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景观技术3-1土方工程Convertor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KB
约8页
文档ID:35682358
景观技术3-1土方工程Convertor_第1页
1/8

景观工程与技术徐 颖 第三章 景观土方工程 本章主要解决的问题:1、景观用地竖向设计的注意事项 2、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与平衡调配 3、土方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本章主要内容 一、地形 二、园林景观用地的竖向设计一、地形1、两个概念的区别:地形和地貌 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为:山脉、丘陵、河流、湖泊、海滨、 沼泽等 地貌,是指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好分布规律它不仅描述地形的特征, 还包括其成因,演化过程、结构等 如:三角洲是堆积而成的,形态较为平坦,为平原地形但你从其成因来看,它为流水地 貌 2、地形的功能a、骨架作用; b、空间作用 c、景观作用 (景观作用包括背景作用和造景作用两个方面 )d、工程作用 地形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条件在采光方面,为了使某一区域能够受到冬季阳光的 直接照射,就应该使该区域为朝南坡向; 从风的角度,为了防风,可在场所中面向冬季寒风的那一边堆积土方,可以阻挡冬季寒风 反过来,地形也可以被用来汇集和引导夏季风,在炎热地区,夏季风可以被引导穿过两高 地之间所形成的谷地或洼地等,以改善通风条件,降低温度 地形的表达方法 1.等高线法所谓等高线,就是绘制在平面图上的线条,它将所有高于或低于水平面、具有相等垂 直距离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也可以理解为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形相交切所 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等高线表现了地形的轮廓,它仅是一种象征地形的假想线, 在实际中并不存在 等高线法中还有一个需要了解的相关术语叫等高距等高距是指在一个已知平面上任何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而且等高距是一个常 数在地形设计时,用设计等高线和原地形等高线可以在图上表示地形被改动的情况绘图时, 设计等高线用细实线绘制,原地形等高线则用细虚线绘制当设计等高线低于原地形等高线时,则需要在原地形上进行开挖,我们称之为“挖方” ;反 之,当设计等高线高于原地形等高线时,则需要在原地形上增加一部分土壤,我们称之为 “填方” 用原等高线和设计等高线表示挖方与填方 等高线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2) 由于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等高距是个常数,等高线水平间距的大小就可以表示地形的倾斜度大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倾斜度越 大;反之,等高线越疏,则地形倾斜度越小当等高线水平距离相等时,则表示该地形坡面倾斜角度相同 等高线的疏密说明了坡度的陡峭程度 (3) 所有等高线总是各自闭合的由于设计红线范围或图框所限,在图纸上不一定每根等高线都能闭合,但实际上它还是闭 合的,只不过闭合处在红线范围或图框之外。

4)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 只有在表示某一悬挑物或一座固有桥梁时才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在某些垂直于水平面的 峭壁、挡墙处,等高线才会重合在一起除了悬崖或垂面以外,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2.重点高程坡向标注法在平面地形图上,往往将图中某些特殊点(园路交叉点、建筑物的转角基底地坪、园桥顶 点、涵闸出口处等)用十字或圆点或水平三角标记符号来标明高程 用细线小箭头来表示地形从高至低的排水方向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地面坡向变化情况的表达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设计工作量小,图 纸易于修改和变动,绘制图纸的过程比较快 用高程箭头法表示地形 3.坡度标注法对地形的描述还可以用坡度的方法表示 坡度即地形的倾斜度,通过坡度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率说明坡度大小, 坡向采用指向下坡方向的箭头表示,坡度百分数应标注在箭头的短线上坡度的计算可用下式来表示:i=H/L×100%式中:i——坡度;H——垂直高差;L——水平距离注意坡度和角度的区别!例如:一斜坡在水平距离为 4m 内上升 1m, 其坡度 i 应为i=1/4×100%=25% 4.计算机绘图法通过现有的一系列计算机绘图软件,可以建立和原地形地表形状相一致的电子模型,同样, 也可以建立地形改造后的设计地形电子模型,对于设计师来说可以在屏幕上从任意视角来 观察和体验地形的三维形态,甚至可以制作成多媒体动画,从而可以连续地、实时地得到 地形变化的印象,并据此对设计地形做出进一步调整。

