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1、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简要事迹】朱光亚,已故著名科学家1956 年,朱光亚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他 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得很简单:“我这辈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2011年2 月 26日,“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巨星陨落, 德艺留芳,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从上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直至2005 年退休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听到新中国成 立的消息后,还在密执安大学读书的朱光亚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然后 毅然选择回国,先进入北大教书,后转到核武器研究所1964 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朱光亚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 不住潸然泪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晚,作风严谨的他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三年后,朱 光亚与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重要的核试验,朱光亚几乎都会亲临现场指导,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对待需要撰写或修 改的文件,朱光亚力求深入浅出,字斟句酌,连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保证准确无 误。
淡泊名利,身边人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朱光亚1996 年,朱光亚获得一笔 100 万元港 币的奖金,转身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1997 年,又将积攒的4 万余元稿费捐 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一套国防科学家传记丛书,报请审批 时,他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人物专访】“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 个代表 ——朱光亚“他(朱光亚)感动的力量集中体现在对科学的热爱,对大自然规律的尊重我记得 爱因斯坦有过一句话就说‘很多人认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成就是靠他的才智,他们错了,是 人格'”——朱明远(朱光亚之子)【颁奖辞】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 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2、孟凡超: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吴孟超,现年 90 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世界上90 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 一一位医生50 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1999 年,他推动 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 心在中国医学界,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
上世纪50 年代,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吴孟 超投入了肝脏外科研究,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 解剖理论1960 年 3 月 1 日,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1999 年建立的东 方肝胆外科医院,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年均手术量达4000 例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 53%年近90 岁,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吴孟超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完成的肝 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 1 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孟超是医院院长,平时不但忙于院务,还要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即便如此,他仍 坚持在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看门诊,若是出差错过了,回来还得补上从医近70 载,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 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据说这样做, 每年能给病人节省7000 多万元人物专访】“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吴孟超“作为一个医生,要一切为病人着想,把病人当做你的亲人一样。
要用最便宜、最简单 而且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为病人解决问题、治好病,给病人最大(限度)地减轻负 担 ——吴孟超【颁奖辞】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 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3、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简要事迹】杨善洲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1988 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 就是22 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架设了4公里余的 输电线路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 年,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 的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脱,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大家 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 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到了退休 的年纪,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 长期乱砍滥伐,大亮山生态受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 事情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 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 火。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老书记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他甚至跑到 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多,用马驮上山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70 元的伙食补助 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 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 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修建 18 公里的林区公路, 架设 4 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人物专访】“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 到的情况最真实 ——杨善洲“我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我们好好做人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我们的生活不要 因为他是一个当官的就靠他拉关系,给我们占国家的便宜 ——杨慧兰、杨慧菊(杨善 洲女儿)【颁奖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 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4、刘金国: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 【主要事迹】刘金国现任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 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 却无一跳出“农门”;他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 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
回忆起“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许多人心有余悸2010年7月16日傍晚,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管线内 原油泄漏发生火灾,火势顺排污渠蔓延火情就是命令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第 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面对长达数千米的火线、数十个储量巨大的油罐随 时爆炸的危险,刘金国在前沿连续指挥了七个小时,直至将大火扑灭每逢重大突发事件,刘金国都亲临一线指挥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 他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 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 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铁血将帅的另一张面孔,是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1995年,刘金国调到河北省公安厅, 搬家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有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需要交 4.6 万元的集资款,但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最后只能找银行贷款担任领导职务的几 十年,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他自己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人物专访】“我常想,我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靠得是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 党和人民已经给予我太多了,多的让我诚惶诚恐,我干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刘金国 我因执行公务不能到现场,向大家表示歉意和致敬,我的荣誉属于200万公安干警,来 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我是人民公仆,如有不廉洁,不公正,不负责,不作为的任何一点,定 将主动辞职,坚决言行一致,绝不失信于民 ——刘金国【颁奖辞】 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 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5、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主要事迹】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 2003年起至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 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初见张平宜,打扮时髦,举止优雅,没有任何理由将她与四川麻风村的“疯婆娘”划上 等号唯有事实,才能颠覆印象在凉山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当地人都认识这位台湾来的“张阿姨”,她每年都会来:把辍学的孩子“抢”回学校、为征地与政府官员吵架……衣食 无忧的张平宜,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我是一个金牛座的女人,热情固执,会为正义两肋插刀,为理想勇往直前张平宜 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 1999 年进驻大凉山采访麻风村现状,目睹被遗弃的病人与 无知的眼神,她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群体后代的命运。
在麻风村小学教了12年书的民办老师王文福打算转行了,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张平 宜出面挽留,“你千万别走,我来想办法为了筹款,她写文章、做演讲,甚至在圣诞夜的 街头卖蜡烛2002 年,破落的麻风村小学盖起了6间砖木结构的教室与2 间学生生活用房, 这是张平宜用 30 万元善款换来的腼腆的孩子露出了笑容,她继而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2003 年,张平宜辞去了报社 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创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打造大营盘村的希望工程十余载 的奔波与操劳,张平宜在大凉山当地建立了国内麻风村第一所正规学校,实现了九年制义务 教育,大营盘也于2005 年成为正式的行政村麻风村走出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他们的出路,张平宜委托弟弟在青岛的工 厂建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在那里,孩子们白天学技术,晚上学文化张平宜最看重英语与电 脑,以及完善的人格教育在学校坡地高处兴建一座书香亭,亭子四周要种蔷薇,花季时蔷薇灿烂绽放”这是 张平宜的浪漫情怀,她想象自己坐在那里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与友人诉说大营盘的前尘 往事人物专访】“2012 年,我希望在大陆成立基金会,结合两岸更多人力与物力,帮助更多的弱势群 体 ——张平宜“其实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始终有一群爱我的朋友。
我在台湾有一群善良的人,我在大 陆也有一群善良的朋友一个人要珍惜生命当中的每一个点滴,每一份感动孩子们让我学 会谦卑 ——张平宜【颁奖辞】 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6、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感动中国 2012十大人物孟佩杰和养母【主要事迹】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孟佩杰8 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 的重任2009 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 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 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 40 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 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 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 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