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银质针深剖温控加热治疗仪在慢性疼痛中的运用.doc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3.50KB
约3页
文档ID:544700552
银质针深剖温控加热治疗仪在慢性疼痛中的运用.doc_第1页
1/3

银质针”深部温控加热治疗仪在慢性疼痛中的运用宣蛰人教授创立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疗法治疗慢性头、颈、肩、背、臂、胸、腹、腰、骶、臀、腿疼痛与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有学者称脊柱相关疾病)能达到长久治痛,参加重体力劳动皆不易复发独特疗效在全国至世界各地逐步推广运用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为了减轻的劳动负担,解决艾导热银质针时深层针尖加热温度不足、皮肤进针点温度过度后遗色素觉着与点状瘢痕、加热温度不易控制、燃烧艾球时烟雾对医师和患者带来的不利因素等情况,笔者根据电热针、内热针工作原理改进设计出了新一代具有实时检控进入针体段深部组织加热温度的“银质针”深部温控加热治疗仪名词定义:为什么要将该治疗仪定义为“银质针”深部温控加热治疗仪?因该治疗仪是在电热针与内热式针灸治疗仪原理基础上,为了满足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密集型银质针疗法进行改进,加热针体选择在1.0mm和1.2mm两种规格,加热长度根据不同型号设计为4~9cm,能够使刺入皮肤至到骨膜的针尖所有区域达到均恒直接发热,这种加热模式可以补充宣蛰人先生创用的燃烧艾球导热银质针加热时深部组织温度不足的缺陷,同时也可避免艾导热银质针后因表面温度过高所产生或遗留的暂时性或永久性色素觉着以及个别患者的点状瘢痕;具有操作简单 、无环境污染,加热温度稳定可靠、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

根据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疗法时小幅度提插机械性刺激与燃烧艾球时可逆性热损伤对病灶局部伤害感受神经末梢破坏,达到阻断神经末梢传导的原理,我们设计出了能使刺入组织内深部区域针体外周组织温度升高到42摄氏度的加热温度,经过三年来全国各地医疗机构临床运用,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治疗效果取决于病灶部位是否有高于37摄氏度人体温度而非取决于含银材质,同时治疗仪加热针体内植入了微细的发热原件,其工作时加热段实际温度高于艾导热银质针,所以针体选用了非银的材质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其加热温度皆为模拟温度,所以我们设计了能精确检测与控制针体外周深部组织实际温度的智能型产品,临床运用更具有科学性与安全性,治疗仪基本原理深部温控加热针原理图如下:“银质针”深部温控加热治疗仪在软组织疼痛与软组织损害损害相关征象性疾病中的运用:首先运用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常规针刺完成后,将治疗仪输出端的连接线插入针柄电极端并稳妥固定后,开启治疗仪背面的电源总开关,将加热时间设置在20~25分钟后,开启开作开关,时间倒计时开始,每路输出端对应的指示灯点亮然后将针体加热温度设置在55摄氏度、组织温度设置在45摄氏度,当倒计时归零后治疗仪将自动关闭每路输出端的电源。

治疗仪工作后,针体内快速产生热量向外周扩散,使外周组织的 温度产生变化,智能型治疗仪可实时反应针体外周深部组织的加热温度的变化情况由于针体与37摄氏度人体温度存在着温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空气中曝露55摄氏度的针体进入人体后会使治疗区域局部的组织温度升高至43摄氏度左右组织温度测控工作通道:组织温度测控微型探头:新一代治疗仪内部设置了多重短路、过流、过载、过热保护功能,每路输出端隔离度达到1000V DC 隔离系统,每路输出间互不干扰,其工作更稳定,疗效更可靠,治疗更安全银质针”深部温控加热治疗仪临床测定结果表明:运用直径为1.0~1.2mm加热针对软组织损害病灶进行加热治疗,当体外55摄氏度恒定的温度进入37摄氏度左右(如伴有冷感局部病灶温度往往低于正常体温的4~6摄氏度)持续恒定加热时,可使针体外周组织局部的温度升高至42~43摄氏度,可见持续恒定加热后针体与外周组织达到热平衡的温度为42~43摄氏度,在开机工作20分钟后也持续保持上述的温度,30分钟后可使组织温度升高0.3摄氏度左右可见其加热温度完全能够满足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银质针疗法中需要的针尖区域41摄氏度 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治疗仪开始工作后,针体外周局部组织的温度迅速的上升,一般在5~8分钟后即使上升到40摄氏度以上,我们常规将治疗时间设置在20分钟,临床观察:次日针眼处的热损伤的炎性反应明显,但表皮无炀伤,第三天后炎性反应开始消退,一周左右结痂。

上述热损伤的炎性反应与银质针导热疗法完全相似,但轻于艾导热,主要是艾导热表面温度较高的原因在整个加热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感患者疗效:在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源性慢性疼痛患者在精确诊断与准确针刺治疗下,可取得立竿见影即时缓解疼痛近期与持久消灭压痛点的远疗效治疗区域无持久性色素觉着与点状瘢痕发生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疗效可靠,值得广大慢性疼痛临床医师使用闻德超提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