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复原研究

xiao****197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3.44MB
约163页
文档ID:116421155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复原研究_第1页
1/16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复原研究 专 业:建筑历史与理论 硕 士 生:崔兆瑞 指导教师:侯卫东、林源 摘 要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 北,东北距内黄县城约 30 千米,东距濮阳市区约 20 千米,东南距现在的黄河约 45 千米,西南距浚县大伾山约 20 千米该遗址是因黄河洪水泛滥而被淤沙深埋 地下,因此庭院布局、道路、农田保存较好,屋顶和坍塌的墙体基本保持原状 像这样保存完整的汉代地面部分建筑遗迹在全国独一无二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 建筑遗址的发掘工作自 2003 年下半年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先后 对遗址内的四处汉代庭院进行了揭露清理,依发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命名为三 杨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庭院建筑遗址清理出房屋瓦顶、墙基、水井、厕 所、池塘、农田、树木、道路等大量遗迹,并出土了一批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状 况的遗物,内容十分丰富形象直观的揭示了汉代庭院与农耕布局,反映了汉代 下层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考古工作者根据目前已经清理和考古勘探的情况初 步确定,这是一处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规模较大的农村聚落遗址。

本论文即是以 已发掘的四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采取归纳总结、分析推导的研究方 法,运用专业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及考古资料,考古资料有 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壁画等二维图像资料,汉代建筑明器、石祠等三维立体资 料,以及已发掘的几处汉代建筑遗址,参照历史学、建筑史学、考古学及图像学 知识,对其进行复原与推想真实再现汉代一个庭院(家庭)的建筑布局和生活 场景,真实了解各类单体建筑实体的建筑结构与建筑工程技术方法等情况 关键词:关键词: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复原研究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复原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tudy on the Restoration of Sanyangzhuang Compound Architecture Sites of Han Dynasty, Neihuang , Henan Province Specialty: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Theory Name:Cui Zhaorui Instructor:Researchers Hou Weidong Prof.Lin Yuan Abstract Sanyangzhuang Compound Architecture Sites of Han Dynasty, Neihuang ,Henan Province lies to the north of Sanyangzhuang Village, Liangzhuang Town in Neihuang County, Henan Province. Northeast to the Neihuang County about 30 kilometers. East to the City of Puyang about 20 kilometers. Southeast to the Yellow River about 45 kilometers. Southwest to Dapishan Jun County about 20 kilometers. The site was deeply buried beneath sandy silt because of a massive flooding in the Yellow River. So the courtyard layouts, road, farmland well preserved. The roof and collapsed wall keep original state. The architecture site is in a class by itself. From 2003 up to now, Henan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Research Institute unearthed the Sanyangzhuang compound architecture site of Han dynasty, four courtyards were revealed, having made Significant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which provided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for its restoration.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Sanyangzhuang Compound Architecture Site. Aim at thesis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duce summary, analysis and deduce, making use of the professional theories and design method, contrasting to other Architecture materials and related documents, making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Architectural history, archeology, iconology. Discussing the rest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shapes. In the study, the first step is to make sure the property of Sanyangzhuang Site, and then rest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te itself,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other architecture site of Han Dynasty, portrait brick of Han Dynasty, Han Dynasty MingQi. Restoratio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of Han Dynasty manor or the layout of villages firstly; Restor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courtyard ( family ) and scenes of life; Knowing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various types of single building. Key Words: Sanyangzhuang; Han Dynasty; Garden Architecture; Restoratio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目 录录 目目 录录 I 1 1 绪论绪论 . 1 1.1 课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1 1.1.1 课题的提出 1 1.1.2 目的和意义 3 1.2 课题研究现状 3 1.2.1 汉代居住建筑研究现状 3 1.2.2 三杨庄庭院建筑遗址研究现状 6 1.3 课题研究方法 . 10 1.4 课题研究框架 . 12 2 2 内黄三杨庄庭院建筑遗址的历史与现状内黄三杨庄庭院建筑遗址的历史与现状 13 2.1 内黄三杨庄遗址概述 . 13 2.1.1 区位与自然环境变迁 . 13 2.1.2 历史沿革 . 24 2.2 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考古状况 . 26 2.2.1 考古发掘工作 . 26 2.2.2 遗存分布与遗存内容(一、二、三、四号庭院) . 28 2.3 本章小结 . 43 3 3 内黄三杨庄庭院建筑遗址复原资料研究内黄三杨庄庭院建筑遗址复原资料研究 46 3.1 历史文献 . 46 3.2 汉代画像砖石 . 50 3.3 建筑明器 . 61 3.4 已发掘的汉代居住建筑遗址 . 66 3.5 本章小结 . 7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4 4 内黄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遗址复原研究内黄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遗址复原研究 75 4.1 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遗址平面布局研究 75 4.2 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空间形象研究 . 86 4.2.1 空间尺度 . 86 4.2.2 屋顶形式 . 93 4.2.3 院墙与院门 96 4.2.4 门、窗 . 99 4.2.5 梁架 103 4.3 三杨庄二号庭院建造技术研究 109 4.3.1 砖 110 4.3.2 夯土 116 4.3.3 土坯 117 4.3.4 瓦件 118 4.4 复原图纸 121 4.5 本章小结 130 5 5 内黄三杨庄一、三、四号庭院建筑遗址复原分析内黄三杨庄一、三、四号庭院建筑遗址复原分析 131 5.1 内黄三杨庄一号庭院建筑遗址复原分析 . 131 5.2 内黄三杨庄三号庭院建筑遗址复原分析 134 5.3 内黄三杨庄四号庭院建筑遗址复原分析 138 5.4 本章小结 139 6 6 结论结论 . 140 致致 谢谢 . 14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143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 14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1 绪论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1.1.11.1.1 课题的提出课题的提出 2003 年 6 月 24 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实施疏浚硝河工程 时,在地下 5 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片瓦屋面。

随后,又在三杨庄北东西约 1500 米长的河道范围内(距现地表深 5 米左右)发现了四处类似的汉代房屋遗迹从 2003 年 6 月至 2005 年 12 月,共发现七处庭院遗址,均坐北朝南,为二进院布 局,各座庭院之间被农田相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对其中四处遗址 进行了发掘(依发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命名为三杨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 庭院建筑遗址)清理出墙基、房屋瓦顶、墙体、水井、厕所、池塘、农田、树 木、道路等大量遗迹,并出土了一批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状况的生活器物(包括 陶器:陶甑、陶槽、陶碗;铁器:铁犁、铁斧;石器:石臼、石磙;钱币等), 内容十分丰富,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西汉晚期农村聚落的生活与生产场景 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 法国汉学第 11 辑,2006; 图 1.1 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006 年至 2010 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以这四处汉代庭院建筑遗 址为中心点,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考古勘探,在约一百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又探出 十余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及汉代道路、湖塘、河道等遗址。

考古工作者根据目前 已经清理和考古勘探的情况初步确定:这是一处因黄河洪水泛滥而被淤沙深埋的 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的规模较大的农村聚落遗址 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 高度关注发现当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定为当年度全国六项最具 学术研究价值的考古新发现之一,后又被评为“2005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并被列入“十一五” 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2006 年 1 月 19 日,河南省文物 局邀请全国著名考古学、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在北京召开了“内黄三杨 庄汉代遗址保护专家咨询会”,包括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著名考古学家徐苹 芳,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张忠培、徐光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 等在内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对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 对下一步的考古和保护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