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的真密度(/?,,):不包括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空隙体积,而是粉尘自身所占的真实体积,以此真实体积求得的密度称力粉尘的真密度;粉尘的堆积密度(外):呈堆积状态存在的粉尘,它的堆积体积包括颗粒之间和颗粒IAI部的空隙体积,以此堆积体积求得的密度称为粉尘的堆积密度;若将粉体颗粒间和lAl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粉体的总体积之比称力空 隙率,川f表示,则空隙率r与,和外之间的关系力:pb = (l-e) pf),对于一定种类的粉尘,其真密度为一定值,堆积密度则随空隙率而变化;二、 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粉尘的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夾角称为粉尘的安息角,也称动安息角或堆积角等,一般为35 -55粉尘的滑动角:自然堆放在光滑平板上的粉尘,随平板做倾斜运动时,粉尘开始发生滑动时的平板倾斜角,也称静安息角,一般为40-55 0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的因素主要有:粉尘粒径、含水率、颗粒形状、颗粒表面光滑程度及粉尘粘性等三、 粉尘的比表面积粉尘的比表面积定义为单位体积(或质量)粉尘所具有的表面积。
1)以粉尘自身体积(即净体积)表示的比表面积用显微镜法测得的定义为:Sv = S/V = 6/dSv (cm2/cm3) (5-38)式中:云一一粉尘的平均表而积,cm2;V一一粉尘的平均净体积,cm3;dsv一一粉尘的表而积-体积平均直径,cm;(2) 以粉尘质量表示的比表而积Sm:Sm =——==——(cm2/g) (5-39)p,y Ppdsv(3) 以堆积体积表示的比表面积Sb:Sb = ^(1—幻=(1 - )SV = 6(L g) (cm2/cm3) (5-40)V dsv四、 粉尘的含水率粉尘的含水率W表示粉尘中的水分含是指粉尘中所含水分质董与粉尘总质量(包括干粉尘与水分)之比;五、 粉尘的润湿性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相互附着或附着难以程度的性质称为粉尘的润湿性当尘粒与液体接触时,如果接触面能扩大而相互附着,则称为润湿性粉尘;如果接触而趋于缩小而不能附着,则称为非润湿性粉尘;粉尘的润湿性与粉尘的种类、粒径和形状、生成条件、组分、温度、含水率、表面粗糙度及荷电性等性质有关;粉尘的润湿性可以用液体对试管中粉尘的润湿速度来表征通常取润湿时间为20min,测出此时的润湿高度L% (mm),于是润湿速度为:V2o= L20/20 (mm/min) (5-41)按润湿速度v20作为评定粉尘润湿性的指标,可将粉尘分为四类:绝对憎水、憎水、中等亲水、强亲水;粉尘的润湿性是选用湿式除尘器的主要依据。
六、 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1、粉尘的荷电性粉尘的荷电在除尘中有重要作用,如电除尘器就是利用粉尘荷电而除尘的,在袋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中也可利川粉尘或液滴荷电来进一步提高对细尘粒的捕集性能天然粉尘和工业粉尘几乎都带有一定的电荷,也有中性的使粉尘荷电的因素很多,诸如电离辐射、高压放电或高温产生的离子或电子被颗粒所捕获,同体颗粒相互碰撞或它们与壁面发生摩擦时产生的静电实际中,由于粉尘天然荷电量很小,并且有两种极性,所以一般多采用高压电晕放电等方法來实现粉尘荷电的2、粉尘的导电性粉尘的导电性通常用比电肌&來表示:p(1 = V / 7^(0 • cm) (5-42)式中:V—一通过粉尘层的电压,V;j一一通过粉尘层的电流密度,(A/cm2);8一一粉尘层的厚度,cm;粉尘的导电机制有两种:本体导电(高温,一般在200C以上):主要依靠粉尘本体内部的电子或离子进行,这种本体导电占优势的粉尘比电阻称为体积比电阻;表而导电(低温,一般在iooc以下):主要依靠尘粒表而吸附的水分或其他化学物质中的离子进行,这种表面导电占优势的粉尘比电附称为表面比电阻;在中间温度范围内,两种导电机制皆起作用,粉尘比电阻是表面和体积比电阻的合成。
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运行有很大影响,最适宜于电除尘器运行的比电阻范围为104-10|()仏<?/77,当比电阻值超出这一范围时,则需采収措施进行调节七、 粉尘的粘附性粉尘颗粒附着在同体表面上,或者颗粒彼此相互附着的现象称为粘附附着的强度,即克服附着现象所需要的力称为粘附力粉尘颗粒之间的粘附力分为三种(不包括化学粘附力):分子力(范徳华力)、毛细力和静电力;八、 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1、粉尘的自燃性粉尘的自燃是指粉尘在常温下存放过程中自然发热,此热量经常时间的积累,达到该粉尘的燃点而引起燃烧的现象引起粉尘自然发热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和发酵热;2、粉尘的爆炸性这里所说的爆炸主要指化学爆炸;爆炸浓度下限和爆炸浓度上限;5.3净化装置的性能目的要求:了解净化装置性能的表示方法,理解净化效率的计算;重点:净化效率授课方式:讲授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指标,包括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方而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ft、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本节以浄化效率为主介绍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一、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1、处理气体流量处理气体流S:是代表浄化装賈处理气体能力大小的指标,一般以体积流S:表示。
实际运行的净化装賈,用装賈进口和出口气体流14:的平均值作为处理气体流fi的代表:2,v =y(2i/v +(?2/v) (mN3/s) (5-43)式巾:<2^和分别代表装置进口和出口处的气体流量;净化装置漏风率5= — QlN Xl00% (5-44)Q\n2、净化效率净化效率是表示装置净化污染物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除尘装貫称为除尘效率,对于吸收装置称为吸收效率,对丁•吸附装置称为吸附效率除尘效率后面重点介绍;3、压力损失压力损失代表装罝能耗大小的技术经济指标,系指装罝的进口和出口气流全压之差,浄化装賈压力损失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装賈的种类和结构型式,还与处理气体流量大小有关通常压力损失与装置进口气流的动压成正比,即:= (Pa) (5-45)二、净化效率的表亦方法1、总效率总效率指在同一吋间内净化装置去除的污染物数量与进入装置的污 染物数量之比5-46)或 77 = (1-^^)X100% (5-47)PinQin式中:Qn、Q1N 一一标准状态下装置进出口气体流量,mN3/s; S,> S2——装置进出口粉尘流量,g/s; pN、一一装置进出口气流中粉尘浓度,g/m3;S3一一装貫捕集的粉尘流量,g/s;若净化装罝不漏气,则Ghv = ^22/v,则7 = 1-— (5-48)Pn2、 通过率当净化效率很高时,或为了说明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时也可以用未 被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装置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之力通过率,用P表示: P = ^=P^lQ^ =\-7J (5-49)P\nQ\n3、 分级除尘效率分级除尘效率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 或粒径间隔内粉尘的除尘效率,简称分级效率;若设除尘器进口、出口和捕集的颗粒质14:流14:分别为Sh.、久,.和S3.,则该除尘器对颗粒的分级效率为:= (5-50)人5h.其中分级效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值是77,. = 50%,与此值相对应的粒径称为除尘器的分割粒径,一般用 <表示;4、 分级效率与总除尘效率之间的关系(1) 由总效率求分级效率由质量频率定义式(5-6)和分级频率定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