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22年12月28日在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南县人民政府县长黄育文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融资政策调整等影响,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28.5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8.5%;公共财政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亿元,同比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9元,同比增长9.6%一年来,我们把提高站位作为根本遵循,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三大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明显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停缓调撤[i]政策,政府性投资项目全面清理政府融资平台转型有序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债务总量不新增、借新还息不发生、平台资金不断链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三不三保目标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精准脱贫扎实推进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清尽清。
认真落实销号管理制度,扶贫工作各级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有效整改扎实做好扶贫基础工作,共向基层派出扶贫工作队伍132支,选配扶贫干部3470人,开展培训2.2万余人次坚持产业扶贫,投入专项资金53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贴息1150万元,贫困村稻虾、蔬菜、电商等特色产业得到发展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490人医疗救助各类贫困群众1.6万人次完成经开区、创新区、茅草街镇3个安置区和11个乡镇安置点建设,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改造农村危房2121户资助贫困学生2.6万人次1755万元发放兜底保障资金4584万元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改造,完成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159公里贫困村卫生室全部入驻村民服务中心全年实现3035户8941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3%――污染防治有力有效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11个、省第五环保督察组信访交办问题23个投入1.5亿元,对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三仙湖水库水生态环境治理、大通湖湖泊南县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统筹推进五七运河全线畅通沟港渠道水环境显著改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明显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第三、四污水处理厂完成前期工作,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年底建成投入运营。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创建工作启动涉河砂场整治成效显著,105处涉河砂场全部拆除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完成植树造林138万株农村清洁工程扎实推进,市级督查连续三个季度排名第一一年来,我们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要务,厚植基础,久久为功,经济发展实现了内涵式提升――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全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12.9%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家食品行业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3%克明食品产业园全谷物功能性面条规模化研制项目、顺祥食品产业园小龙虾精深加工项目列入全省5个100[ii]重大项目纺织行业实现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12.5%生辉纺织产销两旺,湖南拓普市场得到拓展,澳南鞋业、东浩服饰、特拉克米服饰等新进企业涵盖纺纱、织布、服装等领域大米加工产业发展迅猛,金之香、溢香园2家企业加工销售稻虾米突破10万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捷创新材、哲龙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新兴产业园,新增年产值3亿元以上园区发展全面提速新签约项目24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23个;新投产项目16个新建标准化厂房14.3万平方米完成园区工业产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16%――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年粮食总产42.1万吨,首次荣获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荣誉。
继续被评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油菜总产6.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省前列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稻虾生态种养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稻龟(鳖)养殖面积达到2.2万亩,湖南助农,泽水居田园综合体,和滨水产、呈宝龟业龟鳖生态园投入运营规模农业加快发展水稻机插、油菜机播大力推广,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处全省前列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2家、家庭农场76家,明山头镇畔湖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新建13个现代农业特色专业园,完成投资1.2亿元全市现代农业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成功创建3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0个南洲稻虾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被国家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虾稻米之乡以我县稻虾米为标准制定了全省虾稻米团体地方标准,南洲稻虾米成为首个成功进军香港市场的湘米品牌,华南农业被定为供港蔬菜基地,稻虾米、蔬菜出境销售取得全新突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完成《南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2-2022年)》编制与湖南城市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全省首个乡村振兴规划学院创新区土地整治+乡村振兴项目正式启动,成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试点项目。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697.2万人次,同比增长96%成功承办第二届双节[iii],罗文花海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三仙湖景观及水生态修复规划》《三仙湖旅游休闲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风貌改造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25亿元,交易额和增速均处全省前列完成12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和348个村级服务点建设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6亿元,同比增长64.7%,湖景新城、书香苑、南洲府等房地产项目顺利推进金融业平稳运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99.89亿元,比年初增加15亿元一年来,我们把打牢基础作为强本之策,克服困难,多方筹资,各项建设投入保持了持续性增长――交通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投资9亿元(不含益南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益南高速公路南县段完成90%工程建设任务G234[iv]完成拓宽升级提质改造,S217[v]武圣宫段完成大中修建设,S511[vi]、S307[vii]完成施工图设计批复,X058[viii]完成提质建设农村公路完成窄路加宽工程32.7公里、安保工程67.8公里,保持省级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称号茅草街镇船闸完成主体工程、锚地建设工程[ix]完成征地拆迁、汽车站站房完成75%的建设任务。
