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拜祖先与孝顺.doc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1.51KB
约25页
文档ID:541632059
拜祖先与孝顺.doc_第1页
1/25

目 录序 言 1第一章 拜祖先 3第二章 孝道 12第三章 信耶稣得永生 22诗 歌 你们作儿女的…………………………………封三再见面…………………………………………封底作者:林献羔没有版权序 言读经:“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20:4-6)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2-3)有许多人因为看见基督徒不拜祖先,所以他们不敢信耶稣,结果他们就要到他们祖先所去的“地狱”里,永远受痛苦!另外有些人认为,如果不拜祖先,就是不孝顺父母、不孝敬祖先其实基督徒是最孝敬父母和祖先的出埃及记20:1-17是论10条诫命这10条诫命是律法的大纲这是神给以色列人要守的律法我们基督徒不是靠守律法得救,我们也不用守律法,因为这是以色列人的国法律法”law,我们称“法律”我们有我们本国该守的法律不过,以色列的国法是以神为首的,所以1-2节说:“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我们虽然不用守律法,但我们应当留意律法的原则和教训第二诫是禁止人拜偶像(包括祖先)的:“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出20:4-6)第五诫是论及孝道的:“当孝敬父母……出20:12)这是旧约的律法,是神给以色列人守的国法我们当遵守它的原则和吸取它的教训教会的真理是在书信里保罗引用旧约的诫命来说明基督徒也是“要孝敬父母”(弗6:2-3),所以我们就当孝敬父母我们今日要孝敬父母,不是守旧约,而是因为这是新约、特别是书信的明训我们可以参考旧约,最好是直接遵守书信的教导我们千万不要把拜祖先看为孝敬之道我们不拜祖先,但我们是“要孝敬父母”的有些人,他们的父母在生的时候,他们打骂父母;但当他们的父母死了后,他们也向父母的遗像躹躬,难道这些人是孝顺父母吗?这是骗人的!基督徒不要因为不拜祖先而以为是不孝顺;未信的人也不要把拜祖先与孝道混为一谈,更不要因为这一点就不敢信耶稣,以致误了你的永远愿神藉这小册子帮助你认识什么是孝道;更愿神藉这小册子帮助你认识耶稣基督是真神,使你相信耶稣得永生!第一章 拜祖先基督徒不拜祖先,但其它宗教多数是拜祖先的,他们把拜祖先混入信仰里面。

中国人拜佛的居多,因为佛教传入中国时间长,信佛的人是拜祖先的一、祭祖的意义中国人祭祖先,除了表示有孝心之外,他们主要是相信死了的人是有神秘的力量来保佑他们的后代这样,他们是把死人“神化”了王充著《论衡》说:“凡祭祀之意有,一曰报功,二曰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乃蒙恩也这原是教人学敬虔、感恩及善于为人但现在祭祖的人竟然把祭祖这件事混入宗教里面这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二、中国人拜祖先最盛早在佛教传入中国和中国道教产生之前,祭祖已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了祭祖是带有儒家(孔教)思想哲学与道德的背景后来又受到佛教“因果报应”的影响与“轮廻”观念的影响佛教不认为人死如灯灭他们相信人死了以后就要投胎按你今世为人的善恶来定你将来所要投的胎,这是他们的“轮廻”观念同时,祭祖也受到道教和民间迷信(例如阎王、阴府)的影响佛教与道教把中国儒家孝道结合在拜祭里面,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许多人不明白拜祭的真意他们只是遵着长辈的意思,上香叩奠他们把自己的祖先当作家族的守护神,认为这“守护神”是能给后代降福和保护他们的,所以他们尽量去讨好他们祖先的亡灵他们因为没有在祖先的生前好好地服侍,所以在祖先去世以后,就加以弥补,多给供奉。

