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高国际竞争力圆世界造船强国梦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50.14KB
约5页
文档ID:40151096
提高国际竞争力圆世界造船强国梦_第1页
1/5

提高国际竞争力,圆世界造船强国梦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魏建国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借此机会,我想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我国船舶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情况良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长足进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造船产量已从八十年代初期的4 0 多万载重吨提高到2 0 0 4 年的8 5 5 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份额由不足l %上升到1 4 .2 %;自1 9 9 8 年以来,中国造船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三与韩、目的差距不断缩小;1 9 9 9 “ - - ' 2 0 0 4 年间,我国造船产量年均增长2 3 %,高于日、韩平均水平;今年我国造船产量有望取得历史性突破,超过l ∞O 万载重吨当前,我国船舶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综合发展优势显著的重要产业1 9 7 7 年,在邓小平同惑撼出韵“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重要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国船舶工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世界市场的所占份额逐年增长据统计,1 9 8 1 “ - - “ 1 9 9 0 年十年期间船舶出口了2 0 亿美元,“八五”期间增长到2 4 亿美元,“九五”期间则达到了7 9 亿美元,2 0 0 1 “ - - - ' 2 0 0 4 年四年时间船舶出口达到1 0 0 亿美元,2 4 年来我国船舶出口总额为2 2 3 亿美元。

今年~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2 8 9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 0 %,船舶出口金额达到9 .4 亿美元,同比增长5 9 %,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我国造船产量中7 0 %左右是出口船,造船工业已经真正成为了外向型产业,并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8 ·( 一) 船舶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船舶订单大幅增长,船舶吨位已扩大到十几万吨、三十万吨( V L C C 油轮) ,大型船舶的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在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三大常规船舶领域确定了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化学品船、大型集装箱船、滚装船、液化石油气船和巨型油船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也从无到有,开拓了新局面 二) 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成效目前我国船舶已出口到1 0 2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希腊、挪威、美国、英国等世界航运大国和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造船大国,我国向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的比重达到6 0 %以上o( 三) 国有企业船舶出口金额占全国总额的7 5 .4 %,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2 0 0 4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船舶重工集团两大公司出口了1 6 亿美元,占全国船舶出口总额的5 1 %;两大集团公司所属大连新船重工、上海外高桥、沪东中华等三家造船企业的造船产量均超过1 0 0 万载重吨。

四) 地方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新的推动力全国已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六大造船出口基地,上海、江苏、辽宁、浙江、福建和山东六个地区船舶出I :1 均超过亿美元二、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造船产量虽位居世界第三,但与韩、日差距仍然很大2 0 0 4 年全世界造船完工量6 0 2 0 万载重吨,其中韩国2 3 0 0 万载重吨,占3 8 .2 %;日本2 3 2 0 万载重吨,占3 8 .5 %我国建造的船舶单船平均吨位、技术含量和平均吨位价值低于韩、日我国造船工业虽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但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近期内已出现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分析原因,主要问题是:一是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得造船成本快速增长,造船工业面临全行业亏损的风险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动等潜在风险造成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二是船舶工业长期投入和科研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不够,缺乏技术储备产品以常规船舶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少,高技术船型开发设计需要依赖外国设计公司造船技术水平落后于其他先进造船国家,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质量提高慢、建造周期长等方面。

·9 三是船用设备本土化配套能力差,造船对外依存度高我国船用设备的平均装船率不足4 0 %,而日本达9 5 %,韩国达8 0 —9 0 %配套业发展缓慢、滞后,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低导致设备采购依赖进口,影响船舶成本、质量,延误交付期第四,船舶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低,与先进造船大国的差距还相当大,造船设施利用不高,生产效率低,经营机制转换较慢,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五,政府产业政策和对船舶工业扶植力度不够,出口鼓励政策与其他先进造船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不能与韩国、E l 本等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以上主要因素已严重影响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造船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与日本、韩国的竞争力相差较大,在短期内难以相抗衡,仍需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求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并继续壮大,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三、认真分析形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船舶工业是军民结合,集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船舶建造涉及到原材料、冶金、机械、化工、轻工、电子、建筑等多个产业,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科学、工业实力,也是给社会就业带来较多机会的产业之一虽然因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造船工业是微利行业,但其社会效应十分显著。

正是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曾指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全球海运量的继续扩大,新增船舶的市场需求和老旧船舶更新换代,将推动世界造船市场保持较大而稳定的增长同时,当前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调整重组,船舶工业正在加速向劳动力、资本丰富和工业基础雄厚的区域转移,这给我国船舶工业的调整升级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我国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国民经济正在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国家和各地方高度重视船舶工业发展此外,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整体素质较高,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由劳动力、技术、资金和工业基础集合而成的综合优势明显,所以,我国船舶工业有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2 0 0 5 年.2 0 1 5 年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商务部将与各有关部门一起,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1 0 ·( 一) 进一步建立完善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推进船舶工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提升船舶工业的能力、技术、机制、效益、竞争力等软硬件。

积极培育大型造船企业,加大对国有重点造船企业的支持,高起点规划并建设几个现代化造船基地 二) 综合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促进造船企业和船舶配套设备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和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船舶工业,并加强自主研发、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开发试制新产品,以提高造船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掌握和突破高新技术船舶核心技术,加速产品和技术升级 三) 进一步扩大船舶出口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船舶出E l 融资体系,建立完善担保体系研究调整出口信贷结构,积极扩大出口买方信贷比例;制定科学的卖方信贷利率,使出E l 信贷条件符合国际惯例;鼓励船舶出口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为船舶出口融资服务,引导出口信贷资金向船舶出口倾斜 四) 加快船用配套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船用设备生产企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切实解决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低和一些关键设备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的问题’( 五) 充分利用高层访问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现有的双边经贸高层互访、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机制,积极推动双方在船舶领域的合作,使之成为两国经贸合作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我驻外使馆经商处的作用,为船舶出口企业牵线搭桥,提供市场信息,解决贸易争端。

六)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多层次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开创我国船舶工业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新局面:一是要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经合组织( O E C D ) 新造船协定的谈判工作,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加强政府、民间等多层面与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的对话和交流;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间技贸合作与交流活动 七) 发挥船舶行业协会、机电商会、船级社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出口协调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总之,商务部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船舶出口工作所做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尽快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千方百计扩大我国船舶出口,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船舶工业目前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为契机,以进一步提高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船舶工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一定能够进一步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圆世界造船强国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