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及国家关系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争夺霸权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和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后参加协约国作战)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和俄、英、法很快卷入战争,大战爆发过程:主要在欧洲战场,1916年凡尔登战役爆发,后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1917后,美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中国也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1918年德国投降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影响: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1)、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1、巴黎和会①召开:1919年1月,战胜有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②参加国:参加会议共27个国家,但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三巨头”操纵,其他参加国在会上处于无权地位③内容: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战败的德国在各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1919——1922年,协约国又分别同德国的同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④性质:是帝国主义列强掠夺和分脏的会议⑤结果:这些签订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2、华盛顿会议①背景: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尤为激烈美日)②召开:1921—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③参加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代表参加,起主要作用的美、英、日④内容: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⑤性质: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分脏会议⑥结果:这些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2)、如何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的暂时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的新秩序,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矛盾但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1)它加深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这些规定严重地侵犯了德国的主权,后来,德国统治者利用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情绪,煽动复仇主义就是证明2)它造成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法围绕德国问题争吵不休,表明它们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加剧;美、日围绕中国问题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些都意味着这一体系很不稳定,从而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祸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根本原因)(2)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过程:(1)欧洲战场: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1940年四五月,向西欧和北欧进攻;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1944年美英盟军实现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4月,苏联军队向柏林发动总攻;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2)亚洲、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最大规模);1942年中途岛海战;1945年8月上旬,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斗争:①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②1945年初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推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是怎样变化的? (1)二战后,随着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并未因参加二战而受到损失,反而大大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推行霸权政策。
苏联在战后着手进行经济建设,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实力的增长,也开始推行霸权政策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2)冷战后,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订了全球战略,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