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常见题型特点及对策教务处汪建平一、 分析“诗眼”型:1、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 什么?请结合诗歌简析②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 什么?③本诗某句用的是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乙字,你觉得甲、 乙两字哪个更好?为什么?④请结合全诗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2、 答题步骤:定诗眼——解释字意(结合全句)——分析(手法及效果)——总述(抒 发了什么情感)溪 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例1: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答:诗人于清秋口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 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 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二、 分析“意境”型:1、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②这首诗 所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具体 分析③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象(意象)/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2、 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而。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 语言再现画血并总括画血的特征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即意境的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慷慨悲凉、清 新闲适、安谧娴静、华美壮丽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忌空洞抽象,耍结合诗句答具体比如 答“感伤的情怀”不行,而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新睛野望王维新睛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例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 好处是:①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 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②给前面所绘一幅静态画面平添 无限生机,使整个画血活了起来三、分析“技巧”型:1、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 句分析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③诗人是怎 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④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诗词 作一赏析2、 答题步骤:1) 确定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描写: 渲染、烘托、侧而描写、细节、动静、虚实、多角度描写(远近,仰俯, 听、视、触觉相结合,绘形绘声绘色)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双关、 对比、夸张、借代、叠词、数字词、对偶、反复、象征。
其它:用典、 抑扬、炼字、点题、铺垫、奠定基调等2) 结合诗句分析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3) 分析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出 关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方缶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冋头?例3: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耍 分析答: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 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 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四、 分析“思想感情”型:1、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首诗词表达(蕴含、体现)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心情(心境)?③这首诗 蕴含了什么哲理?2、 答题步骤:1) 通过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 要掌握常见的八大题材所抒发的感情:边塞征战、山水田园、 思妇闺情、咏物抒怀、怀古讽今、羁旅行役、赠友送别、论道说理武夷山中谢桁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歌,几生修得到梅花?例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 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五、 分析前人评点型:1、 常见题型的表述格式:前人评论(诗论引文)一一要求判断(是 否同意)——阐发理市(为什么)——要求(结合全诗)2、 答题步骤:1) 判断2) 结合诗句阐发理由3) 明确评价角度:诗眼、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轻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imi出西南四五峰例5: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过:“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 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拱 向”这一句的?答:这首诗的“主峰”“主笔”是结尾一句“画出西南四五峰”全 诗先有溪上值雨闻钟被吸引,又接微径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白云之 衬托,“四五峰”“被画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离开了前血三句的“拱 向”,则“四五峰”之“主笔”难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