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 为了保证行车 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的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 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汽车制动系统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 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 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本文论述了汽车制动系统的概念、 工作原理和它所具有的制动系统和 ABS 防抱死 制动系统各自间的一些故障,通过这些故障找出其故障的部位以及造成故障的原 因,然后针对这些故障给予及时的处理方法,引出了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检修的 重要性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诊断目录、八 、亠前 言 . 第 1 章 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 31.1 制动系统的概念 31.2 制动系统的功用 31.3 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第二章 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2.1 制动效能不良2.1.1 现象: 42.1.2 原因: 42.1.3 诊断: 52.2、制动突然失灵 52.2.1 现象: 52.2.2 原因: 62.2.3 诊断: 62.3、制动发咬 . 62.3.1 现象: 62.3.2 原因: 62.3.3 诊断: . 72.4、制动跑偏 (单边 ) 72.4.1 现象:2.4.2 原因: 72.4.3 诊断: 8第 3章 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诊断 83.1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83.2 制动系统 ABS 故障诊断与检修 93.2.1 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调整 93.2.2 ABS 系统线束更换 103.2.3 ABS 系统的泄压 103.2.4 ABS 系统的放气 103.2.5 液压控制装置的检修 113.2.6 液压元件泄漏检查 11致 谢 12参 考 文 献. 13、八 、一前言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
据有关 资料介绍,在由于汽车本身造成的交通事故中,制动故障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 45% 可见,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 ( 主要是路面 )在汽车某些部分 (主要是车轮 )施加 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作用是: 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 道路条件下 (包括在坡道上 )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 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 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 能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 这时的车辆的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 着汽车自质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这时,开始出 现真空助力装置 1932 年生产的质量为 2860kg 的凯迪拉克 V16 车四轮采用直径 419.1mm 的鼓式制动器, 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 林肯公司也于 1932 年 推出 V12 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 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 Duesenberg Eight 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克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 1924 年问世 通用和福特分别于 1934 年和 1939 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到 20 世纪 50 年代,液 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ABS集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 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 性和操纵性防抱装置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 电( 子计算机 )与压力调节 器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置,控 制装置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1936 年,博世公司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 ABS 装置专利促进了防抱制动系统在汽 车上的应用 1969 年的福特使用了真空助力的 ABS 制动器; 1971 年,克莱斯勒车 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 ABS 装置。
这些早期的 ABS 装置性能有限,可靠性不够理想, 且成本高1979年,默•本茨推出了一种性能可靠、带有独立液压助力器的全数字电子系统 控制的 ABS 制动装置 1985 年美国开发出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 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 ABS 防抱装置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 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以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 ABS 以成为性 能可靠、成本日趋下降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产品 1992 年 ABS 的世界年产量已 超过 1000 万辆份,世界汽车 ABS 的装用率已超过 20% 一些国家和地区 ( 如欧洲、 日本、美国等 )已制定法规,使 ABS 成为汽车的标准设备现代汽车制动控制技术正朝着电子制动控制方向发展 全电制动控制因其巨大的 优越性,将取代传统的以液压为主的传统制动控制系统同时,随着其他汽车电子技 术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成本及尺寸不断下降汽车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将与其他汽车电子系统如汽车电子悬架系统、 汽车主动式 方向摆动稳定系统、电子导航系统、无人驾驶系统等融合在一起成为综合的汽车 电子控制系统,未来的汽车中就不存在孤立的制动控制系统,各种控制单元集中在 一个 ECU 中,并将逐渐代替常规的控制系统,实现车辆控制的智能化。
