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脏结构与循环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2.33KB
约5页
文档ID:510047111
心脏结构与循环_第1页
1/5

心脏的结构及循环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 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 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 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 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位置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二肺之间,约三分之二在中线左侧心脏如一倒置的,前 后略扁的圆锥体,本人拳头大小,外形像桃子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近,其 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故在此处可看到或摸到心尖搏动 心底较宽,有大血管由此出入,朝向右后上方,与食管等后纵隔的器官相邻外形和结构心脏外形可分前面、后面、侧面,左缘、右缘和下缘(即:一尖,一底,三面和三缘)1.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位于左侧箝肋间隙,在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心尖由左 心室构成由于心尖邻近胸壁,因此在胸前壁左侧第五肋间常可看到或触到心尖的搏动2. 心底:朝右后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干相连,是心比较固定的部分。

心底大部 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四条肺静脉连于左心房,上、下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 房的上、下部在上、下腔静脉与右肺静脉之间是房间沟,为左右心房后面分界的标志3. 三面:若按两面的分法,心的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膈面(下面)朝向后下方,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贴着膈按三面的分法:心脏前面构成是 右上为心房部,大部分是右心房,左心耳只构成其一小部分,左下为室部,2/3为右心室前 壁,1/3为左心室后面贴于膈肌,主要由左心室构成侧面(左面),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只上部一小部分由左心房构成4. 三缘:心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心左缘钝圆,主要由左心室及小部分左心 耳构成,心下缘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5•心的表面有三条沟,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线近心底处有横 的冠状沟,绕心一圈,为心脏外面分隔心房与心室的标志心脏的前、后面有前、后室间沟, 为左、右心室表面的分界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内有四腔:后上部为左心房、右心房,二者之间有房间隔 分隔;前下部为左心室、右心室,二者间隔以室间隔正常情况下,因房、室间隔的分隔, 左半心与右半心不直接交通,但每个心房可经房室口通向同侧心室。

右心房壁较薄根据血流方向,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即上、下腔静脉 口和冠状窦口冠状窦口为心壁冠状静脉血回心的主要入口出口即右房室口,右心房借助 其将血输入通向右心室房间隔后下部的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为胚胎时期连通左、右心房 的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右心房上部向左前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右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右房室口,其周缘附有三块叶片状瓣膜,称右房室瓣(即 三尖瓣)按位置分别称前瓣、后瓣、隔瓣瓣膜垂向室腔,并借许多线样的腱索与心室壁 上的乳头肌相连出口称肺动脉口,其周缘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 肺静脉口,为左右肺静脉的入口;左心房的前下有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左心房前部向右 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左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左房室口,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按位置称前瓣、 后瓣,它们亦有腱索分别与前、后乳头肌相连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上方, 周缘附有半月形的主动脉瓣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心脏的四个腔分别连接不同血管,左 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它包括心房收缩,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和 心室舒张四个过程血液在心脏中是按单方向流动,经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射入动脉在 心脏的射血过程中,心室舒缩活动所引起的心室内压力的变化是促进血液流动的动力,而瓣 膜的开放和关闭则决定着血流的方向心房开始收缩之前,整个心脏处于舒张状态,心房、 心室内压力均都比较低,这时半月瓣(动脉瓣)关闭由于静脉血不断流入心房,心房内压力 相对高于心室,房室瓣处于开的状态,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使心室充盈当心房收缩时, 心房容积减小,内压升高,再将其中的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充盈血量进一步增加心房收 缩持续时间约为00.1秒,随后进入舒张期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内压逐渐升高,首先心室内血液推动房 室瓣关闭,进一步则推开半月瓣而射入动脉,当心室舒张,心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 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使之关闭,当心室内压继续下降到低于心房内压时,心房中血 液推开房室瓣,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加,此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又开 始收缩,再把其中少量血液挤入心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血液进入心室主要不是靠心房收 缩所产生的挤压作用,而是靠心室舒张时心室内压下降所形成的“抽吸”作用。

