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见三羊 唐跃 于兴洋 于兴洋,中国山水画创作方向硕士,国家二级美术师,就职于新华学院艺术学院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画院特聘画家、合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合肥市政协书画院画师、蚌埠市书画院特聘画家 于兴洋的作品上常常可见“三羊”的落款,很有些“洋”字拆开来入画的感觉至于说“三见”,未必很精确,但的确有那么三次,我对兴洋画作的印象特殊深刻,还能形成前后的逻辑链接,从而对兴洋山水画的相识逐步走向深化 初次见到兴洋的画作,好像是在2022年12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安徽省书画院建院40周年作品展”上开幕式那天,我坐在前排,面对着登台致辞的各位嘉宾,在致辞者身后的展墙上,布置着两幅八尺整张大小的山水画,很夺人眼球开幕式结束后,我靠近细看,发觉两幅画不仅画题同为“黟山新韵”,落款也同为“于兴洋”三字,于是,这个名字令我日后无法忘却再看画面内容,画的都是黄山,都是层峦叠嶂、雄伟高耸的气概,但画法上一则方劲,一则圆润,放在一起并不感到重复;还能明显看出来,两幅画都体现了较为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尤其是对新安前贤绘画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注意设色渲染,以云雾缭绕、苍松繁茂作为山势的烘托,稍加淡化绝俗孤高、空寂清淡的遗世意趣,呼应了热忱洋溢、蓬勃向上的时代主题。
两个月后,兴洋送我一幅《溪山幽境图》,使我有机会再次接触到他的山水画作篇幅不大,只有若干近景,呈现了自画面右侧逶迤而下的一段荒坡,歪歪斜斜地立着的几棵杂树,以及疏木掩映着的书屋从放开的柴门看进去,屋里有一张案几,几上有一瓶插花,并没有看到人荒坡的右侧,落了“三羊”两字穷款,右下钤有一枚“卧游”朱文印章,明显是从倪高士、渐江僧一路下来的画风,特别典型这幅画不是为参与画展而作,没有任何主题,纯属挚友之间的雅玩,所以有些炫技,仿佛对着我说:看看这位新安传人画得咋样!我自然喜爱这种画境,简约,清净,心远地偏,书屋里没有人,似乎是等待哪位闲云野鹤般的雅士坐进去左上还有些留白,也是等待几句浅斟低吟的填充于是,我脱口赋成七言绝句,把读画的感受和人生的感悟都表达出来:“孤岭荒坡向粉霞,枯枝野草向天际平生欲问缘何事,一案书香一圃花随后拜托潜园主子江健龙题写增色,画面虽然很小,却是诗书画印俱全 又过了几个月,“案上云烟—于兴洋国画作品展”在时代美术馆揭幕,我又一次观赏到兴洋的山水画,而且观赏到了数十幅画作所构成的完整风貌此次相见所得到的印象,比起初次相见和再次相见来,更为全面,也更为深化。
这些作品有着很清楚的师承痕迹,萦围着很浓郁的渐江学人、梅壑散人、垢道人等新安前贤的气息,在清峻、幽旷中寄予着高逸的情怀不仅如此,兴洋在师法新安画风的前提下,适当借鉴梅清和石涛的画法,回避了从清峻走向荒寒、从幽旷走向冷寂的创作路途贺天健先生在比较渐江、梅清两人画黄山的异同时说过,渐江得黄山之质,梅清得黄山之影言下之意,渐江画黄山时注意质感,更多地把主观情感倾注进去,梅清画黄山时注意影像,虽然相对外在,却也愈加生动兴洋明白其中的奥妙,所以下笔时吸取了梅清的特点,比如行笔流畅豪放,运墨酣畅淋漓,用线灵动盘曲,富有运动感,等等,借以弱化、调和新安画派那种偏于生涩、冷峻的面貌详细说来,展出的山水画大致分为三种情形,如《山水六条屏》《秋山林木图》《溪山话别图》《幽居图》等,近似梅清笔法,画出山势的回旋曲折,画出山弯的云烟改变,显得峭拔秀美,气韵充足;另如《渐江诗意图》《清人诗意图》《山亭图》《亭小得山高》等,师承渐江僧的构图和笔法,但条处理上,把那些接近几何体的坚挺直线画得稍加柔软,不再枯瘦,在设色处理上也是稍加浓郁,增加了些许暖意;再如《丛树寒烟》《疏流寒柯》等直指荒寒的作品,画面上的树木呈现为丛状,并非独立的,甚至是倒挂的一棵或者两棵,氛围稍加渲染,并非单纯的大片空白。
