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某,男1959 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 矫治原因:该服刑人员自 1999 年入监以来,一直担心自己刑期漫长,害怕妻子与其离 婚,家人对其置之不理,终日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抑郁悲观久而久之导致他 言语动作较少,产生了烦躁不安、唉声叹气、固执刻板、劳动消极、与其他服刑 人员关系紧张等较明显的焦虑症状该服刑人员于 2007 年 3 月提出心理咨询申 请心理表现:1、终日忧心忡忡、精神紧张、劳动消极、情绪低落2、易怒、人际关系差、自我否定感强3、近半年来,长期失眠、头痛、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慌4、沉默寡言、遇事多逃避、自卑心理测试:在选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测量后,心理咨询 员把所得的数据及行为观察相结合,进行了比较分析1、 行为观察:从对该服刑人员犯罪前的表现和犯罪事实的考察来看,该服刑人 员捕前长期无业;从对该服刑人员服刑后的表现看,该服刑人员在日常生活 中言辞激烈而犀利,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可见该服刑人员情绪比较异常2、 背景分析:该服刑人员出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成长于 60 年代,在当时的社 会环境下,使得他特别看重自我形象,在挫折面前,逐步形成悲观无助的畸 形意识,情绪反应迟钝,容易发生自虐行为,及至使用暴力,从其杀人犯罪过程足见这一点。
该服刑人员的家庭背景也促成其畸形意识的一个主因该 服刑人员由于长期无业,父母无靠,由于个人性格内向,固持已见,家人在 多次劝阻无效后也放弃了对他的“信心”,听之任之,这就导致了秦某自暴自 弃,十分担心妻子和他离婚,家人彻底抛弃他3、测试显示: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评分为27分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只是表现情绪易冲动,对各种刺激通常缺乏自制能力,有时出现不理 智的行为,严重时可能走极端考虑为非精神病类单项抑郁症伴有显著焦虑, 适宜采用认知疗法相关资料:1、主诉近期经常精神不振,疑虑重重,自觉心头压着什么东西,透不过气来,失眠严重,精神状态不好,而且易激动,常因小事与别人发生口角,很苦恼;无法适应监狱的改造生活,经常紧张失眠,认为法院和检察院对自己的判决太 重了,担心自己的妻子会因此而离自己而去,又担心家里人因此而不再理他, 因此每天焦虑万分,有时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主动到心理咨询室来咨询,认 为自己确定有心理问题并寻求帮助,缓解自己焦虑的心境2、改造表现该服刑人员入监以来表现一般,对任何改造活动都没有积极的表现,而且时 常以身体不适为由,不参加监狱或分监区组织的劳动改造和教育改造等活动, 遵规守纪方面较好,没有大的违纪行为,但改造表现不积极,入监几年来, 只减过一次刑,跟其他服刑人员的关系一般,经常一个人在班里发呆,整天 没精打采的。
3、个性特征该服刑人员性格内向、敏感、固执,无特别爱好,不关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不好,班内其他服刑人员对其意见较大,认为其装病找事;就诊时 有意无意变得软弱无力,渴望亲人的关怀;对挫折承受力弱,不能自觉面对 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经常以诸多理由逃避现实4、日常言行 经常抱怨胸闷、颈椎疼痛;夜间经常失眠,整佰披被坐着;喜欢在通道内无 目的行走;情绪不稳定,起伏大;与人谈话时思维不连贯,喜欢幻想5、心理状况(1) 担心其妻因他的刑期漫长而提出离婚,同时害怕家人对其置之不理,这两 件事情是该服刑人员焦虑不安及持续紧张情绪的主要诱因2) 监狱的特殊环境使得该服刑人员面临实际问题而无处寻求帮助一方面同 分监区的服刑人员中没有人愿意听他诉说自己的苦闷,更没有人向他提供 什么建议另一方面向干警汇报或谈心又担心招来干警的责备和冷眼3) 长时间的心理负担过重造成了该服刑人员的一些身体症状,如不明原因的 心慌、胸痛、头痛、头晕、失眠等,虽然经常示医服药,但由于根本问题 (心理症结)未能解决,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这些症状反过来又加重了该 服刑人员的精神紧张、不安和焦虑的程度,由于人到中年,该服刑人员担 心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更加担心妻子会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为由提 出离婚。
