and Theories , Journal of In 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3(2),P75-895 霍夫斯泰德,《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科学出版社, 19966 周立公,《国际化经营的跨文化管理》,《市场营销导刊》1999 .117 霍尔、爱德华 T ,关世杰等译,《语境与意义》;《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8 邓正红,《学会跨国经营文化冲突》,博锐管理9 李曦峰,张静,《企业跨文化管理问题探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年第 14 卷第 11 期10 张藕香,章喜为,《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综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9月第4卷 第3期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性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 的一种信念体系,文化不同,价值观也不同”(美国学者罗基切)。

而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 化的核心,当一个企业中出现了多元的文化后,其文化差异与冲突集中反映在个人价值观上 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基本价值体系,虽然每一个个体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但是无 论这种个人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同一个民族的人们总会认为本民族的价值观是最优 秀的,在潜意识中也会形成一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于是,在一个多文化的跨国组 织中,每个人都会产生自我优越感,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优于他人,排斥异己文化,往往难 以与他人协作和合作,从而使文化冲突层出不穷,常常导致极度保守、沟通中断、产生怀恨 心理等问题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主要表现为风险观念的差异与冲突;对普通员工来说, 价值观念的差异与冲突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和成就的态度及生活观念上2.经营理念差异与冲突不同的文化会导致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比如在处理生产与环保的关系问题上,在重视环 境问题的发达国家中,企业开支中有很大一笔款项是用于环保的,而经营者也乐意为之但 是在一些环保意识不强的国家里,经营者往往不重视环保,甚至还会用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 利益那么如果拥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的企业结合在一起,那么不发生冲突几乎是不 可能的。

3.管理风格的差异与冲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这种风格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逐渐 形成的,因而具有稳固性,很难轻易改变,因此当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并购后势必会产生冲 突比如东方的企业强调集体协作,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人特长的充分发挥;德国企业更注 重法制化、程序化,而美国企业则更强调效率114.沟通上的差异与冲突沟通差异与冲突是指来自行为双方符号系统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 (包括语言、神态、手势和举止等) 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导致理解上的误会,进而引发冲突 沟通差异由语义困难、误解表达、手势表情、神态举止、角色要求、组织目标、人格因素等 造成的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相同文化符号所象征的意义理解可能完全不同,不同文化 背景的人其沟通的方式也不同,而且由于存在着一些客观上的沟通障碍还有人提出文化冲突的第五方面,即法律与政策意识方面12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基 于市场大环境考虑的,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有的国家法律体制十分健全,有利 于跨国公司的稳定发展,而有的国家秩序混乱,由于跨国公司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法制落后的国家很难发展壮大三) 跨文化管理概述跨文化管理又成为交叉文化管理,使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

其目的 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 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人益1311 李拓晨,许辉,《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6 年第 3 期12 周立公,《国际化经营的跨文化管理》,《市场营销导刊》1999.1113金润圭,《国际企业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P34跨文化管理研究的三个主要学派14:1. 普遍性学派 这个学派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管理人员之间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世界 各国的管理者都被卷入到相同的活动中,即组织的管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都必须按 照一定的方式工作,因此存在一种普遍性的管理文化,管理态度和行为的差别只是由于个人、 职业或组织的差异造成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穆顿,布莱克和利克特2. 文化群学派 文化群学派的观点与普遍性学派的观点是直接对立这个学派认为文化的差异是跨国管 理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既然企业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运转,那么管理者就会带 来他们本身的价值体系及信念,其行为就会在组织内外表现出来提倡这种理论的人有冈萨 雷斯、麦克米伦、哈根、波特、海勒等。

3.经济群学派 第二个学派的观点是基于经济群概念的他们认为,国与国之间管理行为的差异是由特定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一论点的主要提议者有克尔•邓洛杏、哈比森和迈 尔斯等人二.关于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一) 国外学者关于跨文化分析纬度的研究 1.卡尔德的“跨文化三级”分析模型15卡尔德认为,跨文化差异由双方母国(或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双方母公司自身持有的 “公司文化”风格差异以及双方当事人个体文化素养的差异三部分构成的这三部分有一定 的层次,所以又称为“跨文化三级”,并且该模型已经经过专家德尔斐法验证了(见图1) 图1 跨文化三级专家德尔斐法征询结果文化差异的主要来源满意程度(满分5.00)得分比重%双方母国(或民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