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2.42KB
约5页
文档ID:53118336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_第1页
1/5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最近读了李镇西的《给新教师的建议》 ,读完之后感触颇深,李镇西校长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独特见解,并给予了很实际的建议, 没有苦涩难懂的理论, 有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关于作为教师基本素养的建议,第二章是关于作为老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一些建议,第三章是关于课堂教学的很多建议;第四章是关于教师成长的建议全书系统的阐述了一名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和学生和谐互动、实现角色互换等问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一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关爱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我们新教师更应该有这种意识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这些同学太笨, 还是他们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现在的班里也有这样让人头疼的学生,所以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扪心自问,我们是否都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都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

学生再幼稚, 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 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 ,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跟前去,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问题 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 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二、有一种敬岗爱业的态度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自己静下来思考, 我们的备课的确是在为我们的孩子设计人生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倘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 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和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在备课时一定要树立兴趣比分数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的思想一节课能否备好,态度是关键,对我们新教师更是如此,“在上课之前必须吃透教材, 作为新教师一定要独立钻研文本,凭借认知结构、生活经历研读教材,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进入教材,依照学生的认识结构去估计学生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

这是书中对新老师备课的意见总之,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把功夫下在课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中锻炼,在课堂成长三、讲究批评的艺术对于孩子来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擅于去模仿自己心中的榜样喜欢被表扬也是人的天性, 只要这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从表扬中,我们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上课经常性讲话,课堂常规很差,几乎每节课桌子上啥东西也没有,既是桌子上有书,他也不看书包整天躺在地上下午放学时其他同学已在教室外面排好队了,他才急匆匆的收拾自己的东西,背上背的,手里提的,座位下面一片狼藉 但是在上《平面图形的认识》这课的时候,他由于自己很感兴趣,在这一堂课中表现的特别好,那堂课我表扬了他,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从那节课后,他在每堂课的表现都很不错 )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并且,在我表扬他的同时, 对全班的同学也起到了一个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果能够达到教育目的,我还是会尽可能多地选择表扬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作为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未必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批评学生,要注意一事一批, 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不要轻易地将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

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出错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 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他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为教育学生,他责令学生找到鸟巢,见一个鸟巢里面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无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后,他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您严厉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自己惩罚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评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艺术的批评是班主任奉献给学生的一份财富四、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 “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这段话告诉我,阅读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活的一部分阅读有助于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成长学生时代,我们大多是读书的“爱好者” 在大学校园里, 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读书阅读既是我们的爱好,也是我们的一门“必修课”然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 你会突然发现,能让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少了。

每天要写教案,每天要批作业,每天要与学生谈话,每天还有许多的杂事要做,哪里还有读书的时间?时间是靠挤出来的李镇西老师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书,他可以在候机厅里读书,在病房里读书,在理发店里读书——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奥斯勒,一名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书中介绍了他如何化整为零地挤时间读书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在睡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共读了 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 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他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新教师千万不要让读书的好习惯因工作的繁忙而远离我们,哪怕每天抽出十五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日积月累,也将会变成一份沉甸甸的收获爱因斯坦曾告诫大家: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放眼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没有不利用业余时间苦心钻研的钻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读书所以,我决定每天抽十五分钟出来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素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