例如:利用 ArcGIS 可形成地形图、坡度图、坡向图等;地形的类型地形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分类和评价这些途径包括它的地表形态、地形分割条件、地 质构造、地形规模、特征及坡度等 在上述各种分类途径中,对于造景来说,坡度乃是涉及到地形的视觉和功能特征的最重要 因素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地形分为平地、坡地、山地三大类1.平地在现实世界的外部环境中绝对平坦的地形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地面都有不同程度甚至是难 以察觉的坡度 因此,这里的“平地”指的是那些总体看来是“水平”的地面, 更为确切的描述是指景观地形中坡度小于 3%的较平坦用地a、用于种植的平地如游人散步草坪的坡度可以大些,介于 1%~3%较理想,以求快速排水,便于安排各项 活动和设施b、铺装平地坡度可小些,宜在 0.3%~1.0%之间,但排水坡面应尽可能多向,以加快地表排水速度 如广场、建筑物周围、平台等 2.坡地坡地指倾斜的地面,园林中可以结合坡地地形进行改造,使地面产生明显的起伏变化,增 加园林艺术空间的生动性坡地地表径流速度快,不会产生积水,但是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度的坡面 延伸过长,则容易产生滑坡,因此,地形起伏要适度,坡长应适中。

坡地按照其倾斜度的大小可以分为缓坡、中坡、陡坡 3 种类型1) 缓坡坡度在 3%~10%,适宜于运动和非正规的活动,一般布置道路和建筑基本不受地形限制 缓坡地可以修建为活动场地、游憩草坪、疏林草地等缓坡地不宜开辟面积较大的水体,如要开辟大面积水体,可以采用不同标高水体叠落组合 形成,以增加水面层次感缓坡地的植物种植不受地形约束如篮球场(坡度取 3%~5%) 、疏林草地(坡度取 3%~6%)2) 中坡坡度在 10%~25%,只有山地运动或自由游乐才能有效加以利用,在中坡地上爬上爬下显 然很费力 在这种地形中,建筑和道路的布置会受到限制 垂直于等高线的道路要做成梯道,建筑一般要顺着等高线布置并结合现状进行地形改造才 能修建,并且占地面积不宜过大 对于水体布置而言,除溪流外不宜开辟河湖等面积较大的水体中坡地在植物种植方面基 本不受限制U 字形建筑平面适合布置在山脊的末端 建筑平面平行于等高线,使填挖土方量为最小 建筑平面垂直于等高线,使填挖土方量为最大 3) 陡坡 坡度在 25%~50%的坡地为陡坡 陡坡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滑坡甚至塌方,因此,在陡坡地段的地形改造一般要考虑加 固措施,如建造护坡、挡墙等。

陡坡上布置较大规模建筑会受到很大限制,并且土方工程量很大 如布置道路,一般要做成较陡的梯道;如要通车,则要顺应地形起伏做成盘山道 陡坡地形更难设计较大面积的水体,只能布置小型水池陡坡地上土层较薄,水土流失严 重,植物生根困难,因此陡坡地较难种植树木,如要对陡坡进行绿化可以先对地形进行改 造,改造成小块平整土地,或在岩石缝隙中种植树木,必要时可以对岩石进行打眼处理, 留出种植穴并覆土种植 3.山地 同坡地相比,山地的坡度更大,其坡度在 50%以上 山地根据坡度大小又可分为急坡地和悬坡地两种 急坡地地面坡度为 50%,悬坡地地面坡度在 100%以上由于山地尤其是石山地的坡度较大,因此在园林地形中往往能表现出奇、险、雄等造景效果 山地上不宜布置较大的建筑,只能通过地形改造点缀亭、廊等单体小建筑 山地上道路布置亦较困难,在急坡地上,车道只能曲折盘旋而上,游览道需做成高而陡的 爬山磴道;而在悬坡地上,布置车道则极为困难,爬山磴道边必须设置攀登用扶手栏杆或 扶手铁链 山地上一般不能布置较大水体,但可结合地形设置瀑布、叠水等小型水体 山地与石山地的植物生存条件比较差,适宜于抗性好、生性强健的植物生长。

