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同情境下中学生承诺判断的发展

wm****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7.50KB
约29页
文档ID:51720308
不同情境下中学生承诺判断的发展_第1页
1/29

不同情境下中学生承诺判断的 发展张银娜**,程小青,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所 **nancygel@研究背景与意义•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 道德准则——爱因斯坦•强烈的道德意识——是非感,以指导儿童与别人的 交往•对社会准则的采纳以及个人承诺是道德发展的重要 方面,了解儿童承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承诺(promise)的定义•“承诺”: “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许诺”:“答应,应承”, “诺言”:“答应别人的事”——《现代汉语辞典》•“说话者承担将来行为的义务的言语动作”——塞尔(John R. Searle, 1969,1979) 承诺不仅是一种言语动作,也是社会契约因为我承诺了,我 必须做”——实现自我行为的控制从发展看,承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联结系统 已有的关于承诺发展的研究•从语言理解角度对承诺的研究•从社会规则角度的研究•承诺对诚实的影响•儿童对承诺的道德判断 从语言理解角度对承诺的研究•对承诺的理解随年龄增长ü9—11岁儿童知道预言(雨将在一小时内停,我 保证)和关于过去的陈述(我今天早晨弄干净 了我的房间,我保证)可能不是承诺ü4—6岁儿童往往把预言、陈述同承诺混为一谈 。

Astington (1988) 从社会规则角度的研究•3、4岁幼儿就能理解儿童与妈妈之间订立的 准许规则(条件许诺)(Harris & Nunez, 1996) •中国研究者对于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条件许 诺的发展的研究 承诺对诚实的影响•“承诺-诚实效应”(promise-honesty effect) Nysse-Carris 的研究 两种不同的承诺:保守秘密的承诺,说真话 的承诺 儿童对承诺的道德判断•日常生活两难故事冰岛被试更看重承诺中国被试更强调来自友谊本身的人际责任感,强 调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方富熹等人(1993, 1996, 2002) 关于承诺的研究方法•传统的临床访谈法•道德情境测验法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 研究设想过去研究中对于承 诺的关注较少过去关于承诺的研 究更多关注幼儿, 而青少年时期是承 诺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足已有研究基础9-11岁儿童就已经能很好 的理解承诺,青少年时期 是承诺发展的重要阶段已有关于青少年承 诺的研究很少有针 对中国文化下的儿 童关于承诺-诚实的研究: Nysse-Carris 提出两种不 同的承诺:保守秘密的承诺 ,说真话的承诺。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 和道德抉择的研究方法 能提供生态化研究的可 能,综合以往研究方法 的优点本研究的 设想研究中国文化 下青少年承诺 的发展提供四种现实生 活中的两难情景中国被试与冰岛被试相 比更强调建立和维持良 好的人际关系研究青少年承 诺判断发展的 可能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不足情境对对方有无过过 错错承诺对诺对 象是 同学或好友履行承诺诺后 有无损损失执执行承诺诺的 阻碍者承诺隐瞒过 失,可能因 此被误解有普通同学 / 好朋友无有权威的成 人(老师)承诺帮助作 弊但可能也 被惩罚有好朋友/ 普通 同学可能有老师承诺借书给 同学但好友 又来借无普通同学/ 好 朋友无同伴承诺去溜冰 后爸爸又邀 请去看话剧无普通同学 / 好朋友有成人研究假设 •承诺的判断的发展趋势 v 有过承诺情境中初中学生更多违背承诺的判断高中学生更多遵守承诺的判断无过承诺情境中倾向于做出守诺判断,随年龄增长,信守承诺 的比例 越来越高;v 在有过承诺情境中 守诺判断比例:朋友〉普通同学在无过承诺情景下,二者差异不显著v 在承诺后由损失的情境中儿童倾向于做出不受诺的判断研究方法被试: 430人 ,收回的有效问卷为428份 初一年级106人,初二年级103人,高一年级121人 ,高二年级98人 农村中学202人,城市中学206人 男生197人,女生231人 研究材料•情境故事问卷•人口统计学问卷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收集问卷调查资料与人口统计学资料•数据处理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统计 承诺判断的发展趋势承诺判断的发展趋势讨论1•个人无损失的无过承诺>个人无损失的有过承诺>个人有损失 的有过承诺>个人有损失的无过承诺。

•同伴群体在青少年的日常交往中有很大的影响,个体想要保持 与群体的交往就必须要遵从群体的规则青少年由于年龄的不 断增长,与同伴的情感联系加强,同伴群体逐渐成了他们的情 感依赖 •守诺后个人是否有损失,是这两个情境下做出不同选择的主要 原因 •高中学生更多的做出不守诺、去看话剧的判断,可能是同伴关 系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初中阶段那么重要;或者高中生由于更成 熟,对所从事活动的强化值的考虑更多在不同友谊程度下承诺的发展在不同友谊程度下承诺的发展在不同友谊程度下承诺的发展在不同友谊程度下承诺的发展讨论2•初中生更加重视纪律,教师的影响较大;高 中生更加重视关系,朋友的影响较大•儿童开始知道不守诺言很可能会失去友谊, 所以宁愿冒着作弊被发现后也要受到惩罚的 危险也要帮助朋友度过这一难关而对于普 通同学,他们因与其的情感联结不深,很少 愿意铤而走险 结论1 中学生承诺判断的发展趋势•在有过错情境下,各年级学生做出守诺判断 的比例由初中时的较低水平发展到高中时的 较高水平; •两个无过错情境下的结论则出现了分化:承 诺借书情境下,各年级守诺判断都很高,且 基本无差异,而承诺滑冰情境下则出现了随 年级增长守诺判断逐渐降低的趋势 。

结论2 四种情境下各年级中学生对朋友和普通同学 的承诺判断结果比较•在有过承诺情境中,承诺对象是朋友的情况下 的守诺选择要高于承诺对象是普通同学的守诺 选择;在无过承诺情景下,二者差异不显著 研究设想过去研究中对于承 诺的关注较少过去关于承诺的研 究更多关注幼儿, 而青少年时期是承 诺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足已有研究基础9-11岁儿童就已经能很好 的理解承诺,青少年时期 是承诺发展的重要阶段已有关于青少年承 诺的研究很少有针 对中国文化下的儿 童关于承诺-诚实的研究: Nysse-Carris 提出两种不 同的承诺:保守秘密的承诺 ,说真话的承诺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 和道德抉择的研究方法 能提供生态化研究的可 能,综合以往研究方法 的优点本研究的 设想研究中国文化 下青少年承诺 的发展提供四种现实生 活中的两难情景中国被试与冰岛被试相 比更强调建立和维持良 好的人际关系研究青少年承 诺判断发展的 可能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不足进一步的研究•采用儿童自我报告法,从儿童自身角度对结 果作出阐释•增加其他可能影响承诺判断的因素主要参考书目•Nysse-Carris, Kari Lynne. Promise to keep a secret, Promise to tell the truth: Understanding the promise- honesty effect. Ph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2002. •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 月第1版 •陈会昌、辛浩力、叶子:青少年对家庭和同伴群体影响 的接受性,心理科学,1998年3期 •陈少华,郑雪,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 究,心理科学,2000,6:703-707 •方富熹, 方格, M. 凯勒, W. 埃德斯坦. 东西方儿童对友谊 关系中的道德推理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报, 2002, 34(1):67~73 •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 育,1999,3:12-1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