他们又担心他们的祖先死后,会变成饿鬼,所以他们要按时拜祭,以供所需三、拜祖先的统计1.各教拜祖先的有中国民间宗教81%无神论者44%天主教徒15%基督教徒(?)也有7.7%佛教徒最多2.男女的比例:几乎相等信教的、拜偶像的,多半是女的,但拜祖先的男女差不多3.按年龄统计55岁以上的占70%20岁以下只有44%4.按教育程度统计没有受教育的占83%高中生占53%大专生占27%四、大祀与祭先1.大祀中国古时国家有大祀,是由君主与官吏主持的2.祭先一般老百姓就祭先:因为人的心灵虚空,多人是要找心灵的寄托祭先,本来是含有孝顺的意思,这是伦理道德的活动但后来就变成了宗教的重点五、中国远古没有墓祭尧、舜、禹、汤、文、武,那时都没有墓祭汉朝蔡邕名著说:“古墓无祭晋书礼志说:“古无墓祭之礼,汉承春秋皆有园陵古人是不主张祭鬼的:“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祖先既不是鬼,也不是家神,所以我们不要把祖先当鬼来拜祭孔子说:“古不修墓他30岁以前不知道他父母的坟墓在哪里:“孔子少孤,不知其父之墓可惜今日有不少人注意墓祭,甚至有些基督徒也在先祖的坟墓前拜祭!六、自周朝开始才有墓祭唐虞夏商都没有墓祭,直到周朝才有墓祭,汉、唐时就重视厚葬及墓祭。

后汉王符潜夫论说:“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富,生不极养,死乃崇丧,造起大冢,广树松柏,庐舍祠堂,务崇侈僭此无益于奉终,无增于孝行也现在有许多人不懂文言文他的意思是:有地位有钱的人家,对老人生时不很好地奉养,到老人死后才注重丧后大坟墓等,这对送终是没有什么益处,是不会增加孝道的古人对后事的看法也有对的,可惜现在还有很多人看祭祖过于行孝!一般祖坟的方位,是由堪舆师来鉴定的他们认为这样就会确保先人灵魂的安息我们基督徒是不注重祖先的坟方位七、节期与祭祖中国人很重视过节和祭祖王维有《忆山东兄弟诗》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每到节期时会加倍想念亲人1.新年中国人很注重新年,他们在新年时特别重视祭祖和团聚2.清明杜牧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没有提扫墓的事清明节本来是个行乐的日子,春分之后十五就是清明,每年阳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这是表明冬去春来、阳气已盛的佳节后来慢慢变成扫墓的日子,最后变成祭祖与团聚的日子3.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包括重阳登高、祭祖并与家人团聚三个相关的组合活动据王世贞的《列仙全传》卷四记载,桓景的老师费长房向他警告:“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襄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

桓景听从老师的嘱咐,全家登山晚上归来,看见“牛羊鸡犬皆暴死焉费长房凭老师的资格赠送他一道符据说这道符能医治众病,鞭笞百鬼,日间可以独生出神,能责怪鬼魅的犯法者……有本事主宰地上鬼神,并且可以帮助桓景避过九月九日的灾难但结果,桓景最后却“失其符为众鬼所杀这事是不能叫人信服的八、基督徒当怎样对待春秋毂梁传说:“祭者,荐其时也(即随时纪念以示诚信),荐其义也,非享味也意思是:祭祖这件事,重在纪念死者的诚信和正义,而不是给他享受祭物的味道我们基督徒怎样对待祖先?1.身后事老人家死了,不是“魂归天国一个人死了,不单他的魂走了,同时他的灵也去了灵魂离开身体,往哪里去呢?在基督复活前,所有得救的人死了,他们的灵魂是到阴间的乐园里自主耶稣复活升天,祂把阴间乐园中的灵魂都带到天上去了:“……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原文作俘掳)……弗4:8)祂把被魔鬼掳掠的灵魂都带到天上去了以后,所有在基督里睡了的人都到天家去了:“……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3)基督升天,就是到天家,“与基督同在”,就是到天家了基督再来接信徒到空中,地上经七年灾难之后,基督与众圣徒降到地上审判万民后,在地球上设立千禧年国——天国。

