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料药FDA现场GMP符合性要求与检查实践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4.50KB
约61页
文档ID:47908103
原料药FDA现场GMP符合性要求与检查实践_第1页
1/61

北京康利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重点议题• FDA的国外检查 • FDA对原料药检查的依据 • FDA检查方式 • FDA的系统检查法 • FDA检查重点及检查实践2FDA的国外检查1955年开始进行第一次国外检查(抗生素) 1961年国外检查达13 次,以后继续增加 1971年成倍增加, 达到80 次 此后,在整个70 年代里不断增加到了80年代及至90年代初,达到了每年检查160次之多 1993年FDA计划要进行340次检查 2000年进行了48次检查,批准了28项在不批准 的项目中有14个是问题很大的发出了11封警告 信(2001年发出了9封) 从1981年起, FDA先后派了一些检查官来我国检查一 些申报原料药的药厂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原料药获得美国FDA的DMF II文件登记号为213项,涉及产品150余种,文件持有者达100余家.3FDA对国外API检查4FDA2005年国外检查的类型5基础知识• 1、三相交流电: 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 等、相位差互差 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 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 2、一次设备: 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 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 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 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 高压熔断器等 6基础知识• 3、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进 行监视、测 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 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 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 、小母线等 • 4、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的构造与隔离开关 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 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 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 ,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 来实现 7FDA对原料药检查的依据对于非无菌原料药和无菌原料药的非 无菌部分的现场检查:Q7 用于活性药物成分(原料药)的GMP指 南Guidance for IndustryQ7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uidance for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8FDA对原料药检查的依据• 对于无菌原料药无菌部分--除菌过滤后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cGMP). 发表在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的第210和第211 条款中.9FDA检查方式• 定期的(两年一次)全面CGMP检查 • 批准前检查(PAI) • 批准后检查 • “查因”检查 • 一次特定的检查可能包含多项任务,并 核实先前检查的整改情况 • 所有的检查都涵盖GMP10执行检查过去, FDA每次派一位检查官到我国原料药厂 进行2 - 3日的检查。

近年来,改为每次派 两人 (一位检查官和一位药物审查化学家或 微 生物学家)到药厂进行4 - 5日的检查 预备会议 约2-3小时 现场检查 约2.5-3日 文件检查 约1-1.5日 总结会议 约半天 11执行检查(首次会议)• 第一天首次会议FDA检查官出示介绍信(FDA 检查官员证明),陈述检查目的 • 企业进行公司介绍 • -公司总体情况; • -公司的质量安全意识; • -组织机构及人员介绍; • -设施与设备介绍; • -公司GMP方面取得的成绩; • -被检查产品的相关信息12执行检查• 现场检查(开始为全厂总览性检查,随 后为特定系统的检查) • FDA检查组成员集中或分散检查 • FDA检查员现场信息的收集方式 • a) 记录“日志”(笔记本) • b) 照片(人员、设备等) • c) 文件副本13执行检查• FDA官员检查按照系统检查法的要求进 行检查,并过程中随时到生产现场进行 调查 • 检查组每天检查结束,一般情况会将当 日发现的主要问题与厂方沟通 • 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及时解决与整改 • 整改报告的及时反馈14执行检查(末次会议)• 最后一天结束会议(FDA 483表) • 检查员将说明FDA483,检查报告(EIR)及公司对于 FDA483表的书面回复要求; • 公司可就不能接受的提法提出异议和解释, 在双方取 得一致意见后,公司作出接受检查结果的表态。

• FDA检查官在该表上签字立即复印该文件,一份交 给药厂,另一份他们回国后送交FDA主管部门 • 检查组将向FDA提交报告(EIR),包括现场检查发现 ,公司承诺或采取的整改措施 • 检查组将建议所有整改在全球范围内执行(其它产品 ,体系等)15FDA系统检查法• 对于API,FDA现场检查按照7356.002F (API PROCESS INSPECTION)指南执 行现场检查 • 六大系统包括: • 质量系统,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物料 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包装与贴签系统 ,实验室控制系统162004年API生产商CGMP检查存在的缺陷172005年API生产商CGMP检查存在的缺陷18FDA检查重点及检查实践• 质量系统 • 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 • 物料管理系统 • 生产系统 • 包装与贴签系统 • 实验室控制系统19质量系统-必查内容(1)• 产品质量回顾(至少每年一次) 1) SOP与具体内容的逐项对比检查; 2)对于具体的变更的回顾,核对变更记录 3)FDA有关产品质量回顾的483表: -无产品质量回顾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没有产品质量回顾 -回顾不彻底,调查不充分,无纠正措施或 其它结论20质量系统-必查内容(2)• 投诉审查(质量与物料) 1)审查台帐,最近一年的,以及以前的 记录; 2)相应品种投诉少,其它品种的审查; 3)根据台帐,SOP查具体的处理记录; 4)投诉SOP中的调查,解决的时间规定 ; 5)现场取证和解决问题的相关记录检查 ;21质量系统-必查内容(3)• 偏差处理 1)查重大偏差的记录,调查报告,处理 结果; 2)稳定性实验失败的处理; 3)出现偏差后的整改和预防性措施( CAPA) 4)明确责任人,跟踪偏差完成。

