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将相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sj****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54KB
约7页
文档ID:101664302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将相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1/7

18. 将相和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2.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3.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三、课时设计:2课时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新华文轩软件包第一课时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1.引领学生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单元专题名称和学习要求、方法多媒体出示电子课本内容】1)单元专题:中国古典名著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知道中国古典名著的书籍主要有哪些:重点提醒:“四大名著”2.引入课文1)引语: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史记》学习18课 《将相和》齐读课题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3)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进行知识点批注、勾画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要内容1.听读课文:听课文配音朗读【见课件包】,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2.学生自读课文。

1)重点认识: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见PPT;也见《字词句篇》】2)用红笔勾画重点的词语见单元词语盘点】3.接力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用||标记)读后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三、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第1~10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分别是什么?2.概括故事主要内容3.重点探讨: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2)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3.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4.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1)你能把这句话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用“双重否定句”形式说出来吗?2)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3)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练笔: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4)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1.按要求抄写会写的生字2.利用早读组织全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1.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故事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用简明的话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2)互动探讨:①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②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1.朗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2.用精炼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合作、互动探讨:1)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可以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以可以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2)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3)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三、布置作业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四、课后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