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拖延研究综述曹敏[摘要]学业拖延是i种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木文主要对近年来 国内外学业拖延研究进行梳理,从理论研究方面介绍学业拖延的含义、类梨和性质;从实证 研究方面分析当前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与新近研究成果木文以新的思路 综述该领域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的学业拖延研究者提供参考[关键词]学业拖延性质影响因素前言“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帖 都还没有念”,《童年》这首歌描述了在校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现彖——学业拖延它不仅导 致低的学业成就和紧舐焦虑等负性情绪,还会伤害自尊,导致心理健康水平卞降因此, 学业拖延研究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有垂要意义一、学业拖延的理论研究1 •学业拖延的含义学业拖延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不同的研究者对它的含义冇不 同的界定Solomon认为学业拖延是不必要地拖延学习任务以至于产生心理不适应感的行为 Steel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个体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恶果仍拖延学习任务的行 为相反的,Ferrari等人则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理性行为他的研究结果发现冋避型拖延者 拖延学习任务很大稈度上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唤醒型拖延者则是为了体验到学习冲刺带 来的快兀。
⑴接受程度相对较广的是Senecaletal等的定义:非理性地延迟开始或推迟完成任 务的倾向2. 学业拖延的类型根据不同标准学业拖延划可分为不同类型:从成因角度,学业拖延可分为计划失败型拖 延和实施失败型拖延前者是一种决策拖延,它包括认知失败、失去耐心和低能力等;后者 是在计划完整的情况下,在实施过稈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拖延完成计划的行为从应对方式的 角度,可分为焦虑熨拖延和放松型拖延前者害怕失败,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同时伴 随着内疚和忧虑后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通,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非理性思维,擅长 为白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从主观意愿角度,划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者喜欢 在压力下学习,有意图的拖延,能够及时完成学业任务,对结果感到满意被动拖延者在压 力下学习会紧张,常不自主的延迟学业任务,任务常无法及时完成,对结果感到不满意(Chu, 2005)⑶3. 学业拖延的性质学业拖延一直被视为不良的、消极的行为它容易造成考试焦虑和不良的学业成绩如 R. Ferrari (2000)研究发现高拖延者报告有更多的焦虑王灵芝(2007)认为学业拖延会导致学业 任务无法如期完成、学业表现不佳、错失良机。
严重的学业拖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易患免 疫系统的疾病,如感冒(Mara叫2003)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学业拖延有积极的一面,尤其是 缓解压力和困难问题解决Tcie(1997)的研究表明,在离最后期限较远时,拖延者较少感受到 斥力,身体状况也更健康Ferrari(1993)研究表明对于困难任务的延迟,有利于搜集更多的信 息,做出更多的思考Chu和Choi (20()5)研究发现主动拖延者属于适应型拖延者,喜欢在压 力下工作,在时间急迫的状态下反而能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可见,学业拖延有积极和消极Z分,二者存在质的差别积极拖延者,其拖延行为是经 经意识支配的,他们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且能够及时执行原有安排这种拖延是一 种适应性的行为而消极拖延者,则是传统意义上的拖延者他们并不想拖延,却经常以延 迟任务而告终,在最后期限来临时,感觉泪•丧,变得悲观,引发抑郁和内疚感二、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1. 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开始较早,在理论与实证方面都己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国内, 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则是近四五年才开始的国内研究者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既进行了 一些验证性研究,如陈小莉等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2008);也向纵深发 展,对学业拖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如徐川丹的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类型比校及干预研究 (2009),胡春宝的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分析(2008)等。
这些研究在学业拖延现状、成因、 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就研究结论而言,国内外研究有一致Z处;同时,由 于情景、方法、工具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又不尽相同2. 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方法2.1研究被试国内外学业拖延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生群体,高职、大专、硕士研究生也有少量研 究,而中小学和其他学生群体则鲜有研究2.2研究范式与工具在学业拖延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既继承了很多传统学习心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时,又 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新的范式和研究工具目前,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国外 应用较广的量表有:1984年Solomon的学生拖延评估量表(PAS・S)、1991年Tuckmand的拖 延量表(TPS)和Milgam的学习拖延量表(APS);近期,国内学者的自编量表有:黄佳恩的 主动拖延量表、胡春宝的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问卷等行为观察法因其有效避免了主观、社 会期望效应等问卷法的缺点,应用的也相对较多包括:设定任务观察法和延迟计划法前 者的典型研究如,Simon M Moon et al(2005)it被试在一个星期内的任意一天参见心理学必修 课的考试,通过计算机记录参加考试的时间作为实际拖延行为的评定结果;后者的代表研究 如,Schouwenburg(2001)在研究中采川观察被试在考试准备过程中的计划学习和实际学习时间 來考察拖延行为及其造成的影响。