22质量系统-必查内容(4)• 变更控制 1)由投诉和偏差处理等信息,进一步检查变更 控制; 2)变更后的评估,记录,培训,跟踪 3)483表:批生产记录文件中发生了变化,但 变 更控制表不能明确说明其变化 4)公司地址的变更,厂房扩建;平面图的变更 ; 文件的变更等情况的重视;23质量系统-必查内容(5)• 重加工/返工 1)检查确定的返工工艺; 2)实际是否发生返工; 3)重加工是否出现; 4)结合退货成品的处理;24质量系统-必查内容(6)• 退货与销毁 1)检查物料仓库,退货的位置,记录, 销毁记录; 2)成品的投诉后的退货处理;25质量系统-必查内容(7)• 不合格品管理 1)不合格物料; 2)不合格中间体; 3)不合格成品; 4)与投诉,退货,召回,返工的结合检 查26质量系统-必查内容(8)• 培训/QU人员资格确认 1)人员的职责以及人员资格的文件规定 ,特别是QA人员; 2)培训SOP中关于GMP的内容要求(每 年持续),相应记录中GMP培训; 3)特定操作培训; 4)培训每年的逐步增加; 5)各种变更后的培训27质量系统常见问题“没有建立改正和预防措施的(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CAPA)规程,用 以调查涉及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 发生偏差的原因。

28质量系统常见问题• 软件变更控制报告中多处文本更正是以 涂改液更正的方式进行而非以划去原文 内容并对更正内容的签名(印章)的方 式并且,对此修改没有任何书面解释 29质量系统常见问题• 没有对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用于文件签 署的印章进行控制 • 人员签字的真实性 30质量系统常见问题• 纯化水检测的结果已经几次超过行动限 ,但没作任何调查或出具偏差报告检 测结果包括在当前的纯化水体系质量验 证报告中31质量系统常见问题• 员工培训的书面规程并没涉及针对特定 工作、特殊的基础培训的内容 • 检查发现许多生产问题源于操作错误, 为此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再培训并没有 说明人员再培训情况,也没有再培训的 相关记录 • 培训记录不全32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检查重点(1)• 设施系统 – 清洁和维护 – 设施布局,防止交叉污染的人流和物流 – 用于高致敏物料(如青霉素,β-内酰胺类, 类固醇类,激素类,细胞毒素类等)的专 用区域或污染控制 33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检查重点(2)– 公用设施如蒸汽,气体,压缩空气,加热 ,通风以及空气调节应进行确认并进行恰 当的监测 –照明,污水和垃圾处理,洗手和盥洗设施 –执行变更的控制系统 –厂房的卫生,包括灭鼠剂,杀真菌剂,杀 虫剂,清洁和消毒剂的使用 –培训和人员资格确认34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检查重点(3)• 设备系统 –适宜的设备安装,运行,性能确认 –符合预期用途的恰当的设计,足够大小以 及合适的位置 –在工艺条件下,设备表面不应因起反应, 释放或者吸收物料而改变物料质量 –设备(如反应罐,储罐)和固定安装的工 艺管路应进行适当的标识 35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检查重点(4)– 与设备操作有关的物质(如润滑剂,加热 液或冷却剂)不应与起始物料,中间体, 最终的APIs以及容器接触 – 应审核清洁程序、清洁验证和消毒方法, 以确认残留,微生物,适宜时内毒素的污 染已被减少到低于按科学方法建立的恰当 的水平 – 设备确认,校准和维护,包括计算机确认/ 验证和安全36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检查重点(5 )–用可追溯到已检定标准的标准来进行校验 –设备发生变更时的控制系统 –任何偏差的文件(关键偏差的调查应包含 在质量系统内) –培训和人员资格确认37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常见问题)• 洗手设施,没有热水(冬季检查); • 设备和管路的标识不明确; • 非专用设备:没有清洗验证; • 专用设备:没有清洗效果验证; • 没有设备(包括计算机)验证(特别是 热合包装设备); • 高效过滤器的编号没有标明;38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常见问题)FDA的483表中问题:对两台2000立升的混合/干燥器的验证文件审 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a. 在#B105干燥混合器中只有一个批产品进行了干燥和混合,而有两个批产品在#B104干燥混合器中进行了干燥和混合. b. 在现场干燥/混合器(#B104和#B105)使用记录中的干燥/混合验证批的实际时间是1.25 – 1.5小时, 这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干燥/混 合 的验证时间3 – 5小时不相符.39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常见问题)c. 记录11个样品的LOD检验结果,据称这些样品是为一些批产品干燥/混合的验证而在2003年5月4日取样和分析的,而实际上干燥/混合是 在2003年5月5日进行的. d. 在为一些批产品的干燥/混合进行验证的记录中没有记录下称量样品的天平的仪器编号. 40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常见问题)-发酵产品在对种子罐,糖罐和发酵罐的灭菌效 果鉴定中也没有考虑到送料管的灭菌. -在对诸如高压灭菌柜,种子罐,发酵罐等进行工 艺验证和设备鉴定时使用的生物指示剂 (Bioindicators)的批号在文件里没有记录下来.41物料系统-检查重点(1)• 培训/人员的资格确认 • 起始物料,容器的标识 • 储存条件 (温湿度控制,防虫鼠) • 所有APIs和物料的储存,包括已返工物 料,在待验状态下直到经检验或测试并 准予放行 • 代表性样品的取样,检验或测试应使用 恰当的方法并与质量标准相对照 42物料系统-检查重点(2)• 关键物料供应商的评价系统 • 起始物料,中间体或容器不符合可接受 要求判断为不合格 • 起始物料,中间体或容器的复验/复检 • 物料、容器先进先出的原则 • 不合格物料的隔离和及时处理 • 容器和密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