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草原》 (1)从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热情——(________) 拘谨——(________) 害羞——(________) 嘹亮——(________) (2)主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款待〝我们〞,说明蒙古人民________的特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人的深厚情谊. B.〝感人〞准确反映了人们心心相连的情谊. C.鄂温克姑娘很大方,一点也不羞涩. (4)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________.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 ③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第①②段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映衬着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憧憬和追求. (2)细细品读第③段,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词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下面( )不是作者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的原因. A.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B.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C.丁香花拥有美丽的外形,令人陶醉. (4)文中的丁香结象征着什么? 3. 课内阅读 丁香结(节选)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知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不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究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古人发明丁香结的说法,其原因是什么? (2)你能写出哪些关于〝丁香〞的名句?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结,是解不完的.〞这里的〝结〞的意思是________. (5)你从〝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写一写. 4. 课内阅读自我检测.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 ),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 ),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 )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优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人恰当的词语,将文段补充完整. (2)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丁香花?( ) A.分别从色彩.香味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B.分别从香味.色彩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C.分别从触觉.味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D.分别从味觉.触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3)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写丁香花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哪些关于丁香的诗句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精彩展示厅.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美——(________) 愉悦——(________) 舒适——(________) (2)上文中表示绿的范围广的词是________,表示绿的程度深的词是________. (3)请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两个比喻句,再填空. ①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②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老舍除了具体描写草原的美景,还详细写出了初入草原的感受,请写出具体语句. (5)读完片段,你想到了哪些描写草原的古诗名句?写下来. 7. 课外美文欣赏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 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该句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写. (2)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进行描写的,用〝________〞画出来. (4)从写作方法上看,短文第二段采用了(________),短文第四段采用了(________)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5)本文从哪三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 A.天空的的美.野草的茂.牧民的乐 B.草原的美.野花的茂.动物的悠闲 C.天空的美,动物的自由欢乐,牧民的乐 8. 延伸阅读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正当我折服于这蓝色的魅力,而又苦于找不到恰当比喻的时候,我突然记起少数民族对青海湖的称呼.在蒙语里,它被叫作〝库库诺尔〞,在藏语里,它被叫作〝错温布〞,都是〝青颜色的大海〞之意.为什么要叫作〝青色的海〞而不叫作〝蓝色的海〞呢? 莫不是出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古语? 其实,青海湖水所以如此湛蓝,因为湖面高出海面三千一百九十七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就显得更晶莹明澈,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1)写出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