传导系统心脏有节律地跳动,是由于心脏本身含有一种特殊的心肌纤维,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 的能力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它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窦房结是心 脏正常的起搏点,位于右心房壁内,窦房结内的起博细胞发生的兴奋通过过渡细胞传至心房 肌,使心房肌收缩同时兴奋可经结间束下传至房室结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由房室结 发出房室束进入心室房室结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室引起心室收缩房室束进入室间 隔分成左、右束支,分别沿心室内膜下行,最后以细小分支即为浦肯野纤维分布于心室肌心脏的血管(1)左冠状动脉:①前降支②旋支2)右冠状动脉(3)心的静脉:心大、中、小静脉冠脉循环营养心脏本身的血管系即冠脉系统冠脉系统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它们运 送血液营养心肌细胞.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它的血压高,血流速度较快,循环 路径短,所以冠脉的血液供应相当充分,冠脉循环的正常运转,保证了心脏不停地进行泵血一. 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心肌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要供应左心室的后部和右心室左 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和静脉后,主要经由冠状窦回流入右心房,而右冠状动脉的血 液则主要经较细的心前静脉直接回流入右心房,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冠脉血液可通过心最小静 脉直接流入左、右心房和心腔内。

左、右冠状动脉主干行走于心脏表面,其分支常以垂直于心脏表面的方向穿入心肌, 并在心内膜下层分支成网,这种分支方式使冠脉血管容易在心肌收缩时受压迫心肌的毛细 血管网分布极为丰富,毛细血管数与心肌纤维数的比例为 1: 1,在心肌横断截面上,每平方 毫米面积内约有2500-3000根毛细血管因此,心肌与冠脉血管间物质交换迅速冠状动脉 之间侧支吻合较细小,血流量很少,因此当冠状动脉突然阻塞时不易很快建立侧支循环常 可导致心梗但如果冠脉阻塞是缓慢形成的,侧支可逐渐扩张建立新的侧支循环,起代偿作 用二. 冠状动脉的分布:冠状动脉是心的营养血管,它是升主动脉的第一分支,起始于主动脉窦分为左冠状 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主要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和室间隔后部,也分布于左心室 后壁左冠状动脉又分为两支,一支为降支,一支为旋支,它们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和室 间隔前部,也分布于右心室的前面心肌梗死与相关动脉的关系:1. 左前降支闭塞:左前降支上行于前室间沟,主要提供前壁、前侧壁和室间壁的前上2/3 血供根据血管闭塞的部位和侧支循环的不同,梗塞的范围可有很大的变化,左前降支 闭塞引起前间壁、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等不同部位心梗,还可引起前壁伴下壁心梗(因左前降支可到达下壁心尖部)。

2. 左旋支闭塞:左旋支及其钝缘支供应左室后侧壁,部分人群的左室下壁、左旋支闭塞可 以引起侧壁心梗,下壁心梗或正后壁心梗3・右冠闭塞:右冠动脉主要形成右室支和后降支,供应右室、左室下壁和室间隔后下1/3,部分人群左室后壁右冠动脉近端闭塞引起下壁心梗,伴有右室缺血或梗塞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和静脉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血液 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大循环)和肺循环(小循环)两种体循环(大循环)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入主动脉,又经动脉各级分支,流向全身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壁,借助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 经过交换后,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再经过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 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路径长、范围广,称为体循环或大循环体循环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 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体循环的途径:动脉血从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全身动脉一毛细血管网一各级静脉一上、 下腔静脉一右心房肺循环(小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 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 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最后合成四条肺静脉,注入左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短、范围小,称为 肺循环或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中的毛细管网一肺静脉一左心房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一(此时为动脉血)一主动脉一各级动脉一毛细血管(物质交换)一(物质 交换后变成静脉血)一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一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一(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一肺静脉一左心房一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 环白.肱t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