农村客运招呼站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罗文花海自行车道等第二届双节交通基础设施节前投入使用完成茅草街大桥亮化工程完成城区98个候车亭建设、农村5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新上线新能源公交车110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投入2.26亿元,完成机电维修、大堤养护、大通湖东垸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年度任务三仙湖水库下坝调节泵站动工建设投入3700万元,疏浚各类渠道644条、塘坝181口,水利防灾能力明显提升――通信电力建设提质扩面投入4.32亿元,新建通信基站676个,完成220个基站扩容升级,铺设光缆3120公里,4G信号总体覆盖率达到99.17%完成36个行政村农网升级改造一年来,我们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发展活力得到了稳定性释放――各项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9项,取消、调整、放开收费项目12项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严格执行新预算法,启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就医总额付费及单病种付费制度有效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助办法开始试点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继续深化,在全市率先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殡葬改革全面铺开公安体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全年招商引进县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6.25亿元,同比增长24.9%节会招商富有成效,双节益商大会沪洽周农业互联网大会共签约项目33个,合同引资69亿元,开工率和投产率分别达72.7%、60%新兴产业招商成果丰硕,引进电子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关企业9家,合同引资34.12亿元招商小分队、经促会等平台招商取得积极成果――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顺祥食品成功争取虾蟹综合利用与开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落户,院士工作站进入筹备阶段伟业农机与湖南农业大学工程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农业科技园区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克明面业获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一年来,我们把城乡美化作为不懈追求,建管并举,统筹兼顾,城乡面貌发生了提质性变化――规划力度加大按照宜居、宜业、宜行、宜游、宜读的目标规划城市建设,净、便、富、美、旺的目标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南县特色风貌研究及总体城市设计、县城重点地段绿化景观设计、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规划、南茅运河风貌整治专项规划、洗马湖公园总体设计、集镇改造规划以及50个村庄规划等编制工作――城镇品质提升全年完成投资41.3亿元城镇化率47.9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县城功能不断完善沿湖南路、滨江路与上坝路、神童港电排渠路建成通车,桂花园西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鸿雁湖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赤松亭古城及沿江风光带启动建设,洗马湖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县城双百双提[x]加快推进,14处小游园完成绿化、美化建设,连郊路立体停车场完成建设,团结渠、围城渠、杨树巷等生态停车场和货运停车场建成投入使用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成功引进智享单车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明山头镇、武圣宫镇成功创建市级卫生乡镇浪拔湖镇、华阁镇、青树嘴镇、厂窖镇集镇提质改造首个乡镇棚改电梯安置房项目在三仙湖镇动工建设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南洲镇南洲村获省级示范村授牌――城乡管理加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技术评估铁锤行动拆除违建面积近4万平方米城区整治七大专项行动[xi]全面推进,县城环境持续改善城镇双清双改[xii]顺利推进,新建南洲镇滨江农贸市场,完成三岔河集镇、老华阁镇集镇、游港集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城乡清扫保洁面积达到443万平方米,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一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宗旨,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社会发展迈出了稳健性步伐――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省市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全面完成。
新建公租房222套,完成城市棚改4126套新增城镇就业49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人五类保险征缴基金8.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9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突破48万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启动发放社会救助资金9274万元,县福利院被评为全国第一家县级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完成9家乡镇敬老院护理区建设,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72所,被评为全省五化民政建设先进县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住房公积金发放个人贷款3.58亿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投入1.1亿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09个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化解工作加快推进,县职教中心项目启动前期工作高考再创佳绩,成为全市唯一连续2年有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的县成功承办第39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评为全省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县全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县基层卫生计生服务持续优化县人民医院、兴盛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体搬迁项目主体工程进入装修阶段被授予2022-2022年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被定为全省四星级优秀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全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功承办双赛[xiii]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全面完成气象局整体搬迁项目如期竣工。
启动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红十字会工作扎实推进审计、统计、人防、气象、档案、民族宗教、老龄、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抓实抓牢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