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工伤事故统计工作的探讨 工伤事故统计工作,是上级制订劳动安全政策,企业制订控制事故措施、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认识与纠正工全国各地事故统计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稳固这项基础性工作1 工伤事故统计指标不完善 主要是:“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 (年)报表” 提出的统计指标,加在一起不能构成统计指标体系;个别统计指标 选用不当;制订的统计表削减统计指标不当1.1 “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规定相对指标不全,只有千人死亡率、千 人重伤率,影响事故对比统计与相对数动态数列统计分析1.2 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中的工伤事故统计指标而 言,只规定了死亡、重伤、轻伤总量指标,这只能显示在一定时间 内发生事故的性质、规模,不能全面揭示事故内涵目前工伤事故 统计指标不完整,影响事故统计分析,望有关单位制订科学的工伤 事故统计指标体系1.3 千人负伤率欠实用 《冶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 (年)报表》(一) 列出 3 个相对指标,其中两个为单一伤害程度统计指标,另一是轻、 重伤混合体一一千人负伤率问题是:该指标将轻、重伤等同,且 包含了千人重伤率与单一千人重伤率重复;从整体看,每个统计期 发生的不同负伤程度成份不一,有 3种可能:即在统计期同时发生 轻、重伤是少数;多数统计期只发生轻伤;只发生重伤罕见。
因而 形成统计口径不一,无可比性如改为千人轻伤率,可构成较完整 的相对指标1.4 不填报单纯轻伤事故的缺陷原劳动部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 告统计问题解答”中提出“单纯的轻伤事故暂不填报入企业职工伤 亡事故月 (年) 报表”多年实践表明,暂不填报单纯轻伤,产生一 些负效应失去了上级对企业轻伤事故监、检机制,易导致部分企 业不重视轻伤甚至隐瞒这类事故,造成假象安全生产;切断了轻 伤与死、重伤事故内在联系本来事故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与轻、 重、死事故相关,是综合分析事故因素历史延伸、重复、社会性的 基础,动摇了这个基础,必然影响全面深入分析事故因素;影响恶 性事故侥幸造成单纯轻伤统计分析,为今后这类事故再现留下后 患综上所述,望有关主管部门尽快恢复单纯轻伤填报伤亡事故月(年) 报表2 应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劳安 1-2 )表存在的问 题2.1 只统计重、死事故的类别与原因,应注意到每个统计期发生重、 死事故的企业是少数,只发生死或重伤的企业同样是少数,在这引 起少数企业中并非每月都发生重、死事故,多数企业全年不发生这 类事故,说明企业每月填写事故报表大部分是空白,影响企业全面 统计分析不同伤害程度事故,如恢复填报轻、重、死事故类别、原 因,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2.2 统计事故类别,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要,问题如下:2.3 劳安 1-2 表将事故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并列,缺乏分析事故原因 层次性目前使用的统计表,是一起伤害事故对应统计一种类别、 一种原因这种原因不是直接原因就是间接原因,或与此相反这 不符分析事故先从直接原因入手,再逐步深入分析间接原因起码应 遵守的分析事故逻辑程序为实用起见,在充实直接、间接原因统 计项目的前提下,建议将现用统计表改为两种,一种是事故直接原 因与事故类别统计表,另一是事故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统计表,构 成比较完整的统计表3 应改进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按事故严重程度统计工伤事故,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死亡事故严 重程度分类而言,存在着分类口径不一 (见下表) ,由此引伸出的问 题是,应重新编制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建议鉴于轻、重、死事故一 次伤害量不同,将事故严重程度分两类3.1 单一事故严重程度分级3.2 复合事故严重程度分类4 应区分生产与非生产职工伤亡事故 职工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身伤害、急 性中毒事故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中提出“企业内食堂、幼儿园、医务室、俱乐部等部门职工……,由于企 业管理不善或安全设施不健全而造成的职工伤亡事故,都应作为企 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报告统计。
但这类事故不是在劳动生产过程 中发生的,为便于控制劳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应分 生产工伤事故与非生产工伤事故统计5 应制订工伤事故统计分析细则 每个统计期企业只上报简要工伤事故统计数据,没有文字分析不能 构成完整的工伤事故统计分析材料,这对企业深刻认识与控制工伤 事故不利建议宏观控制事故机构,制订“工伤事故统计分析细则”,企业可依据规定的细则,定期综合统计分析、评价控制工伤 事故优劣直属局、地区可通过工伤事故统计分析报告,监、检企 业控制工伤事故状况工伤事故统计分析细则,至少包括:月、年 需用工伤事故统计指标种类、统计指标分析、事故直接与间接原因 分析、分析事故因素时序特征 (连续、重复、突发) ,肇事源失控分 析、控制事故环节失误分析、事故趋势分析、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事故责任者分析、“三不放过”实施状况,肇事经济损失分析 宏观控制事故单位事故统计分析应简化定期统计分析工伤事故似乎增加了企业负担,但对预防今后同类事 故发生,改进今后控制事故措施十分有利事故少了,工伤事故统 计分析工作量必然减少,这种包含超前控制成份的工作是必要的5 结束语建立完整的工伤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充实工伤事故统计报表内容、 制订工伤事故统计分析细则,可构成完整的工伤事故统计分析程序, 有利于企业控制工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