如此一来,好像不是彻骨的隆冬寒冷,更像早春季节的乍暖还寒 看着兴洋的画,不由想到一个话题:我们应当怎样继承前贤和弘扬传统?或者说,我们应当怎样举起新安画派这杆旗?怎样打好这张牌?当下安徽画坛,无不为这块土地上有过渐江僧和新安画派感到傲慢,也都想举好这杆旗,打好这张牌,但比较胜利的实践范例并不太多平心而论,渐江僧和新安画派不那么简单传承新安画派带有遗民文化的特点,渐江僧等明代遗民不满清人统治,追求遗世独立,所以画面显得特别荒寒、枯寂和清冷,当下无论如何不能这样画画家可以有独立性,但不能追求出世,不能追求遗世独立,不能逃脱充溢朝气的、正在进步和发展的社会现实兴洋的机敏之处在于,他以渐江僧等新安前贤为底色,把梅清、石涛的笔法融合进来,整体上自然和谐,既继承了新安画派等优秀传统精华,又避开了传统中与现实有抵触的内容可以说,兴洋的山水画供应了一条师承传统的有效路径,供应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范本面对兴洋的山水画,一看画面构图和笔墨韵味,就知道他在师法新安画派;假如深化看下去,又能看出他有獨到之处,看出他把传统放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重新谛视,进而生发出新的笔意他的山水画卷,结合《净界》之类的花卉作品,总体上呈现出一个经过净化的祥和境界,表达了对安静而又美妙的生活的憧憬。
其实,我接触兴洋的山水画不止以上三次,真正的第一次应当追溯到15年以前与兴洋熟识以后,我留意过他的入展获奖简历,才知道他出道很早,2004年就以一幅《云拥山朦胧》入选过第七届安徽省艺术节的书画展展览由省文化厅主办,我那时任职于文化厅艺术处,详细负责办展事宜,肯定过眼了那幅山水作品,只是眼光不济,没有记住这位颇具潜力的画家,以至于多年后遇见他,貌似发觉了新大陆再有一次,就是最近,几位画家挚友在挚友圈里发出一个画展预报,即将在苏州彬龙美术馆开展的“忆江南—长三角三省一市优秀青年中国画作品展”邀请了于兴洋等几位安徽画家参展,并展示了兴洋的一幅山水画新作《宋人诗意图》看到这幅作品,我感到兴洋所意写的渐江僧已臻妙境,几可乱真,转而又有了新的期盼现今,兴洋潜心师法前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果,接下来须要融古为我,化茧成蝶,独树一帜,画出更显明的特性,形成更崭新的风范也就是说,兴洋如今面临着新的艺术转折点,希望他能站上新安前贤的肩膀,奔向更高的山冈 2022年4月15日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猜你喜爱新安画派书画院李萍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2-09-13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中国篆刻·书画教化2022-07-25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中国篆刻·书画教化2022-07-05洛阳城边“歇脚地”学问窗2022-06-26昨夜星辰小小说月刊2022-01-24立体画派故事作文·高年级2022-06-29弧度制教学课例新课程·中学2022-06-29山东新闻书画院成立20周年全国名家邀请展隆重举办齐鲁周刊2022-12-27容身之处躬耕2022-11-21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东方保藏2022-10-21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