但是,利用 悬崖边、石壁上、石峰顶等险峻地点的石缝石穴,配植形态优美的青松、红枫等风景树, 却可以得到非常诱人的犹如盆景树石般的艺术效果 二、园林景观用地的竖向设计定义:竖向设计是指在场地设计过程中,将场地地形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 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要求, 成为适宜建设的建筑场地竖向设计的意义竖向设计亦称竖向规划是规划场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 总平面布置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在地域范围大、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进行功能分区、路网及其设施位置的总体布局安 排时,除须满足规划设计所要求的平面布局关系外,还受到竖向高程关系的影响因此,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总体平面和竖向使用功能的要求, 统一考虑和处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保证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合 理性、经济性做好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竖向设计的内容地形设计 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 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 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排水设计 管道综合 竖向设计的方法竖向设计的方法主要有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种。

一般来说,在平坦场地或对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常用设计等高线法表示,坡地场地 常用设计标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 1、设计标高法 也称高程箭头法,该方法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起止点、交叉点)与 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其标 注在图上设计道路的坡度及坡向,以地面排水符号(即箭头)来示意,表示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 2、设计等高线法是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设计等高线 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3、局部剖面法该方法可以反映重点地段的地形情况,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结构、坡度、相对尺寸等, 用此方法表达场地总体布局中的台阶分布、场地设计标高及支挡构筑物设置情况最为直接 对于复杂的地形,必须采用此方法表达设计内容 土方工程量计算(p28)土方量的计算工作,分为估算和计算两种估算一般用于规划、方案阶段,而在设计的施 工图阶段,则需要对土方工程量进行较为精细的计算1、体积公式估算法体积公式估算法就是把所设计的地形近似地假定为锥体、棱台等几何形体,然后用相应的 求体积公式计算土方量。

该方法简便、快捷但精度不够,一般多用于规划方案阶段的土方 量估算 垂直断面法垂直断面法多用于园林地形纵横坡度有规律变化地段的土方工程量计算,如带状的山体、 水体、沟渠、堤、路堑、路槽等此方法是以一组相互平行的垂直截断面将要计算的地形分截成“段” ,然后分别计算每一单 个“段”的体积,然后把各“段”的体积相加,求得总土方量截断面可以设在地形变化较大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精确度取决于截断面的数量,如地形复 杂,要求计算精度较高时,应多设截断面;地形变化小且变化均匀, 要求仅作初步估算, 截断面可以少一些 计算公式如下:V=1/2(S1+S2)·L式中: V——相邻两断面的挖、填方量(m3) ;S1——截面 1 的挖、填方面积(m2) ;S2——截面 2 的挖、填方面积(m2) ;L——相邻两截面间的距离(m) 等高面法等高面法是在等高线处沿水平方向截取断面,断面面积即为等高线所围合的面积,相邻断 面之间高差即为等高距等高面计算法与垂直断面法基本相似,其求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S1+S2)/2·h+(S2+S3)/2·h+(S3+S4)/2·h+…+(Sn-1+Sn) /2·h+Sn/3·h=[(S1+Sn)/2+S2+S3+S4+…+Sn-1+Sn/3]·h式中: V——土方体积(m3) ;S——各层断面面积(m2) ;h——等高距(m) 。

此法最适于大面积自然山水地形的土方计算方格网法用方格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