本文论述了汽车制动系统的概念、 工作原理和它所具有的制动系统和 ABS 防抱 死制动系统各自间的一些故障,通过这些故障找出其故障的部位以及造成故障的原 因,然后针对这些故障给予及时的处理方法,引出了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检修的 重要性第1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1.1制动系统的概念制动系统是汽车轮胎针对路面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 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完整的制动系统 应具有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和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1.2制动系统的功用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 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 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 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所以说 制动系统对于车辆在道路上能够正常行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现在车辆的 逐渐增多,技术的逐渐升级,制动系统的功用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1.3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 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制动系统的部件鼓式制动器紧急制动翱III盘式制动器图1.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2.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与车身 (或车架 )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 ( 或传动轴 )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1)制动系不工作时 蹄鼓间有间隙,车轮和制动鼓可自由旋转(2)制动时 要汽车减速,脚踏下制动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油液在一定压力 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轮缸活塞推使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 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 不转的制动蹄对旋转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从而 产生制动力(3)解除制动 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原位,制动力消失第二章 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2.1 制动效能不良2.1.1 现象:汽车行驶中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2.1.2 原因:1. 总泵有故障2. 分泵有故障3. 制动器有故障4. 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2.1.3 诊断: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 ( 俗称高 低)、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以及边疆多脚制动时踏 板增高度来判断1. 一般制动时踏板高度太低、制动效能不良如连续两脚或几脚制动,踏板高 度随这增高且制动效能好转,说明制动鼓与磨擦片或总泵活塞与推杆的间隙过大2. 维持制动时,踏板的高度若缓慢或迅速下降,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接头密 闭不良或分泵皮碗密封不良, 其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 或总泵皮碗、皮圈密封不良, 回油阀及出油阀不良。
可首先踏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渗漏部位若外部正 常,则应检查分泵或总泵故障3. 连续几脚制动时 ,踏板高度仍过低 ,且在第二脚制动后 ,感到总泵活塞未回位 踏下制动踏板即有总泵推杆与活塞碰击响声 ,是总泵皮碗破裂或其连续几脚,回位弹 簧太软4. 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感,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了空 气5. 连续几脚,踏板均被踏到底,并感到踏板毫无反力,说明总泵储液室内制动 液严重亏损6. 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低而软,是总进油孔中储液室螺塞通气孔堵塞7. 一脚或两脚制动时,踏板高度适当,但太硬制动效能不良应检查各轮磨擦 片与鼓的间隙是否太小中高速不当若间隙正常,则检查鼓壁与磨擦片表面状况 如正常,再检查制动蹄弹簧是否过硬,总泵或分泵皮碗是否发胀,活塞与缸壁配合 是否松旷如均正常,则应进而检查制动软管是否老化不畅通2.2 、制动突然失灵2.2.1 现象:汽车在行驶中,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2.2.2 原因:1. 总泵内无制动液2. 总泵皮碗破损或踏翻3. 分泵皮碗破损或踏翻4. 制动管路严重破裂或接头脱节2.2.3 诊断:发生制动失灵的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
首先观察有无泄漏制动液处如制动 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处如制动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漏流严重,多属总泵 皮碗踏翻或严惩损坏如某车轮制动鼓边缘有大量制动液,说明该轮分泵皮碗压翻 或严重损坏管路渗漏制动液一般明显可见若无渗漏制动液现象,则应检查总泵 储液室内制动液是否充足2.3 、制动发咬2.3.1 现象:踏下制动踏板时感到既高又硬或没有自由行程,汽车起步困难或行驶费力2.3.2 原因:1. 制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其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过软2. 踏板轴锈滞加位困难3. 总泵皮碗、皮圈发胀或活塞变形或被污物卡住4. 总泵活塞回位弹簧过软、折断,皮碗发胀堵住回油孔或回油孔被污物堵塞5. 制动蹄磨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6. 两前轮制动鼓与磨擦片的间隙不7. 制动蹄回位弹簧过软、折断8. 制动蹄在支承销上下能自由转动9. 分泵皮碗胀大、活塞变形或有污物粘住10. 制动管凹瘪、堵塞,使回油不畅11. 制动液太脏,粘度太大,使回油困难2.3.3 诊断:放松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仍有制动作用,即表明制动发咬行车中出 现制动发咬,若各轮制动鼓均过热,表明总泵有故障若个别制动鼓过热,则属于 该轮制动器工作不良。
若故障在总泵时,应先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若无自由行程,一般为总泵推 杆与活塞的间隙过小或没有间隙若自由行程正常,可拆下总泵储液室螺塞,踏抬 制动踏板,观察回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