4) 由于自己时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因此经常因身体原因不参加正常的劳动改 造,因此每月得到的月改造积分非常低,有时甚至连一分都得不到,这就 减缓了其回归社会、照顾家庭的进程,致使其担心妻子的离婚,从而惶惶 不可终日视步诊断: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服刑人员有求治票友动机,有一定自知力,可 以排除精神疾病从该服刑人员主诉以及医院检查结果来看,可以排除器质性疾 病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从该服刑人员主诉其痛苦程序已经 持续近半年,因此可以评 2 分;其痛苦程序已经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可以解决,因 此寻求帮助,可以评 2 分;由于其心因性身体疾病导致其无法正常参加改造活动, 可以说其社会功能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效率下降,因此评 2 分,总分 等于6 分,结合该服刑人员的临床症状来看该服刑人员具有焦虑症的心理表现, 因此,初步诊断该服刑人员为焦虑症原因分析:1、环境因素对于该服刑人员而言,对其心理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监狱 的改造环境,监狱所执行的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由于该服刑人员自由散 漫的习惯在入狱后受到了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其产生了挫折感,再加上 自己常感觉身体状况不好,但分监区干警对其的身体不适,常抱以怀疑的态 度,这使该服刑人员也形成了一种挫折感;二是心理环境,该服刑人员的家 庭关系不是很好,妻子想要离婚,家人对其怨恨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服 刑人员正常、平和的心理环境,致使其长期处于紧张、烦躁、抑郁、压抑的 心理环境当中,备受煎熬。
2、社会因素服刑人员入监前后亲情支持系统变化很大,该服刑人员在入监前的亲情支持系统是完全的,是健康的,也是该服刑人员赖以生存的稳定后方,但入监后,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家庭因素影响,该服刑人员的妻子曾有意无意间向他暗示过有离婚的想法,该服刑人员的家人由于其犯罪所造成的伤害不愿意跟他有过多的联系,因此,该服刑人员所赖以生存的两大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几乎丧失殆尽,这给该服刑人员带来了心理上的强烈的失落感;对监狱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方式和集体生活感到很不适应;由于身体的不适和情绪上的低落,使他不愿意参加生产劳动,但他又想得大奖,多减刑,故产生了心理冲突;对自身身体现状的关心与猜想使其对今后的生活产生了 疑虑,特别是猜疑妻子会因为其的身体状况而离开他3、个性因素该服刑人员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喜独处,往往在遇到一些棘手的或都困难的事情的时候,无法也不能及时通过沟通、倾诉和寻求建议帮助的方式进行排解或释放,而是独自进行承受,而该服刑人员性格中的消极因素,包括思维简单、消极思想等又不仅不能引导该服刑人员通过自己的反思和反省,找出解决问题和弥补过失的方法,反而在不断的负性结果的思考和猜想当中加重了其心理负担,造成该服刑人员长期处于紧张、虚伪、烦躁的心理状态。
4、生物学因素该服刑人员属中年男性,身体健康,虽然有胸痛、心痛的症状,但经医学检查并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生物学因素并不明显,这些症状的原因在心理上的意义远大于病理上的意义因此人一般在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对身体不适的感受性会成倍增加,给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包袱,反过来又会使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加剧这样就形成一种恶 性循环,真正的病情被放大,使人产生了错觉还有,身体不适的感觉也可以是一种心理防御症状,即通过这一途径来表达一种隐蔽的、在无意识进行的心理矛盾冲突,或在无意识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该服刑人员的身体状态主要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 矫治目标:长期目标:提高该服刑人员应对挫折的能力,提升该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 平和环境适应能力,让该服刑人员能以一个健康、乐观的心理应对今后的改造生 活和回归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短期目标;让该服刑人员能正确认知自己的现状,学会忍耐和承受,学会自 我安慰和放松的方法,改善该服刑人员的紧张和焦虑状态矫治过程:确定矫治手段:认知疗法是一种系统的治疗理论和技术,目前,这种疗法广 泛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等是一种十分符合监管理念,以 人为本、有的放矢开展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