访谈法、口志法(Ferrari)以及团体的方法(吕薇,2009) 等在学业拖延研究中也都有所尝试3. 学业拖延实证研究结论3.1学业拖延的稈度研究发现约30%到45%的大学生在写学期论文、备考和完成周阅读作业上存在拖延 (Clark)o研究生群体中,约有70%以上的个体存在学业拖延行为,有15%的个体经常承受着 拖延所带来的困扰⑷学生中,拖延行为发生比例约r1!学生口常生活事件的三分乙一,并且这种 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⑸3.2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321个性特征目前对人格与学习拖延关系的研究已有很多,其中考察较多的两种人格特质就是责任感 (Conscientious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不过最近完美主义与学习拖延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 受到学者重视研究表明学习拖延与“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呈显著负相关⑹,既责任感也称 为公正严谨性,它具有计划强、坚持、白我控制、B尊心较高等特点,从而促使个体拖延的可能 性大大减少与EPQ中的外向性存在显著相关,与社会取向完美之间存在相关叫完美主义 的个体,rti于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li标来使他人或自己满意,在没有完全把握成功完成某项任 务Z前,不愿动手去做。
或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犹豫,迟迟不做最后的决定,因为 苛求完美,反而不容易制定出可行的行动计划而导致了拖延3.2.2任务特征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吸引力、难度等祁对学习拖延有直接影响(Paden)与不太重要的任 务相比,重要的学习任务不太容易被拖延;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完成学习任务所需技能的多 元性影响学习任务的吸引力;学习任务过于复杂、工作量大、要求不明确,都会增加任务难 度,让学生感到白己难以完成,进而增加学习拖延的可能3.2.3动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力动机是连续的,存在于同一白主性连续体上,内部动机越强, 学习越不容易拖延个体之所以会拖延很多时候是因为厌恶任务、缺乏主动性在学业拖延 领域,Senecal的研究表明通过外部因索来调节白少行为的学生,往往等到最后期限到来Z前 才启动学习任务,因为此时他们才感受到圧力;而受内在动机调节的个体,更愿意按时启动 学习任务,因为其学习动力是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三、学业拖延研究的不足与展望随着大量研究者对学业拖延的关注和深入研究,该领域已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对我们理解学业拖延有重要作用,为将来该领域的更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一些突 出的问题仍值得研究者继续探索和研究:⑴研究工具上:国内外已有使川较为普遍的测量工 具,但是由于文化、价值观和时间上的差异,适用于木土研究的有效问卷还应继续、全面的 进行编制或修订;⑵在内涵把握上:学业拖延的定义很多,但准确、有效的操作定义并不多 见因此,对学业拖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任重道远;⑶干预研究的方法多元探索和尝试必将 会为该领域的研究注入新鲜血液4)在对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时,所选被试大部分都是大学生, 中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研究还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自己安排的时间较多,拖延较 容易表现而中小学生主要由家长和父母安排学习和生活,拖延倾向相对难以表现参考文献[1] Ferrari,J.R..,& Diaz-Morales,J.F. Procrastination :Different time orientations retlect different motives. Joum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7,41:707-714[2] Ladd C E. Psychological Self-Help [ EB /OL ]. [ 2004- 12 - 10]. http: mentalhelp, nel/p syhelp /.2008[4] 胡春宝.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5] Pychyl T A, Lee J M, Thibodeau R, ct al. Five days of emotion: an cxpcricnee sampling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 procrastination [ J ].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0, 15 (5): 239 - 254.[6] Schouwcnburg, H..C.,Lay,C.H.,PychyLT.A.,& Ferrari.J.R・ Counseling the procrastinator in academic settings.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4,3-48[7] Onwucgbuzic AJ.Academic procrastinators and pcrfcctionistic tendencies among graduate students(special issue)」Soc Behav Pers 2000,15: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