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十年来吴语声韵调变迁综述

正**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50KB
约7页
文档ID:41515348
六十年来吴语声韵调变迁综述_第1页
1/7

1六十年来吴语声韵调变迁综述六十年来吴语声韵调变迁综述钱钱乃荣乃荣符号“>”表示“变为……” ,在未加说明时, “>”左边是老派音,右边是新派音/”在音标之间表示“或” 赵记指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 (1928 年)所纪录的读音声母声母(1)古非组字(如:副方附坟) φβ>f v赵记非组字声母仅松江、王家井有 φ、β,上海(旧派)、罗店、周浦有 β这次我记 到上海、松江、周浦、王家井、宁波的老派都有 φ、β;丹阳、董家桥、霜草墩、罗店、 双林、太平,温州的老派都有 β多数是 φ、β 和 f、v 两读但这些地区的中、新派(除 董家桥外)都己变为 f、v2)微母字(如:无武问尾)v> A(u)老派微母都读 v/β 的地方,上海、王家井中派是A(u)/v,无锡、霜草墩、罗店、周浦、 衢州、金华(或u)等地新派是A(u)/v;黄岩老派读 v,中、新派 u 韵字前是 β/v;靖江老派 平去入声字是 v,新派是 v/β有的地方今 u 韵字中派以A(u)为主后,新派又趋向归入 v, 如双林、上海、松江、杭州(杭州老、中派均为A(u))3)疑、匣母今 u 韵字(如:吴胡户) A(u)/β>v宜兴、溧阳、上海、盛泽的老派是 β,丹阳、靖江、江阴、霜草墩、罗店、周浦、双 林、杭州、绍兴的老派是A(u)/β,常州老派是A(u),黎里、嘉兴、崇仁、太平、王家井、 宁波是 β/v。

这些地方的新派,读 v 的有溧阳、常州、松江、嘉兴、双林、绍兴、崇仁、 太平、王家进;读A(u)/v 的有丹阳、霜草墩、罗店、周浦、上海、黎里(β/v)、盛泽、杭州、 宁波总的趋势是 v 化(附=无=胡) 同时,影母今 u 的字〔如:乌污〕:(u)/w>υ 的地点有溧阳、常州、昆山、霜草 墩、罗店、周浦、上海(或 (u))、松江、黎里、盛泽、嘉兴、双林、绍兴、王家井、崇仁、 太平、温州 (4)疑母字(如,熬昂误义遇) ŋ/>A 疑母的失落在赵书中已处词汇扩散状态,不过除杭州外,各地失落疑母的都指明少数 字现在各地新派已有大量疑母字声母陆续变为A(i;y;u),大城市尤剧如上海郊县松江 附近老派合口疑母字“危伪”还保留 ŋ 母,但上海市内新派“谊义议疑御愚娱悟碍昂谚原 源银仰迎”等字已纷纷失落疑母或两读,有的人“外我硬额玉咬严岸砚”等字已开始失落 疑母 (5)匣母今开口呼字(如孩红恨号) A>A/xA>主要在吴语的近边缘区,如衢州、金华 xA>A/A、xA;靖江 hA>hA;江阴A>hA;常州赵记A,现为hA6) 精组今齐、撮字(如:酒千相墙)ts ts’ s z>t t’  /d 常州、崇仁、太平、嵊县城内和周浦、上海、松江老派都分尖团,新派已不分尖团。

绍兴赵记有一派分尖团,杭州有一派也有些字读尖音,现三派都不分尖团苏州、昆山、 罗店、靖江的新派已开始有一部分字有时不分尖团 与此同时,从、邪母今齐、撮呼声母也有些变化,老派是 z/dz、z 母的,新派常州、 苏州、罗店是,昆山、周浦、松江、太平、崇仁(但Iŋ 韵字如“命丁寻陈”仍为 dz、z)是 d/,绍兴是 d,杭州是的 d/(i、y)少,上海是/d/ (i、y)少2(7)知照三等字(如:专超少船) t组>ts 组 吴语区一些地方知照二等字和知照三等字声母不同,如靖江三等字读 t组而二等字读 ts 组,也有些地方如溧阳、无锡、宁波、金华三等字读,另有些地方如宜兴、童家桥、江 阴、绍兴仅知照三等合口字读 ts/t,其他读 ts现在有些大城镇不少读 t组声母的字新派 已变为 ts 组或 t、ts 组两读,如双林 t组字中、新派已全部读 ts 组,如宁波“展穿扇震畅 入”等字原读 t组新派读 ts 组或两读,黄岩也开始有此倾向,金华“说出述入刷”等入声 字也由 t变 ts 组 (8)知照三等字 tA组>ts 组 苏州、无锡赵记都有 t组,现在苏州城内除评弹艺人外很难找到有老年读 tA组音,无 锡老派已是 tA组、ts 组两读,中、新派全部并入 ts 组。