也就是说,矫治过程中不能忽视矫 治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这类服刑人员经过若干次曲折之后,对自己的心理劣质已 有了朦胧的认识,只是不知如何去自我调控要明确告知其矫治目标,适度讲解 有关心理和生理机能的联系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着重考虑矫治工作的切入 点,制定了矫治方案1、治疗第一阶段:运用倾听技术建立信任,沟通情感今年 3 月,在接到该服刑人员的申请后,我率先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我决定先运用倾听手法,听听他的倾诉,看问题出在哪里在我面前,该服刑人员多次 提到他的病情、提到他的妻子家人,感觉对他很歧视,诉说他有一种被抛弃的感 觉听完后,我向他表达了监狱、分监区对他的关注,并明确指出只要符合规定 能帮助的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这样,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情感距离同时, 针对他说的情况,我便问他,假如你长期这样下去,不出工劳动、不服从管理, 会是什么后果,你考虑过吗?秦某说: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根据该服刑人员的倾 诉分析,他的妻子并无离婚的迹象但秦某因情绪极端不稳,已出现思维能力受 限制现象,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因此,我重点帮助他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婚姻问 题,明确提出问题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糟秦某见分析得有道理,便喜欢开口和 我交谈了。
见疏导起了一定的效果,我便以商量的口吻对秦某说,有一种方法可 以帮助你调节好情绪,不知你是不是愿意,秦某想了想,便同意了在干预对该 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危机的同时,我还指导他进行了肌肉放松训练,以减轻焦虑和 促进睡眠,并为他解释想法、情感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为他布置自我检 测作业2、治疗第二阶段:通过“系统脱敏”治疗,改善其心理特制结构 在此基础上,我将矫治重点转向帮助他识别检测负性自动式思维以及真实性 检验的方向每周坚持与该服刑人员及周围人谈话1〜2次,这样坚持了三个月通过人 为设置场景,明确告诉他矫治的方式,训练、其对环境的承受能力,结合其 他事例,分析弊端的危害起实谈话中发现,该服刑人员对许多问题看法比较绝 对,如:怎么也不行了,反正也好不了了等,正视这些消极的想法3、治疗第三了阶段:动用情感激励法和认知换位法,帮助其消除“自我中心” 意识,优化心理构成通过引导其学会“内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超前认识同妻子之间相互对 抗的危害,消除了二人的紧张关系并有意识地安排秦某在一些相关活动中参与 座谈讨论、谈认识、看法等逐步改变其认识方式,引导其自觉发挥智能方面的 优势,转移思维兴奋点,激励其墙头良好的志趣。
通过授受此法的矫治,该服刑 人员的心理结构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他能够出工参加劳动,并能学习简单英语 会话,通过努力,秦某本人悔恨乍现的实际行动,终于消除了他与家人多年的隔 阂,使其心里产生了一股加速改造,报答政府,早日回归社会孝敬父母,照顾妻 儿的激情动力矫治效果: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矫治,秦某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发生了可喜的改造,接受 复测时所呈现的心理特征与过去根本的改变该服刑人员的行为上也印证了其思 想认识水平的进步能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按时完成交办的劳动任务;在学习方 面,他按要求认真参加学习讨论,做好记录;卫生上遵守定置管理规定,达到要 求;并能及时汇报反映他人违纪情况,转变较大,能够主动打扫,每日自觉冲洗 擦拭大厅墙壁和地面,并主动与同班服刑人员聊天,在与管理干警的谈话中改造 意识、心态都有显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