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顺小宣传片解说词2011.11.2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59KB
约9页
文档ID:20231746
顺小宣传片解说词2011.11.2_第1页
1/9

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奇葩——记前进中的江津区顺江小学背着书包背起理想背出一轮金色的太阳编织未来编织希望编织我们明天的辉煌……整洁宽敞、绿树鲜花的校园里,传出一首清澈高亢、情感丰沛的童音合唱这是江津区顺江小学校歌第一章 美丽的校园顺江地处长江与綦江两江交汇处,自古就是一个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地方顺江小学始建于清光绪 32 年,建国初期正式名曰“顺江小学”,校址最初设在顺江场上的一所庙宇列圣宫内,后经两度迁移,1976 年上半年落校于原石关村二组地面,更名为“顺江第一小学”,辖尖山、麦槽、兰花、凉风、石关、大沙、苗港、郭坝、顺江街道民办校、猫儿沱街道民办校十所小学;位于猫儿沱街村的小学几经更名后为“顺江苗儿沱小学”2001 年顺江镇撤并划归珞璜镇后,顺江地界内所有小学皆辖于顺江小学2008 年 9 月,由于玖龙纸业集团的快速进驻,在江津区委、区府、区教育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顺江小学先后投入资金二千三百多万元,重新在珞璜镇郭坝村建材工业园 A 区打造了一所江津区设备设施最好,环境最优美的乡村一流小学:重庆市江津区顺江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 45 亩,现有 13 个小学班,在职教师 27 名,学生 453 名。

各种设备、设施均按照最新城市小学标准配备,有宽阔的操场,齐备的体育设施,有专门的美术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科技室、图书阅览室、信息技术室,有宽大敞亮的舞蹈室,体艺如花将绽放在菁菁校园!芳草萋萋,浸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校园的花坛内摆放了一些名人雕像,分别镌刻着“仁爱” 、 “求真” 、 “闻道” 、 “学而不厌” 、 “助人为乐”等字样,是对学生做人、做事、求学问的启迪校园随处都可见温馨小提示:“小草多可爱 请你别伤害” 、 “小草也在上课,请您勿打扰”……动人的育人信息,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教学楼每一层楼的过道上,都张贴着富有各班特色的班级名片,诲人不倦的名人名言,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楼梯走道上的靠右行的温馨提示,洗手间的“节约用水” ,每间教室别局特色的布置,每间办公室张贴的教育语录……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开口说话,每一处布置都闪烁着贤人的智慧之光,每一块地方都可以听到先贤穿越千古尘埃告诉我们的真谛!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是江津区首批创建“五个校园”“家长示范学校”的农村学校、第二批通过重庆市验收的“绿色示范学校”“消防示范学校”,是学生成才的好地方江津区顺江小学校,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跑点上开始了它的征程!它像一匹骏马,奔驰在厚土上!它是一只苍鹰,搏击在高空里!它如一艘远轮,行进在浩波中!第二篇 管 理 篇学校以“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以规范“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办一流农村小学”的办学目标,唱响“茁壮每颗苗,艳丽每朵花,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主旋律,全力打造学校特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顺江小学管理手册》 ,其中的一百二十余个规章、制度、职责等,涵盖了我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指导着我校各类工作人员的言行和工作目前,我校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和办事程序,所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行政人员和党务人员工作制度健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完善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全体工作人员的信心与活力,使我校各项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让市级留守儿童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到我校进行,代表江津农村教育迎接市检查,吸引干部训练班学员以及周边学校到校参观学习我校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江津区农村一流小学!第三篇 德 育 篇回归生活,于无声处育新人顺江小学始终把德育工作当作学校发展的灵魂工作通过健全的组织,保障了德育工作有序地开展,并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扩充德育内容,使德育工作跟上时代步伐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他们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师生,做好师生的榜样;校长室要求老师们在工作中自觉演绎“真心、真爱、真情、真诚”的“四真精神”,做好“孩子的父母、孩子的朋友、孩子的老师”三种角色,并不断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教导处结合 “争当四个好少年” 的学习,组织 “四好少年”演讲比赛;大队部通过“环保小卫士”、“文明监督岗”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所有这些,都是外在的教育行为。

而对德育而言,光有外在的德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市双语小学坚持让德育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生活,在育人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体验内化------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在顺江小学,德育的课堂不再是“事例”加“道理”的说教模式,而是融入生活,通过创设鲜活的载体来引导学生走进并感受生活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情趣、体验生命的价值课堂上,学生可以扮演商人在“集市”上交易、可以做个“小大人”去制止正在玩火的小朋友、也可以当个神气的小交警,指挥行人、车辆各行其道……这些经常性的活动,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可贵、知道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能带来和谐局面等课堂上,学生能通过班班通看到 “文明行为”、“好人好事”等文明现象,也能看到“提个醒”、“曝光台”等不文明现象,学生观看后立刻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道理,他采用了“再现情境,亲历体验”的方法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边又播放有嘈杂声音的录音,让学生说说他们当时的感受我觉得心里很烦,想要听故事却听不见”“我觉得很不舒服,怎么这么吵,安静一点多好啊”接着,就用录像再现了同学有时不认真的真实情景:有交头接耳的,有做小动作的……观看后,再让学生进行现场辨析、讨论,使学生从自身的体验深刻体会到“上课要认真听讲”这一道德认识。