基督徒死了,不是“魂归天国”(天国在地上设立),而是“灵魂回天家”(天家在天上)1)开告别会:我们可以开告别会,但不要称“追悼会”悼”是极其悲哀的意思,“追悼”就是追念先人而大大哀悼旧约也有为死人哀哭,但新约没有叫我们为死了的基督徒哀悼,因为基督徒身体虽然死了,但灵魂不再死死了的人,他们的灵魂立即回到天家,我们不需要“悼”特别在“告别会”时,不要像不信的人滚地哀哭如果稍为有点泪水是可以的正如我们的亲人出国,我们在送行时会流点眼泪,这是舍不得的泪珠,而不是绝望的眼泪,我们无需“追悼”,只是“告别”,因为我们将来还是会相聚的,不过他们比我们先行一步就是了我们也可称“追思会”,这是思他生前的为人,特别他怎样爱神、侍奉神和怎样爱人、帮助人在追思会里可以给各人发一小手帕,但不要包着银钱,更不要包上小针表示有利,这都是迷信的事在告别会里,我们不要播放世人所播放的哀歌我们唱圣诗以欢送,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欢送会”他们先返天家,我们和他们告别,欢送他们我们应当与世人有分别有人把棺材写上“灵柩”,我们不要写灵柩(柩,是棺材),因为他的灵魂已经离开身体到了天家我们只可写上“棺柩”我们不要向死人叩头,叩头就等于拜偶像;我们只可以向生人敬礼(躹躬)。

我们拜神是“要用心灵和诚实(真理)拜祂……约4:23-24)我们的神是真神,但我们也不拜耶稣的像和相片,因为这样就是拜偶像:“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出20:4-5)按照地上百物雕刻偶像固然不可以,就连“上天”的形像也不可以雕刻和跪拜不要送花圈:“有城外丢斯庙的祭司牵着牛,拿着花圈……徒14:13-14)花圈,没有中断,即不会有绝路,这是迷信的事,基督徒不应送花圈但殡仪馆原来摆着的花圈是不属我们的;我们自己就不应买花圈和送花圈我们可以送鲜花,但不要认为鲜花可以使死者欢悦生刍(芳香之花)一束,其人如玉这只能表明死者如香花之美,但千万不要以为死者能享受鲜花的味道我们开告别会,这是“告别”,因为我们将来还有见面的机会,所以也可以称“欢送会”在告别会里,我们可以藉这机会向亲友传福音2)葬礼:有人认为耶稣是不赞成埋葬父亲的:“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太8:21-22)这是犹太人的俗语,意思是“等我父亲百年归老之后,办完埋葬的事,再来跟从祢吧!”并不是他的父亲刚刚死了而不要把他埋葬。

耶稣是要他立即跟从祂,而不要等他父亲死了才来跟从2.扫墓唐朝以后才有扫墓的事我们可以登高山,看看神所创造的伟大,更觉自己的微小登高山,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我们也可以立墓碑:“雅各在她的坟上立了一统碑,就是拉结的墓碑,到今日还在创35:20)我们扫墓不需要择日子,什么时候扫墓都可以不过平时一个人或几个人去就比较危险清明人多扫墓,较为安全,但我们不要认为只是清明才能扫墓我们千万不要随俗我们不应把水果放在墓前,不要以为死人是会吃水果的放些鲜花也不是为给死者闻香味我们千万不要随俗向死者叩头,这是拜偶像3.不要在家里设放“灵位”有人把“神主牌”存放在家中神主牌”,是指死去的父亲变成了一位神,他有能力保佑他的儿孙作为儿孙的,要每天用香烛供奉来报答祖先如果这样,代代相传,“神主牌”的数量越来越多,家中的男丁就不单祭祀先父,他们还要祭祀历代的祖先才对他们把先人的遗像与酒菜或水果放在“灵位”上,又向遗像烧香他们认为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