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马羊犬牧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引导儿童多种方法、多感官识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初步感受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书写汉字“羊、犬、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重难点】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学习字词 1. 同学们坐得多端正呀!老师奖励你们看图片上的一个地方出示“绿色草地”图片) 2. 你们瞧,这绿茵茵的草地,多么好看呀!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出示词卡:草地)咬准平舌音,张大嘴巴,谁来读? 3. “草”字的下面藏着一个——“早”字春天来了,小草早早地就发芽了横上面的两竖,就像是刚发芽的小草它的名字叫做“草字头”有土的地方长满了草,所以“地”的偏旁是“土”再读读这个词语——“草地” 4. 这儿的风景可真美呀,看,草地上来了什么动物? (1) (出示“马、羊、犬”的实物图、古文字和今文字) “马”:这个字在《识字4》中已经学过,谁会读?看看马的样子和这个“马”字,谁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羊”:谁认识?上面两笔就像小羊的两只角; “犬”:这个字读什么?“犬”就是指狗,它的样子像什么? (2) (出示“”)这是牛。
为了驱赶牛群,牧民手上拿着鞭子它多像一只拿着鞭子或者木棍的手啊出示“牧民放牧”图)牧民手拿鞭子去放牛、放羊,就是“牧”的意思 二、 范读儿歌,整体感知 1. (出示课文插图)有个小男孩来到草地上,在玩什么呢?请大家双手捧书,听老师读这首儿歌老师读到哪儿,你的眼睛就看到哪儿 2. 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一边听,一边露出了微笑那请你们自己也来试着读读儿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音,词语连读不拖音 3. 表扬读得认真和读完坐得端正的小朋友 4. 原来插图中的这个小男孩在学着牧民放羊呢!他怎么做的呢? 三、 细读儿歌,学习字词 1. 出示儿歌第一句,指名读 (1) (出示词卡:小竹竿)竹是翘舌音,咬准字音,嘴巴拢圆指名读) (2) (出示“小竹竿”图片或实物)竹竿就是这样细细长长的一段竹子 (3) 小男孩把小竹竿当马骑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4) 指导读好“我的马”:“的”字轻声,发音前靠,词语连读指名读,齐读) (5) 小男孩骑“竹马”放羊啦,多开心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骑着骑着,发现少了什么? 2. 出示儿歌第二句,指名读1) (出示词卡:牧羊犬,指名读)见过吗?对,牧羊犬,就是帮牧民放羊的狗,这样的狗体型比较大,但是却很温顺。
再读读2) “小黑”是谁呢?在图上找到了吗?原来小男孩把自己的小狗当作牧羊犬啦!谁来读读这句话? (3) 这下什么都不缺了,可以尽情在草地奔跑玩耍啦! 3. 连起来朗读整首儿歌 (1) 同桌合作,连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2) 全班练习朗读、背诵 四、 复习巩固,学写生字 1. 刚才学习了一首有趣的儿歌,儿歌里的生字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读 2. 这些字还要会写: (1) (出示“羊、犬”的实物图、古文字和今文字)老师边范写,边教书写口诀: 羊:左点低,右撇高,横画长短有变化,间距相等竖画正 犬:撇捺展开站得稳,“大”字右上多一点 (2)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反馈 (3) (出示“竹、牧、地”的图片和今文字)老师边范写,边指导: 竹:竹的字形就像是竹叶的样子,左右相似却不同——左边竖,右边竖钩 (读儿歌:小小竹叶随风飘,最后有钩不会跑,左小右大有变化,汉字书写才漂亮 牧:左边“牛”字横变提,右边反文注意撇 地:土字旁横变提,“也”字起笔短横下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反馈 五、 总结回顾 今天,我们读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还学写了5个生字。
回去可以学学儿歌里男孩的样子,骑骑“竹马”,背背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