(9)遇摄知照三等合口今 y 韵字(如:朱处书除)ts 组>t组 有松江、周浦两地此外,嵊县、崇仁知照三等开口Y韵字(如;周收)也从 ts 组变为 t组 (10)帮、端母字(如:巴饱多祖) b、d>p、t 原松江府以及浙南山区有些地方如松江、上海、永康、仙居老派读b、d,松江、周 浦还有见母字(加:经级较脚)老派读J声母现在永康新派部分人已变为 p、t,上海中、 新派都是 p、t,松江新派多数人变为 p、t、t,周浦新派少数人变为 p、t、t (11)见系今齐、撮口央后低元音韵字(如:姜巧银极)c(J)系>b 系 松江、周浦老派J系,新派已变 t系,太平新派则 c/t系两读比老派灵活 (12)澄床禅日从邪母部分字(如:陈传茶残墙)dz>z 赵书中由 dz>z 已呈词汇扩散状态,现有 dz、z 两母的地方,都有一些老派读 dz 的字 新派入 z 母或两读,以吴江城内(松陵)、盛泽、黎里、双林为著如双林“茶宅查残直传” 老派都读 dz 母,新派多数人读 z/dz少嘉兴赵记有 dz、z 两母,现老、中、新派都只有 z 母,上海在 19 世纪中叶还有 dz 母(J.Edkins1853 年记),现老、中、新派也都仅有 z 母。

那些 dz 母向 z 母合并较显著的地区都是接近无 dz 母的地区 (13)日母字(加;柔如仍入)文读音 z>1 江阴、上海、松江、金华、衢州、董家桥的新派都如此,杭州则变为A (14)全浊声母清化 金华城内老派一些阳上字在声调并入阴上的同时声母由浊变清,如道 dɑU24≠稻tɑU544,新派有更多的字变清声母新派的阳平字的声母也已由 b、d 等变为 b/p、d/t 等; 阳入的许多字声母也变清;丹阳城内赵记古全浊声母今平声文读变送气塞音,白读和仄声 字声母读下加的浊母清化音,现在城内中派平声文读仍是送气塞音,但白读和仄声字声 母有的读 b、d 等(如:朋 bεn213、头 dE213、稻 dA213、恒Aεn213),有的读 p、t 等(如:旁pɑŋ324、动 toŋ44、败 pɑ41、极 tsI5)声调也随之分化,新派文读音大量不用,故平声文读音只有少数字读 p’、t’等,大部分已同中派的白读和仄声字 此外,衢州、永康、金华等地 v>fv;童家桥、靖江、温州、金华、永康、金坛城内、 西岗(老派)、杭州等地 z>sz,>15)“去”字读音变化 k’>t’“去”字现有宜兴、溧阳、丹阳、至家桥、江阴、常熟、昆山、王家井、余姚、黄岩、 衢州、金华、永康老派都用 k’声母,但新派一般能兼用 t’母或常用 t’母文读,韵母也随 之发生变化。

韵母韵母3(1)支脂之祭韵知照三组字(如:知耻试滞) A /A>A 苏州老派多数是A,新派多数读A或两读,无锡老派是A/A,昆山老派A,新派都倾向或 开始并于A (2)遇摄知照三组字(如:朱处输除) /y> 周浦、松江是 y>/y,有的字新派可读 u;上海老派读,中、新派都是,新派有 的字可读 u;宁波老派,新派少数字可读3)“拉街、麦石”韵母中A化 ɑ、ɑ/a、a> A、A 无锡 ɑ->ɑ,常熟 ɑ>ɑ┴,上海、王家井、余姚 ɑ>A宜兴A- (赵记为 ɑ)>A,江 阴 ɑ>ɑ┴,无锡 ɑ (赵记 ɑ-)>A,常熟 ɑ┴>A-,松江、昆山 ɑ>A,双林 ɑ┴ (赵记 ɑ>>A,黄岩 ɑ (赵记)>,罗店 ɑ (起记)>A,霜草墩 a (赵记)>A┴, 宁波 æ ->4)麻韵二等多数字〔如:巴沙瓦〕 ,通摄入声韵和江摄觉韵、宕摄铎韵大部分字(如: 陆剥作)趋 o┬、┴化 舒声韵:溧阳┬(赵记)>o┬,西岗┬(赵记)> (限今老派),靖江 o┴>o,常州 o┬(赵 记)>o,上海 o┴>o,盛泽┴(赵记)>o┬,嘉兴┴(赵记)>o,绍兴┴>o┬,余姚>o┬。

