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赢在顶层设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0KB
约2页
文档ID:44035396
赢在顶层设计_第1页
1/2

《赢在顶层设计》读后感1、 什么是顶层设计? 1) 顶层设计即系统规划提到企业的系统规划,这不是一个新鲜词汇,我们以前也提出过 企业核心价值、企业愿景、三年甚至五年规划等等,那么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的理解有 以下几点: 管理角度:企业文化从管理角度而言,顶层设计就是企业文化日本的“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的企业文化源自王阳明的心学,所以他提出的经营十二条基本是围绕人性展开, 如明确事业的意义,胸怀强烈的愿望等等而任正非的企业文化突出的是狼性,比如要像 狼一样的灵敏嗅觉、要像狼一样的持续进攻,等等,不同的企业文化构建了不同的系统规 划 战略层面:资源整合、跨界合作书中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微波炉企业的例子,为 了把微波炉卖得比电磁炉更好,就必须在超市中提供更多适合微波炉加热的方便性食品; 另一个是苹果公司的例子,作为一个做硬件的公司,却花了几十年的工夫,打造了一个涵 盖音乐、游戏、应用以及支付功能的 APP STORE,为个人开发者、用户、苹果公司打造出 一个完美的生态圈 战术层面:“以终为始”的溯源在战术层面,书中提出的一个很新颖的思维方式是 “以终为始” ,把终点想清楚了才开始去做,前面提及的微波炉营销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既然微波炉是人们为了加热食品而购买,那么适合微波炉加热的食品就是终点,从这个终 点开始进行溯源,我们就得出了微波炉的营销方案。

类似的,我们制造的门最终是为了防 火,为了安全,所以“安全”是我们的终点,以此来溯源,远程监控、智能报警、人脸识 别、智能家居都可以作为我们未来可以涉足的领域 2) 特点:严密的逻辑性、明确的可操作性 严密的逻辑性:终极目标、成功要素、资源配给、风险控制这与我们通常所做的 SWOT 分析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明确的可操作性:5W2H(what、why、when、where、who、how、how much)这个 是执行层面的具体细化,我认为目前洪都在这块做得比较专业,我们已经有****的制度, 这里也不再赘述既然我们了解了顶层设计的概念,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注重顶层设计 2、 为什么要注重顶层设计?危机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变更的时代,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 18 个 月而李彦宏更加具备忧患意识,说百度离破产只要三天在短短的 20 年间,我们看到创造 出人类彩色记忆的柯达公司倒下了,曾经如日中天的的通讯巨头 NOKIA 也倒下了,今天我们 可以例举出他们倒下的种种原因,比如对未来的行业趋势把握失误,比如说用人方面的失察, 比如创新能力的缺失,等等,归结成一句话,就是这些曾经的行业航母,缺乏一个能抵御风 浪的顶层构架,最终漏水了,沉没了。

如果柯达能够持续投入对数码摄影技术的研究,如果 NOKIA 能将领先苹果至少 5 年的高端触屏技术尽早产业化,我们今天的格局将会改写,可惜 商场没有那么多如果,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前瞻远见、固守成功,都是顶层设计缺乏的表现 我想公司的管理干部都接受过各种各样的培训,大家在工作中注重细节,也总结了许多好的 工作方法,所以我从宏观上浅谈一下企业顶层设计的要素,即顶层设计有哪些宏观要素 3、 顶层设计有哪些宏观要素?一共有 6 个宏观要素: 前瞻性预判所谓前瞻性需要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有诸多的了解 《乔 家大院》有个例子,乔致庸得知朝廷要攻打准噶尔部,马上意识到朝廷需要大量的粮草,所以立刻在队伍必经之地包头囤积高粱,这是一个具有政治性的前瞻马云在 90 年代,出国偶 然体验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便利,于是打造出一个“世上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 网站,这是一个具有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前瞻乔布斯把生活中简单的手势在 IOS 中得以实现, 从而创造出令人惊艳的 IPHONE4,这是对行为学的前瞻 从后往前看前面已经说过微波炉的故事,不在赘述 系统化思考这个概念大家不会陌生,我们的每一笔生意都会做系统化的评估,成本是 多少,利润率有多高,合作伙伴的信用如何,甲方的付款周期多长,当地的监管力度怎样, 市场竞争环境优劣,生产效率如何提高等等。

方法论支撑大凡成功的企业,通常有几种模式,如技术驱动型,比如 ORACLE,大型数 据库技术傲视群雄,无人能及;有资本驱动型,比如软银,通过资本注资、上市扶持占据 VC(风险投资)大片市场;有资源驱动型,比如大型国企,依靠政府资源攻城略地;还有关 系驱动型,比如 SP 等灰色产业总而言之,根据企业自身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形成 方法论 数据化分析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运营管控体系,必须用量化的语言去沟通、分析、 决策企业要形成用数据说话的文化,不能事事全凭感觉,做好调查研究,这是顶层设计的 前提条件比如我公司的**事 科学化分解企业顶层设计的构想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执行,海量的任务需要分解成一 个个可以布置下去,可以考评,可以监控的动作,从而形成完整的项目分解报告管理层只 要对照分解报告进行检查即可 4、 结合实际,我们该如何做? 1) 对未来经济趋势的研判? 2) 我们的企业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 3) 行业趋势研判?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人性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