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南地理》复习参考资料第一章 中国最南端的省份一、位置、疆域和海岛1、位置 : 经纬度位置:海南省地处 3° 30′~ 20° 17′ N,108 ° 15′~ 120° 15′ E, 是我国最南的、纬度最低、热带面积最大的省曾母暗沙是最南端海陆位置:北靠祖国大陆 , 以 18 海里宽的琼洲海峡与广东雷州半岛分开 ; 隔北部湾 , 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望 , 西面与越南为邻 ; 穿越南海 , 东北与台湾省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相望 , 东面有菲律宾 , 南面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 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亚洲 -- 太平洋的交接带上 , 居日本至新加坡的中段, 邻近东南亚诸国 她把守着祖国沿海出入的南大门 , 扼两广之咽喉 , 又是连结两洲 ( 亚洲、 大洋洲 ) 两洋 ( 太平洋、印度洋 ) 的交通要道 ,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 2、疆域 : 海南省简称“琼” ,1988 年 4 月 13 日建省 , 并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年轻的省 , 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的“四至”点和面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是海南岛 , 西起 108° 37′ E的东方市鱼鳞角 , 东至 111° 03′ E的文昌市铜鼓角 , 北至 20° 10′ N的文昌市海南角 ( 木栏角 ), 南到 18° 10′N三亚市锦母角。
总面积 3.4 万平方千米 , 占全省陆地面积(约 3.54 万平方千米)的 97﹪海南省的范围:海南省是个海洋大省,又是个岛省管辖海南岛以及周边岛屿和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域面积 200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海洋面积的 2/3 是我国陆地面积较小但海洋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 , 全国管辖范围最广的省二、人口、民族与华侨1、海南省有 901.93 万人口(摘自 2013 年《海南年鉴》 ) , 平均人口密度为 254.8 人 / 平方千米 , 高于全国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北部、东北部和沿海地区较大 , 中部山区较小2、 海南省内有汉、 黎、 苗、 回等 30 多个民族 . 汉族占总人口 82﹪ , 少数民族占 18﹪ 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省世居的少数民族 , 他们多集居于海南岛的中南和西南地区3、海南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 旅居和定居海外的琼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有 300 多万人 , 分布在东南亚分布最多 . 省内的归侨、侨眷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等四个市三、行政区划海南省现行行政区划 , 实行由省直接管辖市、县的行政建制 . 全省直辖 4 个地级市、 5 个县级市, 4 个县、 6 个民族自治县、 1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洋浦开发区) 。
(三沙市:三沙市位于南中国海,是我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 ) ( 详见海南省政区图 ). 市、县名称 行政中心 市县名称 行政中心海口市 ( 地级 ) 海口 洋浦开发区2 三亚市 ( 地级 ) 三沙市 ( 地级 ) 儋州市 ( 地级 ) 三亚永兴岛那大镇五指山市 ( 县级 ) 琼海市 ( 县级 ) 文昌市 ( 县级 ) 万宁市 ( 县级 ) 东方市 ( 县级 ) 通什镇嘉积镇文城镇万城镇八所镇白沙县陵水县昌江县乐东县( 黎族自治县 ) 牙叉镇椰林镇石碌镇抱由镇保亭县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 ) 保城镇营根镇屯昌县定安县澄迈县临高县屯城镇定城镇金江镇临城镇第二章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第二章 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一、广阔的海域、众多的海岛1、辽阔的海域 : 海南省拥有 200 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 2、众多的海岛 : 海南省是个岛省 , 大于 500 平方米的岛屿有 280 个,这些岛屿分为大陆岛、冲积岛和海洋岛(火山岛和珊瑚岛) 。
海南岛为大陆岛 1)西沙群岛 ,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永兴岛 , 是三沙市政府驻地 2)中沙群岛 , 主体部分是个未露出水面的大环礁 . ( 3)南沙群岛 , 是南海诸岛中最南的、岛礁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 . 其中 , 太平岛面积最大 ; 曾母暗沙是一个水下珊瑚礁 , 是我国疆域的最南端二、丰富的海洋资源1、潜力巨大海洋生物资源(1) 鱼类上千种 , 著名的鱼类:有马鲛鱼、鲳鱼、红鳍( qí)笛鲷( di ā o) 、石斑鱼、带鱼、3 鲨鱼等等还有虾、蟹、贝、鱿鱼、墨鱼、藻、海参、海龟、玳瑁等 . (2) 主要渔场:有昌化、清澜、三亚、西沙、中沙、南沙等 . 2、前景诱人的矿产资源南海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海底含油气区海南岛东部海岸带上为钛铁矿、锆( gà o)英石、金红石、独居石、玻璃砂的成矿带 , 探明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南海中部海床上的锰结核 , 含有铁、锰、铜、镍( ni è)等 50 多种金属元素,还有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这些矿产储量巨大3、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晒盐条件优越 : 海南岛沿岸气温高 , 阳光足 , 蒸发量大 , 海水盐度高 , 港湾滩涂多 , 地势平坦海盐中含有多种化学元素,除食用外,还可作为化学原料。
海南岛主要盐场有莺歌海盐场、东方盐场等4、旖旎( yǐ nǐ)迷人的滨海风光这为海南省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 如亚龙湾、 大东海、 小东海、 三亚湾、 崖州湾、 石梅湾、高隆湾等滨海旅游胜地此外 , 还有丰富的海洋能和风能资源等可开发资源 . 