促声韵,宜兴 o┴ (赵记)>┴,溧阳 (赵记) >┴,江阴>o,常州>┴ ,苏州 (赵记)>┴,黄岩、宁波、盛泽 (赵记)>┴5)效摄字(如:包刀高浇)韵趋┬化溧阳、宜兴┬γ>ɑ┴γ,丹阳┴>加,江阴 (赵记)>┴,霜草墩、罗店 o>┴/o少, 黎里A-甚微(赵记)>A/A -少,杭州>┬,绍兴 ɑ>┬/ɑ┴,王家井 ɑ (赵记)>┬,崇 仁A (赵记)>A┴,太平ɑ>ɑ┴,余姚>┴,宁波┬>,黄岩>┴,衢州┴(赵记)>┬6)咸、山摄字(如:反难半南看)鼻化音趋消失靖江 æ~>æ~轻,常州 æ~ (赵记)>æ/æ~微,~ (赵记)>~/~微;无锡 æ~微>ε/ε~微少;杭州Ẽ>E/Ẽ 微,ĩ>I/ĩ轻,õ>o/õ轻;绍兴 æ~Ẽ>æ~/æ少,θ~;ø~>θ~;/θ~/θ少,ẽ>ĩ/I; 衢州 ã>æ~轻,~->-;金华白读的~>;周浦 ẽ>e/ẽ微少,ø~>ø/ø~微少7)深、臻、曾、梗摄字(如:本能根桓)鼻韵尾舌面化 ŋ>有丹阳、江阴、常州、常熟、上海、松江、吴江、嘉兴、余姚、永康。

白读自成音节 的 ŋ (如:五鱼)>的,有上海、松江、王家井、永康此外,开口三、四等Iŋ 韵字(如:命金)有的地方失去鼻韵尾,如无锡I[ ŋ,i [ ŋ>iĩ/i,常熟 ĩŋ>ĩ/ĩ,霜草墩 ĩn>ĩ,上海 iŋ、iŋ>i/ĩ,杭州In>In/ĩ,王家井老派 已是 ĩ,中、新派同8)宕摄字和梗摄开口二等字(如昂床硬常)前后带鼻化或鼻音韵合并有些地区很早就已是一个韵,如宜兴、常州、杭州许多地方现在正在合并中,如江 阴ŋ;aŋ>Aŋ/ŋ;aŋ,苏州、松陵~;ã>Ã/~ ã,常熟~;ã>Ã/~ ã,昆山 ā;ã>ã, 上海~、ã >Ã,嘉兴 ā;ã>Ã此外,宁波新派和余姚新派的 ã 鼻化变得很轻,有人近 无 (9)止摄开口日母字(如:尔二耳儿)文读音 r 化 老派原来是l/l 的地点,新派为r 的,有溧阳、江阴、常熟.上海、松江、嘉兴、杭 州、余姚10)麻、佳、央韵合口二等见系字(如:瓜挂花话)介音 u 失落有宜兴uo>o/uo,江阴 o/uo>o,常州 u (赵记)>o,无锡 u/Uu>u,周浦Uo>o,松江o/uo少>o11)桓韵见系字(如:宫宽欢换)介音 u 失落4靖江 u~>~/u~少,江阴θ/uθ少>θ,无锡 uo->o,苏州 uθ>θ,昆山 uθ>θ/uθ少, 上海 ue/uø->ø-,温州 yθ;ɑ少>θ/y;ɑ少,衢州见组 u~->u-/-。

12)咸、山摄开口三等韵字(如:变点现验)鼻化失落,有的进而并入 i 韵 常州 ĩ/I(赵记 ĩ)>I/ĩ微,南汇 ĩ(赵记)>i/ij少,上海 i/ij/ I (赵记I)>i/I 少,杭州 iẽ>ie/iẽ轻, 太平 iẽ>iẽ轻,衢州 iẽ>iẽ轻/ie,宜兴老派 p 系、t 系 e、其他系I,新派全部I有些地方其 中的“念、验、陷”等个别字老派韵腹开口度大,新派并入其他字的韵,如上海“陷、念” 老派读 iE新派一般该 i/I,松江“陷”iE>i/iE,黎里、盛泽“验、念” iE>iI,嘉兴 iE>ie;余姚“间、陷、验、念”等 iε~>iε~/ĩ (13)深、臻、曾摄开口三、四等今 p、t、ts 系字(如:命品丁寻)和 t系字(如:金兴倾 认) 今韵腹差别消失无锡I[ ŋ≠i[ ŋ>iĩ/i,苏州 iIn≠in>iIn,昆山 in≠in>in,周浦iIŋ≠iŋ>iIŋ,上海 iŋ≠iŋ>i/ĩ,松江 iŋ≠iŋ>i,黎里In≠i┴ŋ>i┴ŋ,盛泽I[ ≠iI[ >I,金华In≠iIn>iInnŋn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