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辨析和修改语病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KB
约13页
文档ID:504037621
辨析和修改语病_第1页
1/13

辨析和修改语病 《中考大纲》中规定: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语序不当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① 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②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③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规律: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 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2、 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他是一位优秀的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黄冈中学的语文老师正确次序:他是黄冈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 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 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 ②表示数量的短语, ③动词或动词短 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 前)3、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① 从村庄到街道,从清晨到深夜,到处都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② 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蒂诺维奇热情的交谈正确的次序是: 许多记者昨天 (时间)在新闻发布中心 (处所)都(副词) 热情地(表情态) 同米卢蒂诺维奇(对象)交谈。

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 ②表时间的介词短语, ③表处所 的介词短语,④表语气的介词短语(副词) ,⑤表情态的词,⑥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词前4、分句的次序不当① 可怜的小狗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满脸伤痕,这时它已无力叫唤了② 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 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 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 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① 山坡上,听不见锹(qiao)镐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只有一对对焦急的眼光,在向山沟 里张望眼光”是不能“张望”的,应改为“眼睛” ② 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呼啸”应为“沸腾”2、 动宾搭配不当① 我们必须扩大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② 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3、 主宾搭配不当① 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市人② 黑格儿的这本书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4、 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这里包括“定中搭配不当” “状中搭配不当” “中补搭配不 当”)①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聪明”与“手”搭配不当)② 下课后, 他一个人走到山坡上, 十分热烈地读起英语单词来。

(“十分热烈” 改为“认真”)③ 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战士的发言 (“以亲切的目光” 与“倾听” 不搭配,应为: ,, 注视着这位老战士,倾听着他的发言 )④ 对不起,这次我们对您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周全”改为“周到”)⑤ 小李的演技很高,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 (“丰满”应改为“充分”)三、成分残缺或赘余(一)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 变为状语, 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 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3、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 神)(二)成分赘余①雪莲牌衬衫, 无论在款式上、 质量上, 还是包装上, 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堪”本是“可 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 ,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 )②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 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主语多余 “原因” 与后“因 为”重复,因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③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

(宾语多余“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④ 今天 ,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 ,游览了白塔、 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 多余,应去掉 )⑤ 开学前 ,我们搞了一次军训 ,负责军训的教练是连队的大胡子和小眼睛 (“负责军训” 多余,应删掉 )⑥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 :梨呀、苹果、柿子 ,, ( “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 “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四、结合混乱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 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 纠缠在一起, 造成关系套叠表意 不清, 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也有人标之为句式杂糅句式杂糅, 往往表现为如下几个 方面: ⑴作者同时用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句子;⑵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⑶一句话说了一半, 又另起炉灶, 另说一句; 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 语,纠缠不清例如:①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 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 应 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应该从“曾被 ,, 束缚的 ,,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应该从 “要②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 和“在,, 束缚下的 ,, ”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③ 你可知道, 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出版,, 努力”和“一本译作 ,, 见面的”两个句中选用一句 )④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 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 ,, 马列主义之后” 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 却用“中国革命” 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 ,, 之后” )⑤ 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的,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上半句,主语应当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 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不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 动”,而是“我们” ⑥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 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例:①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② 一辆乳黄色和浅红色的电车下驰过去。

(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 可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以避免产生歧义 )③ 现全渠正勘测完毕 144 华里没有说全渠有多长,有可能是 144 华里,已勘测完毕;也有可能不只是 144 华里,其中完成的有 144 华里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这是语法停顿不同造成的歧义,可以理解为它是动宾短语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偏正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 权威著作六、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 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 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3、主客倒置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 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4、否定失当: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 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5、一面与两面 例:加快本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 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 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的一条重要途径。

(前面是“建设好” “搞好”“办好”,后面是“能否” ,搭配不当,应当把“能否”去掉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一些技巧1、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应为“许多同学昨天在“一连串”应移到“事情”例:在办公室里昨天许多同学都同新来的英语老师热情地打招呼办公室里都热情地同新来的英语老师打招呼” 例: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2、句中有“是否” 、“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 词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例: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没有”与“关键”不能 搭配3、句子含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 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 “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 我无时无刻没有不想念她 (删去“没有” 4、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例: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 使他深受教育 (删去 “经过”,让“老师” 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5、句子的谓语是“是” 、“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谓语“是”等词 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例:他的家乡是四川省资阳市人6、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例:搜集史料不容易, 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 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 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7、句子谓语是“避免” 、“预防”、“防止”、“忌”、“仿造”等词时,可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 说反了例:出发之前,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删去“不” 8、句子是复句,看关联词1)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 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后 )(2)考虑分句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新闻媒体的一切出版物, 更有责任做出表率, 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 规范意识应该是先“增强”后“杜绝” ,后面两个分句的顺序颠倒了9、句子中有谦辞或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例:我们将光临你们单位参观 (“光临”指宾客来到)10、句子有数词,要考虑是否前后矛盾或有没有歧义 例: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二百万元以上。

(“至少”与“以上”矛盾 )11、句中有多义词时,要考虑是否产生歧义了例:张明一见老朋友赵六,立即给他拉在大路边,聊了起来 (“给”是个多义词,可以理解 为“把”,也可以理解为“被” 12.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可以考虑是否有搭配不当之处 例: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工作” 不能和“采用”搭配 )13.因果关系的复句,考虑是否是强加因果 例;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公司,负责销售,所以很卖力又如:今天校长的报告很精彩 ,由于我重视了听讲,因而忽视了记笔记14.语法无误,考虑是否有逻辑错误 例:他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爬、跌不能同时进行 ) 15.有“多虑、悬殊、极好、久仰、惨遭”等词语,可以考虑是否犯包容性错误 例:我早就久仰他的大名了( “久仰”包含了“早”的意思) 其它练习例举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