有人说“没有经过体验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顺江小学“再现情境,亲历体验”的做法,就是把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激荡,内化为自觉行为感悟成长------在活动中回归生活在顺江小学,德育的过程不仅在课内,学校还为学生创设了真情拥抱生活的空间,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观察、访谈、服务、调查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体验生活真谛,感受内在价值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带领学生走进福利院,给老人们讲故事、剪指甲,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发传单、修草坪、擦护栏、演节目等等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建设生活的感情,让学生明白关爱在人生命里重要的地位,激发学生回报社会,共创美好家园的热情此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讲故事、唱歌、跳舞、画画、吟诵儿歌、编演小品等,使学生们“亲身所得”在快乐中内化,是顺江小学品德教育又一重要特色为了教育学生不挑食,让学生扮演各种蔬菜,让大家“猜猜我是谁”,加深学生对蔬菜的认识,并知道它们对成长的作用;创设陌生人来接或路遇陌生人的情境,通过可能发生的后果,让学生知道“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的道理又如在“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记、听、拍、录、画等形式有创意地留住大自然的美,整个过程突出了趣味性、活动性,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创造美的能力,体验着成功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愉悦心情。

顺江小学“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的一系列德育活动,摆脱了苦口婆心的说教,引发学生内心的、真实的道德情感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内化锻炼提高------在实践中品味生活学生优秀思想的形成要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要在家庭里、社会上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事实上,脱离了学校教育环境,学生有时会受到家庭、社会一些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从而弱化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这是各个学校德育工作都面临的难题双语小学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敢于面对难题,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把家庭和社会当作提高学生道德水准的阵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积极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参与到对学生的德育中来如“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是顺江小学长期坚持的一项德育活动它目标明确,操作具体在家庭中,帮妈妈切菜、洗衣、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请妈妈做好监督和记录;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如家庭成员的生日或亲朋好友聚会,请孩子利用自己所体验的道德认识帮父母选择或设计礼物有时还帮助妈妈查阅资料,甚至计算家庭的水费、电费、费等,根据家庭收入,合理安排家庭开支,充分享受勤俭节约带来的乐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顺江小学特别制作了“好习惯自我评价表”,其中家庭部分,由家长进行评价,包括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礼仪习惯等。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专门请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为家长开设“如何做成功父母”的讲座生活,永远是德育工作的不竭之源在生活中体验、感悟、锻炼,使学生的知、情、意、行达到高度的统一,是顺江小学德育工作始终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潜移默化、踏雪无痕,于无声处育双语新人第四篇 教 学 篇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顺江小学严格按照国家、重庆市规定开齐开足各门课程每个学期,学校都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和《科学》《舞蹈》《综合实践》课程同时,还开设队健康安全课、周会课根据教师的特长,学校科学安排教学工作,及时作好教学辅助工作,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学校保证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一小时以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突出教学“六认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执行,狠抓教学过程的管理在督促、检查等管理工作中,注重抓落实、抓细节、务求实效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解读《课程标准》,了解课改背景,学习课改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参与式教学,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樊勤利、黄国秀、程军、曹型瑛、黄文丽、文静、冷静等镇区级教学能手,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不管是小学毕业生考试,还是从顺江小学毕业后的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等,都有不错的成绩为母校填光彩,从搬进新校三年来,我小师生共获各级各类比赛 3 百多次,樊勤利教师三次在江津区青年教师赛课比赛中获二等奖,特别是王菁菁同学在重庆市教委、课堂内外杂志市共同组办的环保征文现场比赛中喜获一等奖,程昱璠、赖诗雨在江津市教委、江津网络传媒中心主办的“师恩难忘”征文比赛中分获二、三等奖为学校增添了荣誉,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第五篇 教 研 科 研 篇重庆市江津区顺江小学,是江津区珞璜镇工业园区的一颗教育明珠她以崭新的校园风貌,科学的管理手段,顽强的创业精神,优秀的教育质量,不断向江津区级农村示范小学迈进目前,我校有小学学高级教师 10 名,小学一级教师16 名,江津区骨干教师 2、片区级骨干教师 1 名,珞璜镇级骨干教师 2 名,校级骨干教师 6 名,有力的保障了教育科研的蓬勃开展教 研 、 科 研 是 学 校 教 育 工 作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以 教 研 、 科 研 促 教 师 的 成 长 , 学校 的 发 展 , 一 直 是 江 津 区 顺 江 小 学 追 求 的 目 标 。

近 年 来 , 科 研 兴 校 、 教 研 育 人 的 理念 已 经 深 深 地 在 教 师 们 心 中 生 根 要 想 教 研 活 动 卓 有 成 效 , 首 先 的 加 强 教 师 自 身 的业 务 素 质 能 力 学 校 提 出 了 “六 个 一 ”的 要 求 , 即 读 一 本 书 、 记 一 本 笔 记 、 参 加 一个 课 题 、 写 一 篇 论 文 、 上 一 节 好 课 、 写 一 篇 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