三、开发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管理1、海洋的开发规划:(1) 海洋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实施“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优势,扩大海洋经济规模,形成以海洋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以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为骨干,同其他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既有较高的近期效益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远期效益的南海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和海洋经济体系,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 规划的总体目标 :2020 年实现海洋产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 继续保持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 ,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建设特色突出、 结构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区域和开发区域形成“一环四带三区、阶梯式开发”格局,最终将海南由海洋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经济强省” 2、海洋管理的任务与要求:( 1)当前,海洋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组织 海洋功能区划, 制定 海洋开发利用规划, 鼓励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断 提高 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金量和可持续发展潜能。
2)海洋权益管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首先是维护省管辖海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权权利,其次是保护出海通道,再次是实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同时做好国防安全工作 3)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 应该加强对海洋污染的监测、 防治和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目前,海洋污染防治的重点是保护港湾近岸水域的水质,特别是抓好海口湾、三亚湾、洋浦湾、清澜港等港湾的污染综合治理,同时还要预防和控制海洋石油开发和海上石油运输溢油污染,加强对海洋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此外,海洋风暴潮、地震海啸、赤潮等自然灾害的防御与管理也是海洋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三章 海南省的地形一、地形的形成4 1、海南岛地处地震带边缘:海南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 - 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界处北侧2、海南岛与大陆上的分离:海南岛是个大陆岛,原为大陆的一部分,与雷州半岛相连3、琼雷大地震与“ 71 海底村庄” :1605 年 7 月 13 日海南岛北部至雷州半岛之间曾发生强烈地震, 不仅使古府城镇遭到毁灭,还致位于今东寨港位置的 72 个村庄沉入海底, 东寨港遂成为现今琼北地区的最大港湾 有人在港湾海底发现不少村落遗迹,诸如牌坊、断墙、井口、瓦砾等,故有“ 72 海底村庄”之说。
二、中高周低的地形地形以台地、阶地和平原为主 , 这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势中高周低 . 五指山和莺歌岭雄居中部 , 构成从里向外由山地、丘陵到台地、阶地再到平原逐级下降的环形层状结构 . (1) 山地和丘陵 : ①山地: 主要分布在岛中偏南 , 大体有三列 , 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 平行分布东列为 五指山山脉 , 主要山峰有五指山马咀岭和大吊罗等 . 五指山海拔 1867.1 米 , 为 海南最高峰中列为 黎母岭山脉 , 主峰鹦哥岭,海拔 1811 米,是 海南岛第二高峰 西列为 雅加大岭山脉 ②丘陵: 主要散布在山地四周 . (2) 台地和阶地 : ①台地: 多分布在丘陵、山地的外围 , 地表平坦开阔②阶地: 多分布于河流两侧 3)平原 :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周边 海拔较低的地区,一般多在 30 米以下平原地区是海南省主要水稻和热带反季节瓜菜种植区 4)海岸带:海南岛海岸线曲折漫长,环岛海岸长达 1823 千米海岸主要类型:有岬角基石海岸、沙滩平原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类型其中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是我国最典型的生物海岸,目前已开辟为国家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五指山母黎岭雅加大岭海 南 省5 三、奇特的地貌景观( 1)五指山:至今仍保存着大面积的热带原始森林,是国家级热带原始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2)马鞍岭:是我国现今保留最完好的火山口之一 3)百花岭大瀑布:是海南省最大的瀑布,已开辟为旅游景区,分为三段,有人自上而下分别起名: “双龙戏珠” 、 “仙丹妙药” 、 “仙女下凡” 4)石花水洞:为“岩溶地形”或“喀斯特地形” 5)天涯海角:是比较独特的海蚀地形区,已被开发为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 6)蚂蟥岭冲沟:是现代水土流失形成的特殊流水地貌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铲掉山坡上的灌木和草本,种上清一色的小叶桉由于桉树没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加上林中落叶全被居民耙去当燃料,故流水侵蚀不断加强,以致变成了今天的摸样四、深邃 ( suì ) 的南海海盆海盆从周边到中心,依次分布着环状排列的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 1)大陆架 : 许多海洋植物、渔场、油气矿产资源都分布在大陆架上 2) 大陆坡:这里是火山、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壳活动带,这里形成有星罗棋布的珊瑚礁 3)中央海盆:盆底有一层约 500 多米厚的沉积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猛结核,是非常有用的金属矿产资源第四章 海南岛的气候与河流一、高温多雨的热带海岛季风气候1、冬无严寒 , 夏无酷暑海南岛冬季温暖 , 最冷月 (一月 ) 气温在 16℃以上 . 南部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更暖热 . ( 分析海南岛冬季气温状况 : 最低气温在 ℃以上 , 说明海南岛冬季 . 最低气温处在 和 地区 . 三亚市成为全国避寒胜地的主要条件 .) 夏季全岛普遍增温 , 最热月 ( 七月 ) 平均气温 25— 29℃之间 , 中部山区较凉爽 . 由于来自海洋的偏南夏季风的影响 , 海风的调节 , 大部分地区 “夏无酷暑” , 又因夏季多云雨 , 天气阴凉 , 也有 “一6 雨成秋”之说 . ( 分析海南岛夏季气温状况 : 大部分地区气温在 ℃至 ℃之间 , 说明全岛夏季 . 最低气温在 区 , 该区有一著名的避暑山城 , 名叫 .) 2、降水丰沛 , 时空差异大海南岛年降水量 1000— 2000 毫米 , 除东方市为半湿润区外 , 其他为湿润区。
1)时间分布:海南岛降水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4 — 10 月雨量占全年的 80— 90﹪ 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 冬、 春降水较少 , 北风南侵时 , 北部有锋面雨出现 . 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异甚大 , 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二至三倍 , 西南部超过五倍 . ( 2)空间分布:海南岛降水分布不均 , 东多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