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语文第五周教案

xian****8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KB
约7页
文档ID:297468249
四年级语文第五周教案_第1页
1/7

语文教案4年级 第 5 周(___9.26—30) 整理人:平瑞霞 一、 周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拾穗》第五单元《飞夺沪定桥》二、 周教学习重难点:1. 生字:一类字6个、二类6个字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阅读提问题2.积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飞夺泸定桥》第6自然段选择最喜欢的词语、句子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背 3,作文:自拟题目,写一篇有关桥的习作 三、 周学科融合:学习“收获”这一单元,让学生明白只有耕耘才能有收获的道理能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学习中还应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和桥梁艺术资料四、周学情分析:学生没有劳动的经历,因此很难和作者产生同样的体会,课前让学生都加入大扫除,体会劳动过程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这种最常见的建筑中去发现、领悟对人生奠基有价值的思想素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拾穗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拾穗》是一篇看图写文,内容是对法国画家米勒同名油画的赏析课文按照由总到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绘了在收获的季节,三个妇女在田野上拾穗的情景,表现了在19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表达了作者都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

学习目标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4、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字词三.理解课文内容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读一读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副油画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4.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副画的?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五、回顾课文,指导写作方法: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六、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板书设计拾穗                   动作   具体生动 仔细观察  神态       合理联想 真实感人    课后反思 飞夺泸定桥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抢时间,攻夺天险,是《飞夺泸定桥》一课的重点学习本文使学生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有深刻认识 学法教师导法紧扣“飞”和“夺”进行教学结合课外资料,培养学生自主理解、感知课文的能力学生学法收集相关的影视料、图片、文字资料,帮助学习课文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 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地经过,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积累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3.生字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及12个新词易错:喉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1) 出示课题,解释“飞”和“夺”2)学习生字词3)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细读感悟点:(1)默读课文:划一划,围绕“飞”和“夺”,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红军战士是如何“抢时间”、“攻天险”的?(2)在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困难?(3)为什么要写泸定桥的“险”?。

4)攻天险表现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3.能力训练点:学习分析事件概括课文内容,分层次理解课文4.拓展延伸点:谈谈学习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后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翻山越岭   冒枪弹   冒雨摸黑   攀铁链   赛跑     奋不顾身课后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