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农村两权数据库结构标准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4.50KB
约25页
文档ID:506501780
我国农村两权数据库结构标准_第1页
1/25

目 录前言II引言III1 围12 规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容与要素分类25 数据库结构定义4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基础地理数据库数据结构29参考文献32 / 引 言为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的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城乡一体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登记规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标准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1 要素feature客观世界中的事实或存在1.2 地籍cadastre记载宗地的权利人、土地权利性质及来源、权属界址、面积、用途、质量等级、价值和土地使用条件等土地登记要素的簿册[GB/T 19231-2003 , 8.3.1地籍]1.3 类class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1.4 层 layer具有相同应用特征的类的集合1.5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1.6 矢量数据vector data用x,y(或x, y, 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18 矢量数据]。

1.7 栅格数据raster data按照栅格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有不同“灰度值”的像片数据 [GB/T 16820-1997 ,5.19 栅格数据]1.8 图形数据graphic data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图形数据]1.9 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属性数据]1.10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容、覆盖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2003 3.3 元数据]2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容与要素分类2.1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包括应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处理、管理、交换和分析应用的基础地理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土地利用要素、栅格要素,以及房屋等附加信息2.2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的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表1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说明1000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1000100000 定位基础1000110000 测量控制点1000119000测量控制点注记1000600000境界与政区1000600100行政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1000600200行政区界线《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1000609000行政区注记《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1000700000地貌1000710000等高线1000720000高程注记点1000310000居民地1000310300房屋2000000000土地信息要素2001000000土地利用要素2001010000 地类图斑要素2001010100 地类图斑A2001010200 地类图斑注记A2001020000 线状地物要素2001020100 线状地物2001020200 线状地物注记2001040000 地类界线2006000000土地权属要素2006010000宗地要素2006010100 宗地A2006010200 宗地注记A2006020000界址线要素2006020100界址线A2006020200界址线注记A表1(续)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说明2006030000界址点要素2006030100界址点A2006030200 界址点注记A2002030000栅格要素《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报批稿)的扩展2002030100数字航空摄影影像2002030101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2002030200数字航天遥感影像2002030201数字航天正射影像图2002030300 数字栅格地图2002030400 数字高程模型2002039900 其他栅格数据2099000000其他要素注 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注 2: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区界线属性表描述。

3  数据库结构定义3.1  空间要素分层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表2表2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序号层名层要素几何特征属性表名约束条件说明1定位基础测量控制点PointCLKZDM见本表注测量控制点注记AnnotationZJO见本表注2行政区划行政区PolygonXZQM行政区界线LineXZQJXM行政要素注记AnnotationZJM3地貌等高线LineDGXO高程注记点PointGCZJDO4土地权属宗地(宅基地)PolygonZDM宗地注记AnnotationZJM界址线LineJZXM界址线注记AnnotationZJO界址点PointJZDM界址点注记AnnotationZJO房屋PolygonFWM房屋注记AnnotationZJO表2(续)序号层名层要素几何特征属性表名约束条件说明5土地利用地类图斑PolygonDLTBM线状地物LineXZDWO地类界线LineDLJXM土地利用要素注记AnnotationZJM6栅格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ImageSGSJO数字栅格地图ImageSGSJO数字高程模型Image /TinSGSJO注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3.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3.2.1  测量控制点属性结构表3  测量控制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CLKZ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M3控制点名称KZDMCChar50非空O4控制点点号KZDDHChar10非空O5控制点类型KZDLXChar10见表25M6控制点等级KZDDJChar30见表25M7标石类型BSLXChar2见表26M8标志类型BZLXChar2见表27M9控制点状态KZDZTChar100见本表注2O10点之记DZJVarbin非空M见本表注311X(E)_XA80X80Float103≥0C见本表注412Y(E)_XA80Y80Float103≥0C见本表注413Z_XA80Z80Float103(-160,8850)C见本表注414X(E)_BJ54X54Float103≥0C见本表注415Y(E)_BJ54Y54Float103≥0C见本表注416Z_BJ54Z54Float103(-160,8850)C见本表注4注 1:约束条件取值:M(必填)、O(可填)、C(条件必填),以下含义相同。

注 2:控制点状态是指现有控制点的保存现状,可以用保有完好、部分损坏、完全损坏等语言概要描述;注 3:本字段存储点之记影像文件所在的物理路径及文件名在数据交换时需要将本字段指向的文件复制到存储交换数据文件的物理路径,同时将本字段的物理路径值转换为存储交换数据文件的物理路径值;本标准中所有Varbin类型字段均同此含义;注 4:本表11、12、13号与14、15、16号两组字段,其字段值至少填一组3.2.2  行政区属性结构表4  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M3行政区代码XZQDMChar12见GB/T2260M4行政区名称XZQMCChar100见GB/T2260M5控制面积KZMJFloat152>0C单位:平方米6计算面积JSMJFloat152>0M单位:平方米注 1:行政区代码在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扩展到行政村级,即: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乡级代码+村级代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 2260中的6位数字码,乡镇级码为3位数字码,村级为3位数字码。

以下行政区代码同;注 2:计算面积指使用坐标计算的面积3.2.3  地籍区结构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M3地籍区代码DJQDMChar12M6计算面积JSMJFloat152>0M单位:平方米3.2.4  地籍子区结构序号字段名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