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 姓名:王思琦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修海林 2001.1.1 摘要℃3 7 4 1 6 5 本论文以1 9 7 8 年至1 9 9 6 年问的中囝当代流行音乐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 借鉴音乐史学以及音乐美学、音乐文化学、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这⋯阶段 r f ,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 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历史的叙述、分析和研究. 险文共分四入部分 笫一部分第一章“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述要”主要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从1 9 7 8 年至1 9 9 6 年的发展情况,根据其重要的事件、现象等阶段性特征,分阶 段作概要性的梳理和叙述本章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在阶段性分期上,提 出以下几个分期: 篇‘阶段( 1 9 7 8 年 第.阶段( 1 9 8 6 年 第一阶段( 1 9 8 9 年 第四阶段( 1 9 9 3 年 第血阶段( i 9 9 5 年 1 9 8 5 年) 1 9 8 8 年) 1 9 9 2 年) 1 9 9 4 年) 1 9 9 6 年) 中倒当代流行音乐的初步发展期; t I I 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第~个高潮期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第~个凋整期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第二个高潮辫j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第2 1 个调整期 第二堵B 分第二章“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中国当代流 行音乐发展的概况,从流行音乐的存在方式角度,稿:第一章研究的基础上,归纳 和总结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各阶段的不同特点。
第三部分第三章“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学研究”主要从文化学、社会 学的角度,揭示流行音乐的诸种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流行音乐概念新的 界定在研究方法上,本章选择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及其特 J j j 彤成的影响这一独特角度,通过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 笑系形成的文化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片,℃提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是一种多细 胞的文化复仑体,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与发展决定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新观念 对于本文的研究及其成果,在第三章后专有“结论”给予说明 本文的第四部分是作为“附录”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年表》针对以往对中 国当代流行音乐规范、系统的史料研究基本上呈现为空白的现象,本文在这~部 分,主要是对1 9 7 8 年至1 9 9 6 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事件、现象等进行 梳+ 理,并据其史料的价值和本身的重要性分段进行叙述 A b s t r a c t T h ist h e s iSiSaF e S e a F C hO nm o d e r nC h i n o s ep o p u l a rm iU S i c f r o m1 9 7 8 t 01 9 9 6 .w i t ht h em e t h o d se m p l o y e di nt h es t u d yo t lm U S i Ch i s t o F y ,删s i C ,1 【、s e h e t iC S .m U s icC U l t u r ea n dm U S icS O C j 0 1 0 9 y .I tg iV @ S ah is t O F ic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a n a ly s i So l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0 1 1t h isp o t i o d .f e a t u r e s0 f o } l c h p h a s e i n t h iS p e r i o d ,a n d t h er e l a L jo n s h iP0 fm o d e r np o p u l a rm U S ic w it hS O C i a la n dc u lr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 ' T h ist h e s isC O n S is t so ff o u rc h a p t e r s . C h a p t e r O n em a k e sa g e n e r a l 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o d e r n C h i n C S @ p o p u l a rm u s i cf r o m1 9 7 8t o1 9 9 6O nt h eh a s iSo fi m p o r t a n te v e n t S a n dp h e n o m o n ao fe a c hp h a s e .I tp F o p o s e sac l a s s i f ic a t i O no ft h ed o v e l o p i n g 0 b a s e s f r o m19 7 8t o1 9 9 6 : P h ra s eO n e ( t 9 7 81 1 9 8 5 ) :t h ein i t i a lsr a g e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o F I I C h i I l l S @ p o p u l a rm U S i c . P h a s eT w o ( 1 9 8 6 - 1 9 8 8 ) :t h ef ir sLc l i 陇1 x . P h a s eT h r e e ( 1 9 8 91 9 9 2 ) :t h ef ir s ta d j u s t m e n t P h a s eF o u r ( 1 9 9 3 —1 9 9 4 ) :t h es e c o n dc l j m a x . P h a s eF iv e ( 1 9 9 51 9 9 6 ) :t h es e c o n da d j u s t m e n t . C h a p t e rT W O jsa na n a l y s is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So fe a c h p h a s e . C h a p t e rT h r e em a k e sa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c u l t u r a lf e a t u r e so fp o p u l a r m U S i cf r o mt h eV ie w p o i n t so fc u l t u F ea n dS O C i o l o g ya n dO nt h isb a s is g iV e S an e wd e f i n i t i O no fp o p u l a rm u s i c .T h i Sc h a p t e rp u t sS t _ F @ S SO nt h ei n f ] U O n C e o fm o d e r nC U l t u r a la n dS O C i a le n v iF o n m e n ti nC h i n ao n t h e d e v e t o p m e n to f p o p u l a rm U S i ca n dt h e i rm u t u a l _ r e l a t i o n ,a n dt h e r e f o r ep F o p o s e san e wi d e a t h a tm o d e r nC h i n e s ep o p u l a rm U S i ciSam u lt ic e l l U l a Fc u l t u r a lo r g a n i S ma n d t h aLt h ec h a n g e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S O C i a la n dC U lr u r a le n v iF o n m e n t i nC h i n ah a v ed e c i d e dt h ef e a t u r e so f ’e a c h p h a s e i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 p o p t 】l a r m U S i c .T h ef i n a l p a r t o ft h i S c h a p t e rp r o v i d e s a d e c a l l e d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r e s e a r c hp r o d u c t so ft h i st h e s i s . C h a p t e rF o u rp r o v i d e sac h r o n i c l e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p o p u l a rm u s i ca s a na p p e n d i xt ot h i St h e s i S .I tl i s t si m p o r t a n te v e n t sa n dp h e n o m e n ad u r i n g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p o p u l a rm u s i cf r o m1 9 7 8 t o1 9 9 6i no r d e r o fr e s e a r c hv a l u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u sf i 】li n gt h eg a p si nt h es t a n d a r d a n ds y s t e m a t i ch is t o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p o p u l a rm u s i c . - 3 . 序 中围当代流行音乐是中国当代音乐发展中出现的新牛事物,虽然发展时间较 短,但却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当代巾国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中同当代流行音乐的存在与发展,也是一个在当代引起许多争论的中国音 乐当代历史,{ i 活现象,因此需要中围音乐史学工作者将它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 以钉:,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并未引起音乐学术界的重视,更 谈不上足够的重视,至今还末有更多的音乐学者来关注流行音乐的研究,更谈不 L 研究的深入与展开因此,在流行音乐问题上,一般是评论多,随机性的意见 多,圈内人的议论多,成系统的研究少虽然也有个别文章或著作中的某些章节 和段落,从音乐社会学、传播学以及流行音乐的商品文化属性等角度,对流行音 乐问题进行了有一定建树的探讨和研究,但一是缺乏在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对其作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二是宏观性的意见不少,虽然也有零散的分析,但 是缺乏整体的把握对诸如流行音乐概念的界定、流行音乐的文化属性等重要问 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成果 鉴于此,本论文拟从流行音乐存在方式入手,运用爵乐史学以及音乐文化学、 奇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成果,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 进行历史性的回顾与总结,对其阶段性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并揭示当代c f t 围流 j _ J 音乐一定发展阶段的历史文化特征。
同时从中囤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埘流行音乐 发展及其特点形成的影响,以及相瓦之间的关系出发,在此基础t :提出中围当代 流行音乐发展中的某种文化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力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